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虘爵
珍宝赏析
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会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传说兴起于虞舜时期年头岁尾的“腊祭”或祭神祭祖活动。其实春节并不只是指某一天,它代表着年终岁首的一段时期。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在古代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纪年,遂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算起,一直到正月十五,其间要开展许多节庆活动。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流传久远的共享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醒目符号。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贴福字、吃饺子、发压岁钱、拜年,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欢庆这一佳节。春节,不仅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它所承载的不仅是家人团聚、辞旧迎新、祈福安康的愿景,还有深厚的历史、伦理与社会意义。
凤翔木版画邮票
凤翔木版年画:
珍贵的历史图像档案
在联合国非遗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依照中国传统年俗,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了红包,红包上印的正是中国木版年画。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其渊源可以上推至秦汉或更早期人们用于驱鬼、避邪之类的守护神门画。早在北宋,王安石就用“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记录了年画对当时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年画主题无论是历史传说还是虫鱼鸟兽,寓意都是祈福迎祥。中国地域辽阔,木版年画产地遍及南北,它们在造型、色彩、技艺、审美等方面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而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则因古朴优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
如今正在西安市民俗博物馆进行展出的“木上新色——凤翔木版年画精品展”中,就展出了财神、土地神、井龙王等年味满满且寓意迎福纳祥、趋吉避凶的祭祀神画。凤翔木版年画基本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且经数百年淬炼后风格及艺术品味成熟独特,成就了中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不可多得的民间风俗画卷,堪称中国传统年画的“活化石”。在雕刻手法上,凤翔木版年画继承了本地秦、汉、唐、宋石刻艺术和壁画艺术端庄、凝重、大方的特点,融合了刺绣、剪纸的造型技巧,借鉴了秦腔的表演艺术,使画面粗犷、豪放而又鲜活灵动。在工艺制作上,它由初创时期的墨线画,逐步发展到以墨画线、线间染色的彩墨画,直至纯粹套色,不着墨痕的彩画。它沿用传统刻版套印工艺和手工作坊生产,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染填,套上金银二色,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凤翔木版年画数百年来一直深受陕、甘、宁、青、川地区百姓欢迎,在产量最盛的高峰期时,其年产量可达600万张。凤翔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为祭祀画、谷雨画、春牛图、戏文画、吉祥画、风俗画等。在取材内容上,有象征驱邪逐恶的“秦琼”“敬德”,寄托美好祝愿的“吉祥如意”“状元进宝”,富于生产、生活气息的“女十忙”“四时报喜”,神话传说“天仙配”“西游记”等,题材十分广泛,是中国近千年民俗民情的形象记录。祭祀画主要用于过年时人们祭祀神灵,如门神画、家宅六神画(天神、灶神、仓神、龙王、槽马侯、土地神)、财神画等。到了谷雨节农户都要张贴谷雨画和春牛图。谷雨画有单鸡、双鸡、张天师等,是驱邪镇宅,令毒虫远避的镇物。春牛图上印有当年的二十四节气日期,能起到指导农事的作用。而大量的戏文故事画和祈福纳祥画则构成了凤翔木版画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的主体。此外,描绘当地风情习俗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也占有相当数量。凤翔木版年画全部以手工雕版,土法印制,局部手绘填染,风格古朴自然,造型夸张饱满,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的西部黄土风情和西部地域艺术特色。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指出,凤翔木版年画具有西北地区民风粗犷豪放的特点,其雕版线条挺括有力,人物形象糅进了秦腔表演身段的造型;尤其是年画门神形象威猛而富有张力。凤翔木版年画的色彩与凤翔泥塑、西府社火脸谱的赋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五色象征意味十分突出。明清戏曲的发展,各类小说、曲艺、地方小戏的故事叙事方法融入到年画中,形成了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艺术形式,成为民间指导农事活动,兼有娱乐教育功能,一览历史古今的百科全书。例如,凤翔木版年画的艺术形式与当地传统民居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凤翔年画题材类型十分丰富,按照年画张贴位置,可分为门神画、祭祀神画、窗扇画、窗画、墙画和中堂画六种主要类型。“房子半边盖”是陕西关中民居的建筑特色,这种房屋依据地形地势而建,除门窗外其余三面是墙壁。在传统村落中,从大门、庭院、动物圈舍,到窗扇、墙壁、炕围、灶头、中堂、井台都要按照民俗张贴年画。民居中入户门和采光、通风的窗户都是十分重要,陕西的窗户称为亮窗,常用的窗画题材有40多种。凤翔木版年画门神,除常见的门神题材秦琼、敬德外,还有方相、方弼等取材于封神演义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凤翔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月,“执鞭敬德”“佳人爱菊”等凤翔木版年画被选中登上邮政总局发行的2011年2月国家特种邮票。凤翔木版年画,不仅是年节氛围的点缀,更凝结着虔诚祈愿,寄托着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朴素追求,期待着年岁轮回后又一次的万象更新;更蕴含着上千年农耕文明的生活缩影与理想寄托,是珍贵的历史图像档案。
