工业入园 集群共舞——咸阳加快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扫描

时间:2025-07-02 07:56:0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工业入园 集群共舞——咸阳加快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扫描

去年以来,咸阳市按照县域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发展思路,将全市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与16条重点产业链对应,鼓励园区主动嵌入全市产业链群,带动县域工业特色化发展

7e61553be4eb95899b94f6764f1d9333.jpeg

6月26日,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操作数控切割机。 本报记者 张乐佳摄

渭水北岸,装备制造园机器轰鸣;南岸,新兴产业带活力涌动……一座座智能工厂拔地而起,咸阳工业经济脉动强劲。1月至5月,咸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分别高于全国4.8个和全省1.3个百分点。

深化“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咸阳聚焦工业领域16条重点产业链,实施“政策兴链”“数字畅链”“创新强链”“园区育链”等多项行动,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一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工业新路径正加速铺展。

数字赋能 畅链增效

6月26日,记者走进陕西咸阳杜克普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只见数控切割机飞速运转,CAD图纸直传自动裁床。“以前手工裁制要超过一小时,现在只要几分钟。”工作20年的老师傅吕强会感慨。

“我们对传统工业生产线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延军介绍,“今年,我们将建成服装大数据中心和个性定制网络营销平台,开通工厂、网络、终端三维立体渠道,突出‘智能量体数据库’优势,持续增强客户黏性。”

如今,数字化浪潮正重塑咸阳工业产业筋骨。

去年以来,咸阳市加快市级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咨询服务机构,实施中小企业“智改数转”行动,选取优质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服务,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

“我们聚焦新型工业化目标,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咸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拥有数智化改造规上企业520户、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7户、先进级智能工厂21个,150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长庆石化建成全国首个5G智能炼厂,泾阳冀东海德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创新驱动 强链攻坚

骄阳似火,在咸阳市乾县工业园区,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项目主要建设3条生产线及1个研发中心,预计今年底全部建成投产。”中建二局韩国NAM新能源高端材料生产项目党支部书记张永介绍,这项投资30亿元的项目生产出的4.5微米和6微米铜箔,可极大改善全球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现状。

同步显现的是项目的磁吸效应。该项目与陕西省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高度契合,产业链下游客户包括三星等知名企业,目前已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配套的3家韩资企业入驻园区。

创新是强链的核心引擎。咸阳持续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支持产业链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提升、市场开拓;充分运用“揭榜挂帅”、研发投入奖补等方式,支持产业链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

如今,创新沃土育成企业“森林”。咸阳市已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0户,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746户、1251户。

园区聚合 育链提能

6月25日,在位于咸阳高新区的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我省首条氢气瓶检验检测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该生产线项目通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检验方法,确保储氢气瓶质量安全,建成后将为全省范围内高压储氢气瓶的安全检测提供技术保障,生产线年检测量可达4000只。”负责该项目的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现场负责人杨博介绍。

在不远处的陕西氢能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技术员仇雨萍正全神贯注于一台红外色谱仪,为氢气的纯净度进行精密“体检”。“目前项目已经试运行,我们正在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数据采集等工作。”仇雨萍说。

“实验室具有工业氢、超纯氢和电子工业用氢等产品的检测能力。我们致力于创建国内一流的氢气品质测试服务平台。”该公司事业一部副部长范海峰说。

作为秦创原氢能产业核心载体,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目前已汇聚9家科研单位,布局26个科研项目。“我们以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建设辐射全国的氢能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总窗口。”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项目副总经理邓仲勋介绍。

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与省内氢能产业链资源,咸阳在制氢、储运、应用等环节形成突破性布局,一个全新的产业集群雏形初现。

去年以来,咸阳市按照县域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发展思路,将全市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与16条重点产业链对应,鼓励园区主动嵌入全市产业链群,带动县域工业特色化发展。此外,该市实施开发区“提档升级”行动,制定《咸阳市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列支5000万元支持园区产业发展和基础建设。

2024年,咸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省级开发区县域全覆盖,形成1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省级高新区、7个省级经开区、3个省级化工园区的雁阵格局,全市工业经济正从“单打独斗”迈向“集群共舞”。

记者 张乐佳 通讯员 马沅聪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