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听障人士在春晓馨苑小区一起品尝爱心腊八粥。 记者 姚瑞丹 摄
1月6日,一位志愿者在熬制腊八粥。 记者 王旭东 摄
开栏语
时光的车轮悠悠回溯,自先秦时期起,那尚显古朴的“腊祭”便已初现端倪,它宛如一颗文化的种子,悄然扎根于华夏大地。彼时,民众们怀着对天地最纯粹的敬畏之心,在岁末之际,以虔诚之态敬奉神明,献上精心准备的祭品,口中念念有词,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是人与天地的一场庄重对话,是先民们在自然怀抱中谋求生存与希望的质朴表达。
岁月流转,当历史的指针拨至汉武帝太初元年,这一年仿若一道耀眼的曙光,划破苍穹,“春节”正式得以确立。自此,岁首纳福、阖家团圆的仪式如同被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渐次铺展开来,趋于完备。
在后来的传承中,春节的欢庆氛围愈发浓烈得如同醇厚的美酒。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那一幅幅精美的春联,对仗工整、笔墨酣畅,以诗意的语言描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似是为街巷披上了华丽的新衣;色彩斑斓的年画更是点睛之笔,或展现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豪杰,驱邪镇恶,或描绘田园生活的富足美满,寓意吉祥,装点着一扇扇门扉,将新春的祝福送进千家万户;夜幕降临,鞭炮烟火轰然绽放,噼里啪啦的声响驱散了旧年的阴霾;邻里之间,相互拜年,互道祝福,守岁的温馨时刻里,大家分享着过去一年的故事,畅想着新岁的愿景……
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春节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仿若一位匠心独运的艺术家,精心雕琢,沉淀下丰厚独特的文化底蕴。
中国人过年,过的绝非仅仅是“时间之年”,其内核更是深邃厚重的“文化之年”。它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在实践中用心血与智慧塑造出来的文化综合体,其间凝结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和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深沉而持久地积淀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感。
因此,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会在批复“春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介绍词中这样描述:“春节前后,人们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辞旧迎新,祈福纳祥,欢庆家庭团圆,促进社区和睦……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这也意味着从这一刻起,全世界所有的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不分地区民族,都成为“春节”这一遗产的所有者和守护者。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深厚的历史积淀,长期雄踞于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宝座,仿若一方包容万象的广阔天地,为年文化的海纳百川、相互交融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舞台。
尤其是汉武帝太初年间制定的太初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将岁首确定在农历正月初一,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自此,长安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城市,便被人们满怀深情地亲切称为“春节的‘故乡’”,而西安现今所拥有的数百个非遗项目,更是如同坚实的基石,为这一称谓提供了不容置疑的注脚。
所以,当春节申遗成功时,古老而厚重的西安城,仿若一位历经沧桑的历史见证者,带着无尽的自豪与欣慰,在岁月长河的岸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
龙行龘龘开始收官,巳巳如意昂首走来。
2025年蛇年新春,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年集、春联、贴福、守岁、舞狮、年夜饭、拜年问候……这些在历史进程里不断产生、增添、演变出的春节习俗,宛如一位位灵动的舞者,在岁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将中国式浪漫具象化,释放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勇于创造、锐意拼搏、与时俱进、大气高贵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品格。
