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来自基层一线的省人大代表,是“种粮专家”“果业高手”“致富能手”,是三秦大地物阜民丰的见证者、参与者。政府工作报告传来的丰收喜讯,成为他们热议的话题:粮食产量1352.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苹果、食用菌、中药材产量分别增长3.4%、6.8%、13.7%。
“今年小麦平均亩产预计550公斤,是近几年最高的一年。”省人大代表、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薛强高兴地说。薛强所在的合作社已托管土地3万余亩,覆盖20余个行政村,采用集约化、科学化手段种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1300亩地选用了‘良玉99’玉米品种。这个品种抗病性强、好管理,而且产量高、品质好,今年平均亩产预计达700多公斤!”省人大代表、乾县五谷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新志说。
在薛强和刘新志看来,粮食丰收、群众致富,离不开科技手段,更离不开党和政府一项项稳粮、支农举措。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我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
省人大代表、扶风华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小娟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合作社拥有标准化优质猕猴桃示范园,年产优质精品猕猴桃约50万公斤,还种植了大樱桃、葡萄、甜柿子等果品,每年通过社员分红、务工等形式,带动1300余人增收。
“延安苹果的名号如今‘响当当’!”省人大代表、洛川县居生村村民王亚玲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苹果产、储、加、运、销及苗木繁育,目前托管2万多亩土地,年产苹果2万多吨,带动农户年户均增收2万多元。
陕北小米颗粒浑圆,秦巴山区茶香四溢,还有柞水的木耳、临潼的石榴、大荔的冬枣、鄠邑的葡萄……陕西坚定不移做好“土特产”文章,持续狠抓特色现代农业重点产业链建设,推动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陕西、销往全球,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谈及家乡的丰收故事,代表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大家表示,将干好本职工作,认真履职尽责,继续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群众增收鼓与呼。(孙鹏)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