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枝叶虽小,关系到一株植物的繁衍生息;人民是江山,关系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红网联动四省媒体特别推出《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型融媒体报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跨越福建、山西、陕西、广西、湖南,从谷雨到冬至,以节气为链,以枝叶为条,记录下总书记手中所拿特色农产品与植物背后,一个个村庄、一条条河流的幸福巨变,展现“一枝一叶”间,流翠生金、情满山河的动人故事。
本期报道走进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聚焦一片木耳致富一方的故事。请看来自湖南红网与陕西西部网的联合报道。
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秦楼 李赛凤 西部网记者 高思雨 金米报道
两山夹峙,绿树成荫,静美如画。
9月上旬,走进秦岭深处的金米村,一栋栋陕南民居错落有致,一排排木耳大棚鳞次栉比,一条社川河由北向南蜿蜒而过,静静地记录着这里流转的光阴。
刺孔、挂袋、起垄……每年白露时节,就到了当地秋木耳种植的黄金期,耳农们穿梭于田间地头,用勤劳的双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早上7点,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木耳种植大户陈庆海背上农具从家出发,开着小汽车,朝金米村驶去。
这些年,陈庆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搬进了柞水县小岭镇郊区的安置社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还买了车,购置了新家电。更令他欣喜的是,自己有了更多经费,把孩子们送去县城读书,享受更好的教育。陈庆海感慨地说,“我因‘耳’结缘,因‘耳’致富,这一切变化,都源自小小的‘耳子’。”
陈庆海口中的“耳子”,正是木耳。用当地方言说出来,就像在称呼自家的孩子,让人听后觉得十分亲切。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米村考察时,夸奖金米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让大山深处的乡亲们深受鼓舞。4年多过去了,陈庆海依旧记得在木耳大棚里,总书记叮嘱大家的那句话:好好干。
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木耳种植大户陈庆海骑着电动摩托车,朝农田方向驶去。
又是一年秋耳种植时,车辆行驶在村道上,窗外薄纱般的雾随风飘荡,凉爽的秋风拂过,一股清新之感扑面而来。早上7点20分,陈庆海和往常一样,把小汽车停在了村里离木耳示范基地不远处的农舍旁,换乘电动摩托车,朝农田方向驶去。
发挥木耳种植“头雁效应”
“木耳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和勇气”
金米村位于秦岭南麓深处,因为土薄石多,耕地面积十分有限。因此,村名“金米”二字,寄托着百姓们的美好愿望:期盼“山上有金,地上有米”。
金米村的木耳种植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以前,村里主要通过椴木种植木耳,产量低,村民们挣不到钱。2017年后,金米村通过统一规划,建起了木耳菌包加工厂和多个木耳大棚,村民种植木耳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陈庆海正在进行木耳菌包挂袋。
走在村道上,陈庆海指着不远处的自家农田,笑着说,自2019年起,村里种植木耳都是使用菌包了,菌包里的主要成分是石膏、豆粉、木屑、麸皮和石灰等。“那一年,我刚从陕西银矿打工回来,看着村里一座座新建好的木耳大棚,听着村干部讲解‘借袋还耳’的零成本惠农政策,那一刻我心动了,决定回乡试试。”
这一试,就是5年,陈庆海从一个木耳种植的“门外汉”变成了木耳产业带头人。
目前,木耳种植的方式主要以棚栽、塔栽和地栽三种为主。“你看,我家农田采用的就是地栽。”
地栽木耳。
走进农田里,陈庆海和村民们拿起震平器从起好垄的土地上推过,土壤迅速变平整了不少。陈庆海介绍,这个工序,是为了把土弄平、弄结实,这样才能让菌包放得更稳。“从起垄,到接下来的铺地布,这些环节都得尽快进行,因为木耳种植对温度要求很高,达不到15度,或高于28度都不行。”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白露时节,秋风渐起,气温凉爽,正是秋耳种植的好时候。陈庆海现在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每天和木耳打交道。尽管如此,他依旧乐在其中,“到了木耳采摘期,我一天基本上都在地里干活;而木耳处于生长阶段时,我也会每天都来田间工作5~6个小时,对木耳生长进行管理”。
也就是在陈庆海的精心呵护下,这些年,他农田里的木耳破袋而出,蓬勃生长。陈庆海的种植收益也实现了逐年攀升,从2019年以前的2万余元,增长到了2023年的10多万元,木耳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20亩扩大到了60亩。
陈庆海告诉记者,目前,在这60亩农田中,有30多亩是通过村集体经济流转而来,这30多亩的收益,每年会交给村里,再由村委会给土地所属的村民分红。
作为金米村第一批使用菌包种植木耳的耳农,陈庆海感慨地说,“木耳不仅给了我发家致富的机会,还让我有了一路向前的勇气,带动了更多村民实现增收。”
