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中华石鼓园:石鼓无声名远扬

时间:2025-01-06 07:56:49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文化中国行丨中华石鼓园:石鼓无声名远扬

c20d8c6881554cab99f8a971754c0314.jpeg

中华石鼓园内的石鼓阁。

中华石鼓园东临茵香河,南靠鸡峰山,西览宝鸡市区,北瞰渭河,石鼓阁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园内两大地标性建筑。中华石鼓园通过对周秦历史风貌的有机整合,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周秦文明盛景,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成为宝鸡对外展示周秦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中华石鼓园因国之重器——石鼓在此出土而得名。石鼓被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上的石鼓文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有‘书家第一法则’的称誉。”2024年12月30日,中华石鼓园讲解员滕晓华告诉记者。

当天,记者登上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石鼓山上的石鼓阁,倚栏远眺,整个中华石鼓园尽收眼底,周秦文化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尽显历史人文与自然生态的融合之美。

石鼓阁整体仿秦汉高台门阙的建筑风格。石鼓阁内分层陈列着10面石鼓的复制品和历代石鼓文化研究成果等。

据介绍,石鼓发现于唐代,每面石鼓直径约1米,重约1吨。其上狭下宽,形状极似鼓,故得名“石鼓”。石鼓原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大多记载的是渔猎之事。石鼓文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每一笔都遒劲有力,神凝气足,章法匀称,是我国文字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是学习篆法的珍贵资料。”滕晓华说。

石鼓阁前8000平方米的祭天敬祖广场以及祭天敬祖台,展示着秦人祭祀祈祷、狩猎、庆典的场景。横贯石鼓阁东西的汉文字长廊,将建筑景观与汉字文化有机结合,反映了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彰显出汉字文明的灿烂历史。

行至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高台门阙的建筑厚重威严、气势磅礴。走进馆内,周秦王朝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博物院现有各类馆藏文物48.7万余件,镇院之宝何尊更是吸引诸多游客前来观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办公室主任袁锦岚说,“近年来,我们深挖馆藏资源,推动展览内容和形式创新,努力讲好‘青铜’故事。”

2024年,何尊登上历史课本封面后,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参观的游客增加了不少。

“我们策划的‘青铜乐坊欢乐行’‘我们的节日’‘周秦文化大讲堂’‘小小讲解员’‘周礼的课堂’‘文物里的中国’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国情怀,唱响‘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滕晓华说。

此外,周秦文化墙、五德园也是中华石鼓园极具特色的文化景点。周秦文化墙以周秦发展历史为主题,吸引了许多游客。

“文化墙记载了很多历史典故,平时在石鼓园里遛弯还能学到知识。”宝鸡市民王会平说。

五德园分布在石鼓山的山腰上,将传统文化与雕塑景观巧妙结合,展示着中华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五德园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内容。其中,仁园展现了宽容仁让之风;义园讲述了舍利取义的生动故事;礼园展现了礼乐文明传承千年的魅力;智园中有独特的黑白博弈棋盘与陨石散落的景观,给游客留下了无尽想象;信园则为游客解读了‘君无戏言’的历史典故。”滕晓华说。

“中华石鼓园不仅是旅游景点,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我们将坚持保护第一、尊重史实、强化教育、增强互动的原则,将其打造成周秦文化的新高地,进一步丰富石鼓阁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展览内容,提升展示水平。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石鼓文化和周秦文化,共同推动宝鸡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李岐说。

编辑:高佳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