中华文脉,弦歌不绝,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即日起,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春节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隆重推出“大年润长安”主题宣传报道,以关中年文化的腊八、祭灶、除夕、大年初一、破五、人日、元宵节等时间节点为主线,其他时间节点及风俗为辅线,通过民俗专家、文化学者、非遗传承人的系列专访,追溯历史脉络,解析民族内涵,探寻精神内核,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激发起中华儿女满满的文化自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气宇轩昂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往无前,笃行不怠。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当这俗语在耳畔响起,那熟悉的年味似乎也跟着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腊八是如何起源的?腊八粥有什么样的讲究?为什么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在陕西大地走乡串户、沉浸式地调查了30多年陕西传统民间习俗、民间技艺的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听他娓娓道来千百年间中国先辈们用勤劳与诚恳书写的腊八故事。
起源于古时的腊祭
倘要追本溯源,腊八节与古时的腊祭和蜡祭这两个分别祭祀祖先与农神的祭祀活动密不可分,后来这两种祭祀在民间不作区分,都称为腊祭。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大程度依赖自然,狩猎、采集、农耕,每一项收获都离不开天地的恩赐与祖先的庇佑,腊祭便是先民们在岁末年终举行的一场盛大感恩仪式。
古代文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腊祭,所以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当时,寒冬腊月,万物蛰伏,人们带着一整年辛勤劳作换来的猎获——肥美的禽兽,还有颗粒饱满的谷物,汇聚到特定的祭祀场地。部落中的巫师或德高望重的长者,身着庄重服饰,主持祭祀流程。他们燃起熊熊篝火,将祭品恭敬地摆放整齐,众人面向天地、祖先所在的方向,跪地叩首,口中高呼感恩之词,祈求祖先在天之灵继续护佑家族,让来年依旧风调雨顺,狩猎满载而归,庄稼茁壮成长,免受洪涝、干旱、疫病等灾害侵袭。
“古代的腊祭祀,是岁终大祭,一般在腊日前一天,汉代及唐代宫廷要举行驱逐瘟疫的傩文化活动,腊祭活动不但非常盛大,而且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所以也被古人称作是狂欢节。我们今天的过年民俗中许多民俗活动,比如社火、扫穷等都与腊祭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民间的腊八粥、腊八面也是把猎取的猎物和冬藏的各种丰收果实汇聚起来用以祭祀家宅六神,如土地爷、灶神、龙王、仓神等,祈求丰收和吉祥。”王智表示,随着时代更迭,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这种大规模、繁杂的祭祀形式逐渐简化,曾经需要众多牲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祭礼慢慢演变成了更为亲民、易行的方式,其中熬煮腊八粥成为传承腊祭内涵的表现。
一碗吉祥的粥祈福的粥
春节,可谓中华美食集中呈现的时令。腊八之日起,神州大地从南到北,各式带着独特腊八标签的美食——腊八粥、腊八面、腊八疙瘩、腊八臊子……逐一登上家家户户的餐桌。
“腊八当天,家家户户都要熬腊八粥,用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之意。”据王智介绍,腊八粥有多重含义,可谓一碗吉祥的粥祈福的粥。首先,用腊八粥祭祖、敬天地。其次,要吃得早,赶早吃。民谚“五豆不见红,腊八不见明”寓意是天不亮就要起来吃腊八粥,赶早吃到越有福气。其三,要有余。腊八粥不是当天吃完,而是讲究腊八面、腊八粥、腊八疙瘩、腊八臊子顿顿吃,要一直吃到除夕,寓意年年有余。第四,要分享,赠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赠给路人,清晨起床还会给家里的狗、羊、牛、马、鸡、鸭等六畜都喂一点,甚至给树木的枝头也抹一点,寓意让万物生灵都沾上福气。不过在陕西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不喝粥,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讲究吃腊八面。富平县的农家则会在腊八节这天酿酒,叫腊脚或酒引子。
王智特别指出,细数中国所有的年节食物,包括汤圆、粽子、月饼、饺子等,都是自家享用,唯独腊八粥是与邻分享、与大家分享、与动植物分享。这一天,大半个中国,无论是佛道寺观、官署,都有放粥施粥的传统,邻里之间也互相端送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那样的庞杂,色彩是那样的丰富,它是所有中国食物中最能体现汇聚万物、感恩关爱和睦的一个符号,所以腊八也是最能体现历史和农耕文化内涵的一个节日。
除了吃腊八粥,腊八这天还要做腊八蒜。
“腊八蒜的蒜和‘算’同音,古代各家商号会在腊八这天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看出盈亏、往来账目。”王智表示古人说过年关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欠债不能拖到来年。
另外,王智还介绍了陕西民间腊月初五吃五豆粥、敬痘疹娘娘的习俗。光绪年间的蒲城县志上记载:腊八要祭祖,五豆要止邪。五色豆代表五行俱全,对应五行五方五福,代表着天、地、君、亲、师。中医也讲究豆有五色各养五脏,绿豆益肝、红豆养心、黄豆健脾、白芸豆润肺、黑豆补肾。有民谣这样唱道,“腊月初五吃五豆,妖魔鬼怪闻风走。”