累丝嵌玉镶宝金如意 明代
“福”与“食”相关文物
《福禄寿三星图》 西周鲤鱼尊
五千年中华文明,一个“福”字贯穿始终。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祈福纳祥。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贴福字……这些习俗饱含着对过往一年的感恩和释怀,也有对新年的憧憬和梦想。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文物中,清代画家赵希献绘的《福禄寿三星图》中也满溢着喜气洋洋的年味儿。其中,福星主吉祥、子孙永保、社稷安宁等,禄星主功名利禄、盛衰兴废等,寿星主长生,全图表现了富贵圆满、长生无极、多子多福、吉祥如意的观念。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明代累丝嵌宝麋鹿形金盒,鹿被视为能给人带来吉祥和预示瑞象的神兽,谐音“禄”。金鹿四足旁各装饰一朵祥云,给人以祥和安宁之感,口含仙草则寓意健康长寿。明万历款累丝嵌玉镶宝金如意,也是突出吉祥如意美满之寓意。
累丝嵌宝麋鹿形金盒 明代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年”在此被当作收获的象征,于是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以示庆祝,逐渐演变为年夜饭。我国早在汉代就有除夕吃团圆饭的习俗,古人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长安区南里王村唐墓壁画《宴饮图》,就描绘了丰盛的宴席,瓜果酒蔬或鸡鸭鱼肉,美味佳肴中大多还有一道鱼,取其吉庆的谐音,寓意新的一年能够多子多福、年年有余。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的西周时期的鲤鱼尊,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立体鲤鱼造型青铜器,它不是祭祀用的礼器,是真正在饭桌上用的实用器。这件青铜鲤鱼尊从宝鸡市茹家庄青铜器窖藏出土,通高15厘米,长28厘米,是国家一级文物。此尊为鲤鱼形盛酒器,鱼身肥硕但比例协调,腹内中空。鱼口微启以作流,鱼背部有长方盖,酒水可从此处注入腹内。盖面设背鳍状钮,钮两侧下部各设一半环形钮连一钮环。盖面两侧各饰一细阴线雕鲤鱼纹,边沿饰两龙蛇状纹,盖沿后缘饰阴线窃曲纹。鱼腹下有两两相对、双手捧腹作负重状的4个“大力士”,他们表情夸张、生动有趣。
三彩双鱼形壶 唐代
鲤鱼尊器形逼真生动,优美典雅,堪称青铜艺术珍品。鱼很早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半坡鱼纹是我们最熟知的例子。青铜器上的鱼纹则大多出现在商代晚期且并不多见,自西汉开始,鱼纹逐渐盛行。千年来“鱼纹”长盛不衰,以鱼为主题的各类“周边”也层出不穷,人类赋予它的多子多福、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等美好文化内涵,也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发展。时至如今,“好运锦鲤”依然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由衷祈愿。青铜器上有鱼纹出现并不普遍,像鲤鱼尊这样立体的鲤鱼造型还是首次发现。
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三彩双鱼形壶,作为一件非常活灵活现的“仿生”鱼形三彩器,造型奇特而夸张,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做工精湛。其釉面色泽温润,三彩流淌而釉料交融,形成无比绚丽的色彩,令人过目难忘。这件鱼形壶1992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中,是唐代三彩酒器中少有的模仿动物形象的肖形酒器。壶体为扁圆腹,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器肩部即两鱼头顶部各有一鼻,可穿绳系提,器口较小,由两鱼嘴共同撑起。鱼尾朝下为器足。整个器体除鱼尾处外皆施三彩釉。此壶造型设计突破常规,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纵跃出水面,使人想到鲤鱼跳龙门时的一搏;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器形与鱼体的结合自然流畅,不露半点人工雕琢之痕。
汉代春节期间常常会喝“椒柏酒”,将酒用柏叶花椒浸泡,用以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之意。饮酒前还要致新年祝词,称之为“椒花颂”。据说喝了之后,能让身体通泰康安。唐宋时期流行饮“屠苏酒”,其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邪除祟之用。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起初是为防范疫病,唐代名医孙思邈就在《备急千金要方》写道:“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后来,演变成为历代相传的习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这句诗里,便提到了这种酒。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彩绘果盘女立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金代双鱼铜镜,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西周时期的凤柱斝和虘爵,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藏的明代金酒具都是中国节日传统饮食习俗的代表文物。
“开元通宝”金币 唐代
春节,还意味着吉利如意的红包
金银“开元通宝”与吉庆节日
从汉代开始,就有宏大而隆重的新年朝贺了。此时,除正式礼仪外,皇帝还要给文武百官发红包,那么皇帝会赏赐些什么给大臣呢?
