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哪吒2》打卡陕西文物——探寻藏在“文物彩蛋”里的神奇文化密码

时间:2025-02-22 08:42:38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跟着《哪吒2》打卡陕西文物——探寻藏在“文物彩蛋”里的神奇文化密码

《哪吒2》中玉虚宫建筑屋脊的脊兽不仅还原了鸱尾的造型,还融入了其他文化元素,精彩呈现了古代建筑装饰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内涵

7554be95b52fed6ebc8da2861d8b77ce.jpeg

鎏金银竹节熏炉(局部)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文/图 凤霞

玉虚宫屋脊上的“神兽天团”灵感源自唐昭陵博物馆藏陶“鸱尾”;神秘“天元鼎”的造型和纹饰借鉴了商代的龙纹扁足鼎、战国镶嵌几何纹敦;哪吒、敖丙重塑肉身所用七色宝莲的原型是西汉错金铜博山炉……近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俗称《哪吒2》)以其精湛的制作和丰富的想象力,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尤其是影片中,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完美结合,呈现出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文物彩蛋”,不仅为电影增添了文化厚度,也让观众在欣赏电影时领略到了中国文物的独特魅力。这些精彩的“文物彩蛋”中,哪些与陕西有着密切关系?珍贵文物的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七色宝莲”灵感源泉

陕历博馆藏文物鎏金银竹节熏炉

在《哪吒2》中,七色宝莲作为全片最重要的法宝之一,拥有强大的功效,是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关键。其造型独特,花瓣七彩斑斓,形如山峦,给人以神秘而神圣的感觉。七色宝莲的外观与传统的熏炉十分相似,熏炉中的明星文物要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银竹节熏炉,这是汉武帝为姐姐阳信公主和大将军卫青所赐的结婚贺礼。

6cad767f04183f90cdde85c52e4fb441.jpeg

变形鸟兽纹四耳铜敦 陕西考古博物馆藏

熏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会把带有特殊气味或芳香的植物直接点燃,利用烟气驱赶蚊虫、净化室内空气,还能达到去除湿气,有益身体的效果。到了秦汉时期,人们非常向往长生不老,寻找仙山成仙的思想非常流行。熏香也因此成为上层人士和文武百官都喜爱的爱好,后来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用来怡情养性的活动。博山炉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金铜博山炉不仅能用于取暖、焚香,更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由于其造型象征的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所以被称为“博山炉”。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银竹节熏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0克,通体铜铸,鎏金鎏银。该熏炉的炉盖采用了汉代最为流行的博山炉造型,器盖透雕出多层山形,山峰间有缝隙,香烟从缝隙中散出,弥漫于室内。不难发现,《哪吒2》中的设计师并未完整复制老祖宗的“原版”,而是根据剧情人物场景的设定,进行了许多富有创新的大胆修改。

除了七色宝莲,哪吒因身体由莲藕重塑,所以身上穿的衣服、使用的火尖枪枪头都有莲花变形。莲花作为中国传统纹饰,和瑞兽、飞天等一起,经常大量出现在建筑构件、佛教造像雕塑,以及各种容器的外壁设计中。如唐大明宫麟德殿阶道曾铺满莲花纹饰的方砖,重瓣莲花座坐佛造像或雕塑,甚至很多寺院的名字直接取名“莲花寺”。位于安康市岚皋县溢河镇境内南宫山中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命名时,就沿用了历史上的名字“南宫山莲花寺”遗址。电影中,主创团队将大到哪吒脖子上佩戴的项圈,小到场景中摆放的小物件,连哪吒推开的玉虚宫大门上的纹饰上,也都采用了传统漆器的纹理。

847e365700cee6aafc218c87dcf5aefc.jpeg

兽面纹觚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神秘“天元鼎”

借鉴古代青铜器的外形和纹饰

电影中“天元鼎”是炼丹的重要器具,外形设计十分古老而神秘,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铜器有着深厚的联系。天元鼎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鼎文化,因为鼎在古代中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天元鼎是阐教的重要法宝,这意味着阐教在诸教中的崇高地位与无上权威。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无疑是人们了解周秦青铜文化的最佳打卡处。周原膴膴,青铜熠熠,宝鸡作为周秦文化的孕育之地,自汉代以来,因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文之重要,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何尊、逨盘、逨盉、秦公镈……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一件件雄奇宝器以其庄重的姿态,静静地诉说着周秦文化的源远流长,承载着“何以中国”的光荣与梦想。火与铜的熔炼,铸就了青铜文明的灿烂辉煌;精美奇特的国宝重器,闪烁着先人的智慧之光。这些精美的青铜器不仅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物证,更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

