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高新区上班的周君,花了19.9元买了一个粉色的空气凤梨。她将这株植物放在办公桌上,还在上面挂了一张印有“别卷啦”的小卡,“店家说两三天喷点水就行,非常好养活,上班的时候看到它心情会变好,适合我们打工人。小小一棵,情绪价值拉满。”
近年来,随着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其实用功能,而更多地关注商品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这一现象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尤为突出,因此,各类富含情绪价值的商品在市场上迅速走红,成为消费新风尚。
年轻人热衷“捏捏”
7月11日,记者接连走访了多家商场,发现很多集合店中都有售卖提供情绪价值的商品,其中最普遍的是“捏捏”。
所谓“捏捏”是近段时间风靡年轻人的“解压”玩具。这些玩具的主要成分是硅胶,通过不同的模具制作成多种多样的款式,有些是宠物形状,有些是水果,还有些被做成糯米饭、三角饭团……因为好看又好玩,此类玩具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喜爱。
数据显示,2023年,“捏捏”已经成为某电商平台销量快速增长的玩具品类之一。
香蕉成了上班“搭子”
作为一种水果,香蕉自己可能都没想到有一天会成为打工人的职场“搭子”。很多上班族开始尝试在工位上“种香蕉”——这是一款悬挂着“禁止蕉绿”卡片的带秆香蕉,因其与“焦虑”谐音而迅速走红。
社交平台上,许多人分享了自己养香蕉的感受和经验,表示“上班有了期待,不觉得枯燥了”。这些香蕉熟了之后,还可以食用,被网友戏称“既瓜分了焦虑,又‘蕉’到了朋友”。
“一方面是给自己快节奏的工作增添一抹绿色,也希望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心理暗示,算是情绪释放的出口。”在互联网企业工作的慕卉说。
对于商家而言,这一潮流也带来了新的商机。除了各种与“蕉绿”相关的商品外,还有“蕉财进宝”“好运连连”等商品,也受到消费者喜爱。
卖的是新鲜玩意儿 买的是“情绪价值”
在电商平台上,记者发现,一些看似无实际功用的商品却拥有极高的销量和好评率。例如,一款名为“好运喷雾”的商品,虽然本质上可能只是一瓶普通的清新剂,但因其被赋予了“带来好运”的寓意,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
“写论文的时候感觉没有思路,就下单了一瓶‘好运喷雾’,到货后给全宿舍的人都喷了一遍。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心理作用,但喷上之后真的感觉信心十足。”正在读研究生的张慧婷说。
实习律师王洋的办公桌上几乎摆满了“捏捏乐”“小木鱼”等玩具,她对记者表示,“这些小玩意儿虽然不能解决烦恼,但是很有趣。我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中的仪式感,这样的情绪消费让我拥有了寻找微小幸福的能力。”
根据《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且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重视程度更高。这表明,情绪价值在消费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业内人士表示,情绪价值商品热销现象的背后,是现代人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因此,商家在产品开发和营销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心理体验。
记者 石喻涵 实习生 高心怡 白娇 杜雯慧
编辑: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