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宝鸡魏家崖遗址:揭开秦都邑“汧渭之会”神秘面纱

时间:2025-04-05 08:16:2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宝鸡魏家崖遗址:揭开秦都邑“汧渭之会”神秘面纱

“秦文公营建‘汧渭之会’是秦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环节。这里作为秦国都邑有特殊的地位。确定其位置,对研究秦人历史意义重大。”4月2日,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梁云介绍。

2022年起,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宝鸡魏家崖遗址展开持续3年的系统发掘。

宝鸡魏家崖遗址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魏家崖村,处于千(汧)河与渭河交汇处,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以春秋时期秦文化遗存为主。

经过多年考古发掘与研究,宝鸡魏家崖遗址被基本确认为秦都邑“汧渭之会”,这为探究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提供了关键线索。宝鸡魏家崖遗址入选“2024年度陕西六大考古新发现”。

宝鸡魏家崖遗址规模宏大,其历史可追溯至龙山时期,一直延续到汉代,尤其以春秋时期秦文化遗存最为丰富。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文公四年至汧渭之会营建都邑,然而对于其确切位置,长期以来争议不断。

在这片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春秋早期城址、夯土建筑、高等级墓葬以及车马坑等重要遗迹。其中,春秋早期城址呈西北—东南向长方形,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内普遍分布春秋时期文化层。在城址北墙以外500米处,考古队还发现一道东西向长度超过400米的围沟,年代属周至汉代,内有多层淤土,推测可能是分洪泄洪的沟渠。

墓葬在城内外均有分布,考古队共发掘西周墓葬36座、春秋秦墓26座、战国秦墓11座、汉代墓葬7座。其中,春秋秦墓出土器物丰富,有铜鼎、铜簋、铜壶、陶鬲等。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员发现多座高等级墓葬。在随葬有五鼎的春秋早期秦贵族墓中,铜礼器组合多为5鼎、4簋、2方壶、1盘、1盉,还出土鬲、豆、盆等陶器,其规格仅次于国君级别,墓葬年代与秦文公时期吻合。

此外,考古队员还发掘出长约23米的大型车马坑、夯土建筑基址,以及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遗存。城内出土了春秋早期槽瓦,应为高等级建筑所用。

梁云表示:“根据遗址位置、面积、年代,城址、建筑基址、高等级秦贵族墓、大型车马坑、围沟,以及各类手工业遗存,再结合往年发现综合判断,基本可以确认魏家崖遗址就是秦都邑‘汧渭之会’。”这一发现对研究秦人东迁关中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支撑。

记者 张琪悦

编辑:韩睿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