一座博物院,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自2010年落成开放后,48万余件馆藏文物展示了泱泱中华的文明密码。如今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游人如织,慕名而来的人们驻足在展柜前,国宝上的厚重铭文与繁复纹饰令人惊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介绍,防震展柜里的何尊最引人注目。这一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登上了人教版新编七年级历史教材的封面。器形上圆下方,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腹底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一南一北两个展厅里青铜器的故事同样精彩。来自西周晚期的逨盘,内底铸铭文372字,印证了《史记》记载周王世系的可靠性。四十三年逨鼎的内壁有铭文316字,呼应《周礼》中的“六廉”。大型打击乐器秦公镈,器身上有135字铭文,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而丰富。一件件青铜国宝,是“礼”的鲜活载体,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

444b35b9570677f1953f7d1d13435752.jpeg

李靖碑 昭陵博物馆藏

剧中,被无量仙翁称作“阐教根基”的天元鼎,作为玉虚宫里炼丹的重要法器,最开始在影片中只是“冰山一角”,最终呈现的视觉效果极为震撼。电影动画中,无论是以哪种形态出现的鼎,都极具古代青铜鼎的纹饰特色:小鼎的整体造型,借鉴了龙纹扁足鼎的腹部和柱足设计;大鼎纹饰融合了青铜器常见的饕餮纹与云雷纹。在造型上,大鼎整体呈现出的浑圆造型,和古代名叫“敦”(此处读duì)的青铜器如出一辙。敦作为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曾是古蜀王族餐桌上的奢侈品。据考证,敦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基本造型为圆腹、双环耳、三足或圈足,作为一种盛食器,用于盛装稻稷等谷物。它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上面的涡云纹、蟠虺纹搭配得宜,这种装饰使得整个青铜敦精致华美。常见的敦有陶质、铜质等不同的材料。敦与大多数青铜食器不同的是,铜敦盖子打开后倒置,可稳稳立于案几上,如碗一般盛放食物。铜敦中的精品文物,尤其是保存于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变形鸟兽纹四耳铜敦,出土的时候还带有黄牛肉,属于战国晚期墓葬。在发现这件铜敦时,考古人员发现有黑色残留物,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结合随葬动物骨骼种类鉴定,判断铜敦中的残留物为黄牛肉。该残留物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黄牛肉制品。

d5d9c9964a5e2995f2f18225a4db960e.jpeg

宋徽宗赵佶《瑞鹤图》中的鸱吻形象

除了天元鼎对古代青铜鼎纹饰特色的借鉴外,电影中对中国古代纹样的借鉴之处还有很多。例如,敖光的武器,敖光一出场便吸粉无数,他的大刀也同样吸睛。此刀名为“龙牙刀”,其设计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武器元素。前半部分参考了商朝时期的青铜刀造型,殷墟博物馆藏的商玉刀,就是典型的文物原型。“龙牙刀”的后半部分则采用龙吞口,这种造型在关刀上最为常见,从唐代盛行直至明代。

此外,电影中,敖丙衣缘上的云雷纹和水纹,契合他龙王之子的身份;李靖和殷夫人身着甲胄的花纹,很大程度上则参考了古代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胸甲旁边所连接的弧形,亦是参考了青铜鼎兽面装饰中的造型。兽面本身具有一种凶猛狞厉之感,用来装饰甲胄更能凸显人物的勇猛威严。结合李靖夫妇是守卫陈塘关的总兵,在剧中斩妖除魔的英勇武将形象,这样的装饰纹样无疑最为合适。其实,在《哪吒2》中,这样的文物“彩蛋”还有很多,所有这些文物元素的借鉴,都充分体现了该部电影对中式传统文化的吸收运用,从而将东方美学的韵味发挥得淋漓尽致。