祭祀赶集酿酒全不误
腊八节当天的民间祭祀活动,几乎是春节期间的第一个狂欢节。
普通民众会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并煮上一锅热乎乎的腊八粥,或去附近的寺庙里盛一碗腊八粥,全家老少再去赶集置办年货……这一天可谓忙忙碌碌、丰富多彩。
“在咱们陕西民间,腊八还有很多游戏。”据王智介绍,“孩子们身上要挂腊八彩绳,就是用谷子的秆儿、黑豆、红枣、面疙瘩、五彩的布条串起来,戴在体弱的孩子身上,长及膝盖,用来辟邪。而在过去的彬县地区,还有一种孩子吃冻冰冰的习俗,家长趁夜在一碗白水里放进红萝卜片儿、香菜叶儿、白糖,里面还要放一根线绳,早晨起来碗里就变成了五彩斑斓的冰球儿,孩子们用线绳提起冰球,互相追逐、品尝嬉戏。”
整个腊月期间,是乡土文明的中国最农闲的时节,前面的日子是艰辛讨生活,待到岁末,才正是一年忙到头的人们为生活能够有滋有味而奔忙的时刻。
王智指出,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包括新旧交替、逐疫迎春、“腊者同猎”三种。农历十二月里合祭众神叫做腊,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叫腊肉、腊鱼、腊味,猎取禽兽好祭祖祭神,用肉“冬祭”冬腊月。在秦岭深处的农家,就有请杀猪匠杀年猪、摆庖汤会、吃肉、喝汤、腌腊肉的习俗。
腊月里酿的米酒叫腊酒,这种酒经过蒸米,搅拌曲,入缸,三揭三盖,也就是三天要解开一次压曲后再盖上,反复三次共计九天,再封上一周,还要在火炕上捂被子发酵,等到腊月二十九这一天成熟开缸,酿出的美酒将作为团年饭上最亮眼的点缀。作家陈忠实生前曾向记者回忆故乡白鹿原上的酒香馍香,说这种自家酿的美酒跟如今的贵妃稠酒一个味道,清香甘甜,这是关中百姓一年到头最有盼头的日子,是农民们美好生活的象征。
腊八节就像是春节这场年度大戏的激昂前奏,一旦被奏响,那浓浓的年味儿便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呼啸着扑面而来。
人们怀着美好的期待,越来越急切地开始了忙年与迎年的具体事务:打酒割肉买豆腐,备办年货,清整院落,缝制全家老少过年的新衣,拆洗被褥,浸泡豆芽,舂好精米,磨就面粉,和好一大盆准备蒸年馍的面好好地发起来……一切琐细的整体在这里都有着喜悦而特别的价值与意义,让人眼睛发亮精神抖擞。
集市也仿若一夜之间被施了神奇的魔法,瞬间焕然一新: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宛如一颗颗熟透了的红柿子,红彤彤、喜洋洋,散发着炽热的喜庆光芒;五彩斑斓的年画琳琅满目地摆满了摊位,从威风凛凛、怒目圆睁,仿若能驱邪镇恶的门神,到白胖可爱、手捧金元宝,寓意着吉祥如意的胖娃娃,各类画作应有尽有;年货摊一个挨着一个,坚果个个饱满、糖果五颜六色,各类新鲜果蔬鲜嫩欲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生活的生机勃勃;还有那写满了美好祝福的春联、福字,红通通的一片,随风轻轻飘动……
是的,腊八已经到了,年味正在升腾。 记者 职茵
西安非遗传承人巧手制灵蛇
非遗专家王智讲解蛇年民俗
蛇年新春将至,西安非遗文化的发展保护也处处弥漫着新气象、新风景。随着春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众多生活在西安的非遗传承人也琢磨着用自己的精湛技艺,将生肖蛇的图样以各种特殊的方式呈现,一展祥瑞之气。
古色古香棉絮画
蛇年将至,棉絮画传承人李海红携弟子汤瑶,历时近两个月完成一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技艺的棉絮画《灵蛇献瑞》。画中的灵蛇身着官服礼帽,颈坠如意锁,眉眼饰蝙蝠纹,传递福祉与好运,体现中国画象征“福禄寿禧”的寓意之美。
画作中的主角,一条以棉絮为躯的绿色小肥蛇,憨态可掬、萌态毕现。它头戴官帽,颈坠金色项圈如意锁,寓意着财富与吉祥。特别是其头部轮廓巧妙地设计成如意形状,含笑的眉眼上更饰以寓意“福”气的蝙蝠纹。灵蛇通体呈现出青绿色金镶玉的效果,宛如春天里的勃勃生机,身上点缀的朵朵春花,更是寓意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值得一提的是,画作中还有两条小青蛇的巧妙设计。一条以剪纸纹样呈现,另一条则头戴瓜皮帽,显得调皮可爱,它们盘坐在大蛇身上,既表达了蛇的灵动与柔韧,又为整幅画作增添了几分温暖与亲和之感。而画作左上角,老寿星驾云而来,身伴两条仙气十足的小青蛇,共同为人间送来“福禄寿喜”。作品不仅展现了棉絮画技艺的精湛与细腻,更通过卡通化的绿色灵蛇形象,生动诠释了传承人期盼乙巳蛇年的吉祥寓意,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风采。
古今融合彩塑蛇
2025蛇年春晚吉祥物 “巳升升”的形象刚一出炉,西安市碑林区传统彩塑项目传承人王丽就萌生了用彩塑捏出立体版“巳升升”形象的想法。“巳升升”不仅脱胎于甲骨文的“巳”字,更在形象上进行文化创新。
王丽认为,“巳升升”的造型不但萌态十足,更承载着先辈们创造中华文字的印迹,她期待发挥非遗传承人的专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
据了解,“巳升升”头部轮廓和脸颊上的螺旋形状,来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眉眼取自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形器的歧羽纹、臣字目;尾巴点缀着寿字盘长结,寓意着“福从头起,尾随如意”。看到如此丰富的中华元素,王丽用一天时间就设计好了立体彩塑版的“巳升升”,除此之外,她还设计了糖葫芦上的财神、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萌宠、灵蛇璎珞、灶神爷等一系列有关蛇年的彩塑形象,每一个形象都各有特点,在传承中国传统元素之余带着鲜明的新时代烙印,将中国典型的古今视觉之美融合得淋漓尽致。
