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铁边城镇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冬日,在黄土高原上的延安市吴起县,远山上的无限风光和干净整洁的县城街道相映成趣。
作为革命老区,吴起县抢抓机遇,主动拥抱新经济业态,焕发出别样生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24年以来,吴起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积极落实市委“一六四”工作布局和“12345”年度工作安排,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回升向好、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乡村旅游为人们休闲度假提供好去处。
产业兴 驱动现代农业“大步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确保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产业发展好不好需要用富民“尺子”去衡量。
吴起县铁边城镇党建联建现代农业园区香菇棚里,一个个香菇菌棒正孕育着来年的收获和希望。
200余座香菇大棚依山而建,整齐排列。在新建的养菌棚内,操作人员正娴熟地对养菌菌棒进行翻转。眼下,正是香菇培育、养菌时节,保温棚内,一根根堆放整齐的香菇菌棒上,洁白的菌丝正在慢慢生长。
2022年,吴起县铁边城镇建成了集菌棒生产、香菇种植、产品销售、数智推动于一体的多元化高标准数智香菇示范基地,引进专业公司运营,让“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油寺村村民康有琴说:“这几年镇上大力发展食用菌大棚,我主要从事菌棒管护、采摘香菇,一年能收入4万多元,活也比较轻松,一点不耽误照顾家。”如今,食用菌产业不仅是全镇农业产业的最亮招牌,也成了很多村民谋发展的新路子。
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同样在吴起的山地苹果园里上演。
吴仓堡镇乱石头村果农雷志锋的果园里,一排排白色的“纱帐”颇为壮观,格外吸引人。入冬以来,苹果采摘全面结束,成片的防雹网也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先进技术和设施让我家的果子连年丰收。”雷志锋和妻子一边收拾防雹网一边感慨,“我家鸡心果七八月就能上市,也正是冰雹易发季节。政府给我们办好事,给果园上了防雹网,让果子没有一点损失和伤害,每年都能收入15万元以上。”
山地苹果是吴起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有果园12万亩,2024年挂果面积7.3万亩,实现产量7.9万吨、产值5.02亿元。
2024年以来,吴起县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提早谋划,印发了《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果畜产业提速、棚栽产业提档、特色产业提质、经营主体提量、集体经济提效“五提”措施,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2024年,吴起县列支1.84亿元专项资金,采取补助的方式,支持全县广大农户发展富民产业。”吴起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王生宝说。截至目前,吴起县建成家庭牛场198个、规模牛场42个、千头猪场34个,引进优质能繁母牛5000头,食用菌投产500万棒。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带动链接全县5000余户小农户实现稳定增收。
吴起苹果成为市场新宠。
生态美 赋能乡村旅游“金名片”
现如今,白于山曾经裸露的黄土坡上,长满了山桃、山杏、侧柏、刺槐……每到夏秋季节,吴起的山山峁峁间,如绿宝石般璀璨夺目。
“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正在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更多实现路径。
靠着家门口的绿水青山,吴起街道南沟村不仅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还是美丽宜居示范村,生态产业充满生命力。
2018年,南沟村成立秦风水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风旅游公司”),打造以南沟水库为中心的“一心八点”生态度假村,发展乡村旅游。截至目前,旅游综合收入累计58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80万元。2023年,南沟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8万元。
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南沟村迎来了旅游“热潮”。
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美食街、露营基地……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让游客过足了瘾,也让薛志龙忙得不可开交。
2018年,在吴起县城开出租车的薛志龙回到村上,借着村上发展乡村生态游的机遇,成了一名观光车司机。2024年,他又有了新身份,成了秦风旅游公司的副总经理。“不出村就能挣到钱,收入稳定还能照看家。”薛志龙骄傲地说,“这都是好生态带来的好工作。”
生态变好,人们对这片山水有了更多期待,南沟村的“绿色”故事也在不断续写。兴旺的产业让越来越多的南沟人在家门口挣起了钱。
2024年秋天,村民崔世伍靠山桃“发了一笔”。“山桃核1公斤最高能卖到5元,按照我年采收的量,能卖3万元左右。”在崔世伍和当地村民眼里,这是种树带来的好处。
村民高志军早早地“嗅”到了商机,十几年前就在村上开起了农家乐,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南沟村,高志军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年收入近20万元。
从“生态美”到“生态富”,从“绿色颜值”到“金色价值”,吴起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采摘体验农业,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局面逐渐形成,让风光无限的乡村旅游成为村民致富的“金名片”。
正在建设的装备制造和汽车改装厂。
招商强 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
招商引资活力迸发、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产业发展遍地开花、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吴起县抢抓多重发展机遇,紧扣区域发展重点和产业发展政策,依托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强动力,聚合“叠加效应”,呈现“破题起势、攀高向新”的态势,为全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围绕“石油开采、装备制造、新能源及精细化工”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能源化工、现代农业等7条产业链,立足吴起县情、产业发展规划及国土空间布局,精心编制了投资地图、目标企业图谱、吴起籍在外成功人士图谱和项目推介册、要素保障手册,并制作了数字图册,梳理目标企业700余家。邀请北京中金万瑞、陕西横渠智库公司制定《吴起县全域项目谋划方案》《吴起县产业突破战略与重点项目策划报告总体方案》,共谋划契合吴起实际的招商项目19个。
全员叩门开展招商推介、商务洽谈等活动。截至目前,共外出招商19次,对接企业257家,达成特箱制造等意向项目33个,总投资83.8亿元,落地储能电站、汽车改装等项目28个,总投资7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6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0.8%。
引资招商,开花结果。
依托链主企业,吴起县开展以商招商,推动延链补链。依托链主企业永安实业公司,引进荆州赛利恩特石油科技有限公司、随州齐星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湖北硕宏动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落地了油气钻采设备、汽车改装、油气开采智慧运维、重型机械运维配件生产等项目,还有正在洽谈的上海浦尚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特箱制造、唐山辰楦贸易有限公司钢材加工销售等项目。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吴起县聚力“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充分发挥镇街、部门职能作用,通过横向联动、纵向协同,构建全流程、全方位跟踪保障服务体系,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个专班”,推行“陪跑协办”“承诺代办”“三力帮办”,把干部嵌在流程线上、“办公桌”搬到项目现场,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式、点单式”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完成代办事项22个、协助办理手续62人(次),帮助12家企业申报项目、争取政策,召开专题会议12次,解决用地、供电等事项8个。
隆冬的吴起,依然充满活力。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产业在广袤乡野茁壮成长,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惬意绽放……胜利山下,长城内外,入眼风景竞丰盈,干群相携奋斗忙。迎着旖旎风光,吴起正加速前行。
(王艺霖 白佳雪/文 徐志全/图)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