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丨记者赞叹:黄土高坡上种出的稻米不输东北大米

时间:2024-10-21 20:42:56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丨记者赞叹:黄土高坡上种出的稻米不输东北大米

2024年,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预计亩产稻谷达600公斤以上,年产稻谷50万公斤

c2691c247b225173fdacd679325df7ac.png

金秋十月南泥湾稻谷飘香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穿过南泥湾的稻香门,经过党徽广场,再往前去,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里虫鸟鸣唱,千亩稻田处处稻浪起伏,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10月21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延安南泥湾。在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的地方,大家脚穿胶鞋、手持镰刀,体验水稻收割的喜悦。

3516fa25c814fb211bcc2c67820f82fd.png

媒体记者体验水稻收割的喜悦。

走进南泥湾水稻种植区,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沉甸甸的稻穗装满了车箱。在体验收割水稻后,媒体记者们纷纷拿着刚割下的稻穗拍照合影。

287ae8a1a4354c176ce29cbc687fc02f.png

媒体记者品尝南泥湾稻谷蒸出来的白米饭

品尝完工作人员递来的由南泥湾稻谷蒸出的白米饭后,东北网记者许诺说,今天实地走到这片土地上,终于真切感受到了南泥湾的“好地方、好风光”。“在采访中,我了解到,南泥湾强强联合了北大荒集团,积极推广新品种、使用新技术,让革命老区有了新的产业特色,让大家在延安也能吃到不输东北大米的米饭。”

0a3e826b713b6c7e423a2ece9399c491.png

金秋十月南泥湾稻谷飘香

南泥湾千亩优质水稻位于南泥湾核心区,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40年代初,八路军120师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开始种植水稻。经治地打坝、修渠引水,水稻种植面积达7000亩,南泥湾大米曾一度享誉省内外。后因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水源不足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面积最少时,仅种植300多亩政治田。

自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以来,为发展水稻产业,再现“陕北好江南”,与北大荒集团合作建设千亩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引进优质东北大米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打造标准化样板田,对南泥湾水稻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6dae776ac595217821e9818040f7b467.png

媒体记者采访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浪。

2024年,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1000亩,预计亩产稻谷达600公斤以上,年产稻谷50万公斤。同时,实施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采取稻-鱼综合养殖模式,人工除草,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有机大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年产值200万元。

“这些水稻田就是当年359旅老战士在这里面开垦、生产留下的,有一种精神一直都在,就是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好,保护好,发扬好。”延安南泥湾(集团)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浪说。

编辑:刘思雨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