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吕春林博士同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咸新区众力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为西咸新区“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计划签约人才。
既是高校科研人员,又是企业技术总监,吕春林的干劲越来越足。9月23日,忙完学校的科研工作,吕春林便马不停蹄来到公司,同工程师一道调试新产品。他的加入,加快了公司产品研发步伐。
“拥有双重身份意味着有更多可能。”几个月的驻企经历让吕春林收获满满,“我站上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职业选择的空间也更为广阔。”
吕春林的获得感,源于陕西在引才用才工作中的创新之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要求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近年来,陕西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建立高校引进、与企业共同使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为全省重点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加速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一过程中,西咸新区和西安交通大学先行先试,探索运行“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共建“人才池”“资金池”“项目池”及“三池”对接机制,并实施校企联聘,推动人才共享。
李兆进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方向是多式联运系统优化、深度学习与智能算法设计等。获得校企联聘后,他不仅作为助理教授从事学术研究,还常驻校企联合新型研发平台——陕西物流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物流科创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持企业研发项目。
“高校在理论前沿研究、科研人才引育等方面优势明显,企业在产品开发、成果推广等方面经验丰富。‘校招共用’既帮助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又使高校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研究成果在市场中的应用和前景,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李兆进表示。
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创新港管理服务部副部长鹿璐看来,“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加强了高校、企业和地方之间的科技创新协同,有助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池”是“校招共用”“三池一机制”的重要一环。
对人才来说,高校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利用这种优势,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和本校实际情况引才聚才,形成“人才池”,并打破学校用人“围墙”,向企业等经营主体、用才主体开放。“人才池”中的人才同校企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在3年聘期内可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
“资金池”用于人才引进和保障,由专项扶持引导资金、企业“揭榜挂帅”资金、省市支持资金及高校筹措资金等构成。“项目池”内项目由企业提供,来源于全省重点产业链。
目前,“人才池”累计引进、储备各类人才89名,“项目池”储备有人才需求企业33家、项目42个,“资金池”资金规模达5000万元。
如何将资金“用到刀刃上”?校企双方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建立“三池”对接机制,让人才和项目得到精准匹配,实现“双向奔赴”。
科学的激励政策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下。签约人才的薪资由“资金池”出资40%、企业出资60%。人才开展新的研发项目时,由企业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支持人才完成科研项目。
“校招共用”让企业直接受益。作为签约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赵凡在西安锐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工作,在磁性材料及集成器件、滤波模组等方面攻克技术难点。该公司董事长刘明表示,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企业将在科技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
探索和实践不只在西咸。
如今,在陕西,众多高校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通过驻企服务、在校企共建平台工作、参与校企协同科研攻关等方式,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陕西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实施办法(试行)》,我省今年3月启动省级“校招共用”引才用才专项申报推荐工作,评定今年首批“校招共用”人才65名。这些人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8所高校。
省财政按照“校招共用”人才年度薪酬的50%对人才依托高校给予经费补贴,连续支持3年,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在省级人才计划申报、生活服务保障等方面,“校招共用”人才还能获得政策支持。
这些做法证明,陕西正以更大力度支持“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未来,这一模式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推广和应用,使全省科教优势得到更好发挥,推动优质人才要素向重点产业链集聚,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编辑:刘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