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旧址
这里吹响了民族解放的号角,点燃了时代精神的火炬。10月23日,参加“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的新闻工作者走进延安市桥儿沟,瞻仰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
阳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窗,映照在红色的党旗下,播撒在青石的地面上,窑洞造型的教室诉说着辉煌的红色历史。1938年4月10日,以鲁迅命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在此诞生,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党的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1940年后,“鲁迅艺术学院”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在延安期间,鲁艺师生打破了学院教学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深入乡村生活,借助“口头述唱”“生活日用”“歌舞表演”“民俗活动”等多元化的形式,建构乡村日常生活的美育场域,润物无声地渗透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鲁艺旧教室里、纪念馆中,鲁艺教员茅盾、冼星海、艾青等著名文学艺术家使用过的教具,穆青、贺敬之、李焕之等文学和艺术学员曾经的手稿,《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讲述着鲁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的积极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延安鲁艺以民间文化为媒介,描绘出中国现代文艺的新版图,使中国的新文艺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生长发育并走向成熟,促成了人民文艺的建构,为新中国的美育事业奠定了基础,其民间美育探索和实践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延安文艺纪念馆
1945年底,鲁艺迁往东北、华北等地。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和文艺院团,都和延安鲁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瞻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与艺术交织的辉煌篇章。”金羊网记者严哲川说,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艺术家们以笔为枪,以色彩为弹药,创作出了大量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更为中国革命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它们见证了艺术与革命事业的紧密相连,展现了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危亡之际的责任与担当,更激励着我们后来人。”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和传播历程令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肖楠震撼和动容。“在鲁艺,我看到了不同艺术形式的展示,绘画、雕塑、戏剧、音乐等,深刻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不断思考工作中该如何通过艺术反映人民讴歌人民,通过作品反映踔厉奋发的时代。”
“走进鲁艺旧址,看到曾经革命时期文学家、艺术家们生活的痕迹,仿佛我也穿越时空,和他们一同学习、创作。”华商网记者郭佳欣说,在延安文艺纪念馆里,千余件文物和图片让她深切感受到那段岁月中洋溢的热血与激情,“仿佛随时都能与一位文艺大家相遇,听他讲述他的传奇故事,一起奋进新的时代。”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