近日前往法国参加“中国·唐”外展的“开元通宝”银币,以及与它一同出土于何家村窖藏的30枚“开元通宝”金币,都不是流通货币。作为迄今为止仅见的“金开元”,“开元通宝”金币是皇室贵族在游戏、压胜、洗儿、撒帐等吉庆活动或宫廷赏赐时用的。
现藏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的“开元通宝”钱,其模板是由书法家欧阳询亲笔所书,面文“開元通寳”,“开元”其实并非指代当时年号,而面意指开辟新纪元,即“开国奠基”之意;“通宝”则意味着它是通行的宝货,其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旧唐书》中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废五铢而改设“开元通宝”钱。从汉朝至隋朝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五铢钱始终是主要的流通货币,承载着社会经济的重要使命。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治理的疏忽,币制陷入了混乱,钱币质量参差不齐,这给社会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唐高祖李渊毅然废除存在已久的五铢钱,并着手铸造崭新的“开元通宝”钱币。
开元通宝的制造十分规范,每枚开元通宝的圆径和重量都是统一的,由于其质量合理,做工精美,深受百姓喜爱。在唐代,开元通宝的使用非常广泛,不仅在民间流通,也用于官方的财政支出和税收。除了常见的铜质开元通宝外,唐朝还特别铸造了金、银质开元通宝。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的唐代金开元通宝和银开元通宝,这两种贵重金属仅用于皇家赏赐和显贵玩赏,不是流通货币,结合文献记载,可以分析这批金银开元通宝的用途及性质,进而了解宫廷习俗。金钱(币)作为赏赐,在汉代就已出现,唐代赏赐进奉金银成风,唐玄宗时期,经常搞一种叫金钱会的赏赐下属金钱的活动,长安城大内的承天门,是唐代各朝皇帝颁布诏令、赦书或举行朝会庆典的地方,唐玄宗常常在承天门楼上陈乐设宴,招待臣属,并向楼下抛撒金钱以作赏赐,形成有名的金钱会。这种撒金银钱赏赐臣属的活动,直到宋代仍有遗风。“开元通宝”钱的出现,革新了唐代以前以重量为钱币命名的旧制,开辟了中国钱币史上的新纪元,它与秦半两和汉五铢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作用最大,影响最广的三大货币体系,是我国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钱币。
黄釉乐舞俑 唐代
“过大年看大戏”
唐代黄釉乐舞俑 三彩童子叠置伎俑
俗话说“过大年看大戏”,一些灵动的文物令人观之动容,美妙的音乐、优美的舞蹈呼之欲出,仿佛再现着长安守岁的盛况。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唐三彩载乐骆驼俑,西安博物院所藏的胡人奏乐俑等,无疑是其中的精彩代表。唐代舞蹈与音乐结合紧密,特别是从中亚、西亚及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入的乐舞,深受人们的欢迎,成为时尚。不仅在节日庆典上有歌舞表演,富贵之家外出郊游也要带上伎乐,乐舞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三彩载乐骆驼俑 唐代
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黄釉乐舞俑,1972年由陕西省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充分展示了唐代乐舞的丰富。这组俑由两件舞俑和五件乐俑组成,舞俑们头梳双髻,表情温婉,双手分执帛巾两端,两者相对,正挥动双臂,婆娑起舞;五件乐俑中有一人头梳单螺髻,双手斜放右边作吹长笛状,其余四人均头梳双螺髻,一人击鼓,另外三人的乐器虽已消失,但动态犹存。她们围坐在地上,全神贯注地为舞蹈者伴奏。唐代有三品以下、五品以上官员可以蓄养女乐的规定,郑仁泰早年追随李渊父子军功显赫,具备拥乐自娱的地位和条件。这组乐舞俑表演乐舞既含有传统中原乐舞的成分,也含有西域音乐的成分,反映了唐代早期由于全国统一和经济的发展,音乐舞蹈文化艺术也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
中国杂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代被称为百戏。人们总会在春节等一些重大节日,在街头表演杂耍来庆祝。西安博物院珍藏的唐三彩童子杂技俑,无疑是其中的精品文物。唐代百戏兼收并蓄、杂糅胡伎,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春节期间,百戏演出已成为常态,寺院大都设有专供演出的戏场以供百姓娱乐,演出类型几乎涉及到百戏的各个类型,杂技、幻术、说唱、歌舞杂剧等悉数在列。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杂技,汉代称之为乐舞百戏,隋朝称之为散乐,而在唐宋时期称之为杂技。西安博物院珍藏的三彩童子叠置伎俑、大力士双目圆睁,腹部圆鼓,双手作平衡状,双腿分开站立于底板上,头顶上有两组六个童子,每组三人。最顶端童子身穿开裆裤作高空撒尿状,十分顽皮可爱,其余童子均做各种不同的动作,造型优美,是目前同类题材中少见的唐三彩精彩作品。叠罗伎,即今天的“叠罗汉”,俗称“码活”,这是一个在唐代新崛起的杂技项目。这件唐三彩俑表现生动异常,真实再现了唐代杂技的高超水平,是研究我国古代百戏杂技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文物串联起古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祈盼,春节申遗成功则串联起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让世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标志着春节这一中国文化瑰宝走向全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文/图 清宇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