2020年9月,在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现场,陈庆海自信地介绍了来自家乡的宝贝柞水木耳。两年后,因为在当地木耳产业领域的突出表现,他获得了一个新身份——柞水木耳代言人。
为木耳生长保驾护航
“只要金米村发展木耳产业,我就会继续留在这儿”
整齐有序的木耳大棚、辛勤劳作的耳农……如今的金米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木耳,常年居住于村内的650余人,大多都参与到了木耳种植产业链上来。
金米木耳。
筛选菌种、制定规程、研发新品……现在,金米村不仅有黑木耳,还有玉木耳、毛木耳和金木耳,科技为柞水木耳插上了“翅膀”。
除了对新兴可人工栽培菌类持续研发的科研人员外,在金米村,为木耳生长保驾护航的,还有柞水县木耳技术员杜宝全。
上午10点,杜宝全和往常一样,来到了陈庆海所在的木耳示范基地进行巡回技术指导。杜宝全站在村道上,远远地和陈庆海打了声招呼后,三步并作两步朝农田里走去。
“庆海,看你们已经在铺地布了。”
“是的。”
“现在白露节气,把这个地布铺完后,咱们要抓紧时间把菌包放进来了,尽早完成菌包的刺孔。”
“好的,好的。”
柞水县木耳技术员杜宝全(左)和柞水县金米村木耳种植大户陈庆海(右)进行交流。
农田里,杜宝全向陈庆海详细介绍着种植注意事项,“我们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高温浇水,温度高了浇水,菌包容易感染。现在这个天气,尤其出芽期,要在低温浇水”。陈庆海边听边把重要信息记在了心里。
杜宝全是黑龙江人,从1997年开始种木耳,至今已有27个年头。2017年,杜保全应柞水当地大棚承建单位的邀请,从东北来到柞水县。那时,柞水县才刚开始发展木耳产业。“我在东北既种木耳,也搞大棚建设。当时,村里对菌包技术不太了解,于是,看我是东北人,就找到了我,问我会不会种植木耳。”也正因为这个契机,有多年种植木耳经验的杜宝全,2019年被聘为了柞水木耳技术员。
如今,杜宝全住到了金米村。他说,村里的环境和风土人情都很吸引自己。现在,杜宝全会在全县范围内跑,主要负责金米村的技术指导。“我们每次下乡是希望发现木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帮耳农进行纠正。当下,耳农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随时在木耳种植技术交流群里询问。”
在杜宝全看来,木耳是有生命的东西,不会一成不变。因此,他每天不是在实地走访,就是在线上线下教学。从1997年种植木耳起,木耳伴随了杜宝全的大半生,随着时间的积累,他对这一行产生了浓烈兴趣,也对如今这片将东北木耳种植技术传播落地的村庄,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只要金米村发展木耳产业,我就会继续留在这儿。”
小木耳长成致富“金耳朵”
“‘山上有金 地上有米’的愿景变为现实”
金米村内的智能连栋木耳大棚。
如今的金米村,田畴沃野一派欣欣向荣,村里通过发展木耳产业,将大地的馈赠真正变成了村民的“金”和“米”。
下午3点,陈庆海骑着电动摩托车来到了村委会,不远处的智能连栋木耳大棚内传来了机器规律的运转声。
陈庆海循声走进了2号木耳大棚内,一旁的村民们正把菌包放进刺孔机,通过刺孔机后,菌包上被均匀地打上了耳勺大小的小孔;另一旁的村民们正在进行菌包挂袋作业,放眼望去,大棚内一排排、一列列的挂袋木耳菌包十分壮观。
木耳大棚内,村民正在用刺孔机对菌包进行刺孔。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木耳大棚考察时,就站在这里。”陈庆海走向2号木耳大棚中间位置,回忆说:“总书记走过来时,我们正在棚内采木耳。当时他问我们,一季能采几茬,挣不挣钱?怎么晾晒?这些问题都让我们倍感亲切。那天,总书记走出大棚前,还嘱咐我们:好好干。这句简短的话语,至今让我们印象深刻。”
4年多过去了,木耳大棚内发生了巨大变化。陈庆海自豪地说,现在大棚内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棚内的喷淋系统、降温设备,通过手机,就能一键进行操作;此外,耳农想要学习木耳种植方面的知识,扫描棚内悬挂展板上的二维码,就能随时随地学习。
在智慧农业的助推下,金米村的小木耳长成了大产业,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耳朵”。
2020年9月,金米村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金米村开始探索“农业+旅游+康养”新模式。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介绍,近年来,金米村引进了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成1个木耳大数据中心以及年产2000万袋木耳菌袋生产厂和1000吨木耳分拣包装生产线,并打造了房车营地。去年,村里成立了旅游服务团队,为来往游客提供讲解服务;金米村的1000斤木耳还走出国门,出口到了乌兹别克斯坦。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20年11101元,增长到了去年的19670元。
如今,金米村的小木耳变成了大产业。
在李正森看来,木耳对于金米村来说,意味着财富。“既带动了村里旅游、康养产业的发展,又给村民带提供了再就业和创业平台,让‘山上有金 地上有米’的愿景变为了现实。”
在莽莽苍苍的秦岭深处,金米村犹如一叶扁舟,激荡着幸福的涟漪。共富、共兴、共美,小小木耳,承载着村民与技术员、基层干部们的深厚情感,释放着越来越大的能量。一片木耳致富一方,人与青山两相宜的故事,正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
(设计 谭文平 后期 李静怡)
编辑: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