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有一条铁路如巨龙般蜿蜒,穿巴山、越秦岭,将古都西安与“天府”成都紧密相连,这便是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铁——西成高铁。
2017年12月,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米”字形高铁骨架网的一“撇”——西成高铁建成通车。西成高铁陕西段需要穿越134公里密集隧道群,桥隧比例在94%以上;有45公里持续以大坡度线路爬升,直接落差高达1100米;避开了秦岭山区集中连片且等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以深埋隧道及高架桥梁等形式最大限度保护秦岭生态。
北起西安,南至成都,西成高铁全长6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成为连接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纽带,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一到周末,车站的候车室里就挤满了人,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10月21日,洋县大咸德调味品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周阳阳高兴地说。
洋县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黑米产业,洋县黑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西成高铁通车后,我们推销自己的黑米醋十分方便,来考察的外地客商也多了。这几年,来自上海、山东等地的客商增加了100多家,我们的产品销量不断增长。”周阳阳说。
洋县西站是西成高铁从西安进入汉中盆地的重要车站,于2017年投用。候车室里设有乡村振兴帮扶展柜,洋县黑米、黑米醋、黄酒、土蜂蜜、茶叶等有机农副产品可搭上高铁,被更多人熟知。
近年来,洋县游客数量不断增加。“为保障游客安全,我们站设有全省首个站台安全门,有效减轻了站台乘降组织压力,规避了列车进站时小孩或旅客行李箱坠入股道的风险。”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洋县西站站长张华权说。
洋县是珍禽朱鹮唯一的人工饲养种源地和主要的野外栖息地。为保障朱鹮“过路”安全,西成高铁洋县段在高铁路基两侧安装了34处总长33公里的特制防护网保护鸟类。
一条穿山而过的高铁,使沿线地区的民宿、餐饮、旅游业进入了“春天”。
佛坪地处秦岭腹地,野生大熊猫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今年以来,我们共接待游客21万余人次,按每人交通、餐饮等消费200元计算,能为全县带来直接经济效益4300余万元。”10月22日,秦岭大熊猫佛坪救护繁育研究基地相关负责人张宁介绍。
西成高铁开通运营以来,佛坪依托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游、乡食、乡购、乡娱等新业态,推动“农业+旅游”产业联动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国庆假期,佛坪共接待游客13.56万人次,同比增长26.1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15.5万元,同比增长26.75%。”佛坪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蒲克说。
曾经的“天堑”变“通途”,佛坪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西成高铁开通至今,佛坪车站累计发送旅客16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900人次,最高单日发送2575人次。”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佛坪站站长朱志辉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安铁路局西成高铁日均发送旅客6.6万人次,较2018年增加2万人次。
乘着高铁,数不胜数的秦岭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天南海北的游客领略“秦巴”风情……(记者 孙丹)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