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说到我家乡丨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时间:2025-03-09 09:28:13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报告说到我家乡丨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展望新征程,陈怡平表示,将聚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科学研究,努力用生态科技促进环境改善,用科学研究服务人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副院长陈怡平研究的重点课题。在他看来,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需要科学地研究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陕西持续健全秦岭常态长效保护机制,秦岭的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秦岭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保持双增长,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达到99.3%,生态质量指数达到最高类别。为进一步筑牢秦岭生态保护屏障,陕西提出常态长效开展秦岭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设立,推动大熊猫保护繁育基地建设,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从秦岭生态系统林分结构来看,目前原始天然林较少,生态系统成分单一,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升空间很大。”结合前期调研情况,陈怡平建议,“要优化植被结构,提升水源涵养能力,运用5G物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能,建立智慧林业信息管理平台,预防外来物种入侵,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展望新征程,陈怡平表示,将聚焦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科学研究,努力用生态科技促进环境改善,用科学研究服务人民。(记者 孙鹏)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