152ef245c724c37e569d00eec22e359c.jpeg

唐代鸱尾 昭陵博物馆藏

李靖碑和李靖故居今安在

历史上真实的李靖来自陕西

电影中,哪吒和父母间的深厚感情深深打动了观众。哪吒父亲李靖是陈塘关的总兵,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唐朝时期的大唐战神李靖,他曾成功平定了东突厥,被誉为大唐的战神。据记载,李靖(571年—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初唐名将,军事家,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碑文记录他“武德间平定各地割据势力,转战巴蜀、荆襄、江陵,直至岭南。贞观间攻灭东突厥,俘颉利可汗;西征吐谷浑,抚宁西北边疆”。这些功绩证明李靖为唐朝的统一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他功绩显著,民间逐渐将其“神化”,将他与佛家毗沙门天王结合,于是有了我们熟悉的“托塔天王”。

在昭陵博物馆,有一块李靖碑。虽历经千年风雨,但碑文依然清晰可见。该碑刻于唐代显庆三年,螭首龟趺,气势恢宏。碑额题为“大唐故尚书右仆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司徒并州都督卫景武公之碑并序”,李靖碑碑阴有北宋名臣游师雄于元祐四年作的题记,记载了他当时看到的李靖墓保存情况“坟制如卫、霍故事,起冢象铁山、积石山,以旌殊功”。“李靖碑”碑文由弘文馆学士许敬宗撰文,书法家王知敬书写,刻字39行,单行82字,楷书镌刻,字迹工整,内容翔实。李靖碑的书法融合了虞世南、褚遂良的风格,兼具北碑遗风,被评价为“峻利丰秀,婀娜于外,刚健于内”。唐代张怀瓘称其“肤骨兼有,戈戟足以自卫,毛翮足以飞翻”,《石墨镌华》则认为其遒美程度可与欧阳询、虞世南相匹敌,是初唐书法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研究唐代历史与书法艺术的重要文物。

看完唐太宗的昭陵,接着去打卡李靖的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的鲁桥镇东里堡村的李靖故居,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唐代卫国公李靖的府邸,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园内布局合理,风格别致,是驰名渭北的古典园林。花园的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110米、南北长163米,占地面积约1.79万平方米。现存的建筑包括园门、读书堂、妙香亭、桂云楼、溢清阁等。1932年,杨虎城主政陕西时,曾拨款修葺这座园林,并在此居住,因此它又被称为“杨虎城花园”。西安事变后的1937年2月,周恩来曾与杨虎城在此会晤,这座园林也因此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

cc9ce47410834ebfe4e5c472d4bf6420.jpeg

电影剧照中的玉虚宫屋顶(局部)

玉虚宫建筑线条刚柔并济

与陕西道教建筑天师堂极为相似

电影中,阐教仙门重地玉虚宫的外景一出,引得观众连呼“好美”。它的色彩与布局,无疑是对辽宁省博物馆藏的宋徽宗名画《瑞鹤图》的致敬。作为阐教的核心场景,玉虚宫的设计堪称中式美学的集大成者。纯白如玉的琼楼玉宇以泼墨山水为基底,雕梁画栋中融入“高处不胜寒”的哲学隐喻。玉虚宫的建筑线条刚柔并济,既保留了传统宫殿的对称庄重,又通过飞檐翘角的动态曲线打破沉闷。

在《哪吒2》中,哪吒与师父太乙真人前往昆仑山的玉虚宫参加“成仙考核”,玉虚宫被描绘成一个八卦形的建筑群,而这个建筑群,则与陕西汉中市汉台区的天师堂极为相似。天师堂始建于东汉时期,是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弘道传教的重要场所,他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倡导“道”为宇宙本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道教发展影响深远。

经过多次朝代的更替和风雨的考验,天师堂经历了多次修缮和重建,虽然有所改变,但其核心建筑和文化传承一直保留至今,见证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天师堂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中式建筑的庄重与道教文化的神秘,整体布局遵循阴阳五行、八卦方位,沿中轴线分布着山门、灵官殿、三清殿等主要建筑,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山门看起来既古朴又雅致,屋檐和斗拱层层叠叠,上面装饰着精美的木雕和砖雕,图案中的花鸟和人物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天师堂的三清殿为主殿,供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神像高大庄严,工艺精湛,彰显道教至高神的神圣地位。殿内梁柱刻有龙凤呈祥、仙鹤凌云等图案,寓意吉祥长寿。

