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正待拆解回收的车辆与堆积的废料。(截屏资料图片)
“随着我国汽车的保有量突破3亿辆,汽车后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作为西部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西安正依托循环经济战略,将汽车后市场产业从传统的“废料处理”向“再制造”升级,积极探索以新能源汽车拆解回收产业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路径。”
从“论吨贱卖”到“分毫必争”
废旧汽车的“重生”需要几步?
近日,记者走访了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在现场看到,一台燃油车在工位上被架起,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拆解的第一步——预处理。这个阶段需拆解电池、油箱盖及安全气囊,并系统抽取车内残余液体(含发动机油、冷却液、玻璃水等),所有废液进入危废库暂存,并交由具备相应处理资质的企业合规处置。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辆报废汽车经过智能化流水线,最快仅需不到1小时即可完成拆解。车辆查验后,经过预处理,再经由外观拆解、内饰拆解、底盘拆解等步骤,可使废旧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车间内,报废汽车从“废铁堆”变身为“资源库”。据了解,此前传统拆解依赖人工氧割、锤击等作业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产生大量废气、噪音污染。如今,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引入的多功能拆解机,通过液压剪切、抓取、破碎一体化设计,实现了“机械臂主导+人工辅助”的作业模式。
“目前,我们1台多功能拆解机的工作强度相当于10名工人,且废钢破碎线可以生产高纯度炉料,仅物料入库的种类就多达56种。可以说是实现了从‘论吨贱卖’到‘分毫必争’的跨越。”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秦瑞说。
从“废料处理”向“资源再生”转型
拆解过程从依靠人力到依靠机械,物料回收从粗放到精细……这一幕在陕西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上演的废旧汽车“重生记”令人振奋,这背后折射出了汽车回收拆解产业链的“自我重塑”。
“过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如今在规范的报废处理流程之下,汽车报废处理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现了汽车拆解的自动化和精细化,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拆解效率。”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秘书长罗建安对记者说。
据了解,在政策引导方面,近年来陕西省大力推动汽车报废更新进程。西安、渭南等地通过优化流程(如4-7天快速办理报废证明)和上门收车服务,提升车主报废意愿。
此外,《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的修订打破了行业垄断,允许“五大总成”再制造,市场化竞争愈加规范。
“我们公司定位之初是集团的再生资源板块,从小处讲汽车回收就是很简单的拆解后再售卖,从大处讲,这是构建‘城市矿山’的关键支点。我们正在经历从‘废料处理’向‘资源再生’的转型。”秦瑞说。
汽车是陕西的支柱产业之一,2024年陕西汽车产业链总产值超4400亿元,省内综合配套率达57%以上,这为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坚实基础。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一条“拆解-再生-应用”的闭环汽车回收产业链,正将“产业末梢”锻造成循环经济的新引擎。
新能源车迎来“退役潮”
假如说陕西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已经经历了第一波革新,那么即将迎来的第二波革新机遇正是新能源车电池的首批“退役潮”。
按工信部规定,2016年起新能源车“三电”核心部件需提供8年/12万公里质保,首批动力电池已于去年底进入“退役期”,行业将迎来年均百万量级“退役潮”。据测算,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将接近116万吨。
新能源车电池值多少钱?在业内人士看来,单块退役电池价值较传统燃油车整体价值翻倍。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拆解回收的单体价值优势也愈发凸显,正在重塑汽车后市场格局。
记者查询发现,自《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披露以来,目前全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56家,其中陕西有1家企业入围;比亚迪在西安开始布局电池回收业务,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等多个领域;由12家从事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新能源汽车制造、动力电池材料生产相关的生产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发起成立陕西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回收利用协会……
“尽管西安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但西安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增量空间巨大。在安全高效的回收废旧电池之后,可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是将性能尚可的旧电池用于两轮电动车、太阳能路灯等低能量密度需求的场景;再生利用则是当电池容量衰减至40%以下时,提取其中的钴、镍、锂等金属材料,循环再造新电池。西安可以依托本地汽车制造企业,探索电池梯次利用和贵金属提取技术。”罗建安说。
从“废铁堆”到“循环富矿”,陕西汽车后市场产业正以废旧汽车拆解回收为核心,以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为突破,探索从“废料堆”到“资源库”的转型之路。通过技术创新、政策赋能与产业链整合,一条传统产业的“拆解重塑”之路“渐显轮廓”,一个千亿级循环经济市场“近在眼前”。
(记者 刘骁华)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