王丽表示:“生活在当代的非遗传承人,应当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彩绘葫芦刻画戏曲世界
73岁的关中葫芦技艺传承人梁平安画了一辈子葫芦,各色形状和尺寸的葫芦,经过他的精心打磨、雕刻、绘画、篆刻,最终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从艺数十年来,梁平安创作的“陕西八大怪”“兵马俑”“大雁塔”“十四运”等主题的葫芦作品,以独树一帜的特色赢得了众多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喜爱。蛇年新春将至,梁平安将戏曲《白蛇传》的内容绘制在葫芦上,还创作了取材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牡丹、祥云、敦煌壁画纹样的灵蛇献瑞图,多样性的彩绘葫芦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多元的色彩,一件件吉祥明媚的葫芦寓意“福禄”,让人们从中了解到非遗文化在小小的方寸之间也能绽放出多姿多彩的一面。 文/记者 职茵 图/记者 尚洪涛
名家笔下的腊八节
非遗传承人梁平安创作的蛇年葫芦作品 记者 尚洪涛 摄
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
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
——节选自《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
那是妈妈的味道
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出出进进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得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说时候还早。
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锅中的一切,这在八儿,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罢,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成了患水臌胀病那样子了罢,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罢!”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节选自《腊八粥》作者/沈从文
思念亲人的滋味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
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〇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
——节选自《腊八粥》作者/冰心
熬出更美的日子
至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北方农村普遍熬制的“腊八粥”,窃以为那是粥中之王,是粥之集大成者。
谚曰:“谁家的烟囱先冒烟,谁家的粮食堆成尖。”是故,到了腊八这一天,家家起五更熬腊八粥。
腊八粥兼收并蓄,来者不拒,凡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紫米黍米(又称黄米,似小米而粒略大、性黏者也)鸡头米薏仁米高粱米赤豆芸豆绿豆豇豆花生豆板栗核桃仁小枣大枣葡萄干瓜果脯杏仁莲子以及其他等等,均溶汇于一锅之中,熬制时已是满室的温暖芬芳,入口时则生天下粮食干果尽入吾粥,万物皆备于我之乐,喝下去舒舒服服、顺顺当当、饱饱满满,真能启发一点重农爱农思农之心。
说下大天来,我们十多亿人口中的八九亿是在农村呀,忘了这一点可就是忘了本、忘了自己是老几喽。
——节选自《我爱喝稀粥》作者/王蒙
西安诗词学会诗人 为腊八写诗
伴着料峭的严寒,伴着凌寒吐蕊的梅香,腊八节如约而至。
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意味着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西安诗词学会的诗人们,也用古体诗的形式,以今人的眼光,吟诵这个传统节日,更用这种形式迎接申遗成功后第一个春节。
腊八(新韵)
贺育锋
最忆流光是腊八,娘亲擀面煮旗花。
菜香汤暖迎新岁,逐日春晖照万家。
腊八节(新韵)
琴亭
年味从今日渐浓,琼花瑞雪酿春风。
八珍九粟一锅煮,争送乡邻第几羹?
腊八
莫雨涵
雪月萧萧遍九垠,东西游子竞趋奔。
归心此际缘何切,应是萱堂粥尚温。
腊八抒怀
寇晓莉
腊日山河着素装,家家早起灶台忙。
桂圆蜜枣烹新味,莲子桃仁溢淡香。
醉赏红梅争怒放,静观白雪舞苍茫。
祯祺福瑞千家愿,国泰民安百业昌。
南歌子·腊八
念念
衰草烟云密,冰花旷野寒。离乡容易返乡难。谁解千般愁绪?锁眉间。
腊八行将至,参辰四九天。倚楼独望一钩弯。新煮几分颜色,待人还。
鹧鸪天·腊八
陈天瑜
腊月天寒雪锁城,垂髫未忘豆相烹。人家简朴殷勤问,邻里汤匙满碗盛。
临日暮,少人行。凭栏远望胜伶仃。如今两地魂牵绕,却话谁人捧贵羹?
行香子·腊八随记
赵一萌
云传天光,水泛云乡。有尘落、晴雪微阳。为之何事、独立轩窗。算昨宵昏,今朝懒,后时茫。
调烹赤豆,听聆梵语,冷僻中、心事都藏。和羹小碗,复此诗行。记一窗月,一壶暖,一杯香。
记者 张静 整理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