问及《哪吒2》中的玉虚宫是否借鉴了天师堂,天师堂工作人员表示,电影中的场景与天师堂极为相似,网上也有大量对比图。

f2a0202061e2e84a12aba7734962c205.jpeg

北宋·赵佶 《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虚宫屋脊上的“神兽天团”

灵感源自昭陵博物馆藏陶“鸱尾”

在哪吒前往玉虚宫时,有一群仙鹤飞舞,其中两只仙鹤落在玉虚宫屋顶的鸱吻上。这幅画面,和宋徽宗赵佶的传世名作《瑞鹤图》何其相似!《瑞鹤图》描绘了北宋政和二年上元节次日夜晚,汴京有群鹤在宫殿上方飞舞,最后有两只仙鹤停驻在宫殿鸱吻上的场景。赵佶将此景绘于绢上,寓意天降祥瑞、国泰民安。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非常精细地描绘了宋代宫殿的形象,此时的鸱吻形象尾部除呼应相对外,向天际略微翘,鱼尾形象更加柔韧,富有动感,此法与北宋年间的“建筑国家标准”《营造法式》中的描述一致。

《哪吒2》中,玉虚宫屋脊上的脊兽鸱吻的风格很明显源于唐代昭陵,并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了青铜元素。据考证,陕西唐代昭陵博物馆珍藏的唐代鸱尾,出土于昭陵陵山南侧朱雀门的献殿遗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古建筑屋脊装饰实物之一。鸱尾,又称鸱吻、螭吻、蚩吻、正吻、吞脊兽,原是一种海中怪兽。《太平御览》转引《唐会要》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厌火祥。”唐代鸱尾是古代屋顶正脊两端使用的兼具构造性与装饰性的建筑构件,外形似鸱鸟的尾巴而得名。鸱尾早期是鱼尾巴的造型,后来与佛教中的摩羯鱼形象融合,形成了半龙半鱼的样子。明清时期,鸱尾变为张开大嘴向内吞吃屋脊,背上还插着一把剑的龙头形象。唐昭陵献殿遗址出土的陶“鸱尾”高1.5米,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仅据这一屋饰部件即可推想这座庑殿是多么高大宏丽。类似这样的殿堂楼阙,比屋连甍,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又将是多么宏伟!

92fcad419ab8e8ad4e2e6a75e196ab69.jpeg

陕西道教建筑天师堂俯瞰图

鸱尾位于屋顶正脊两端,其造型简约浑厚,形似鱼尾。它与垂脊的衔接处紧密结合,有效地防止了脊瓦的崩落及雨水的下漏,增强了屋顶的牢固性和严密性。鸱尾的装饰性体现在其丰富的造型和寓意上。它不仅美化了建筑屋顶,还与建筑山墙、屋檐协调搭配,优化了建筑整体的艺术装饰效果。鸱尾在古代被视为具有辟火防灾的“厌胜”作用,是权力的象征。鸱尾和悬鱼都是屋顶上的建筑构件,它们都能有效抵御自然界的风雨雪霜,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悬鱼位于屋顶薄缝板的合尖处,覆盖着合尖处的接缝,保护合尖处不被雨水侵蚀,也提高了合尖处的牢固度,保护了檩条的端部,从而有效防止了木制建筑的老化。

鸱尾和悬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鱼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古人从鱼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取鱼形象的结构轮廓,设计与实用巧妙结合的设计理念。鸱尾的寓意深远,它象征着辟邪、防火和消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而鸱尾形象融合了龙的特点,因此也被视为吉祥之物。保佑家宅安宁。在古代社会,火灾是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将鸱尾置于屋脊之上,也寄托了人们希望建筑能够抵御火灾、永保平安的美好愿望。总之,鸱尾在古代建筑中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哪吒2》中玉虚宫建筑屋脊的脊兽不仅还原了鸱尾的造型,还融入了其他文化元素,精彩呈现了古代建筑装饰的精湛技艺与深厚文化内涵。从中更能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绝伦,每一个构件都别具洞天,鸱吻构件不仅仅是我国古建筑文化中一个极小的缩影,也是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体现。除了以上提到的陕西文物元素,影片中还有很多文物元素的“彩蛋”,期待观众进一步去寻觅和发现。这些元素的融入,使得《哪吒2》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了震撼,更在文化内涵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