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烈日 他们汗水湿透衣背

时间:2024-06-15 07:30:17  来源:三秦都市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头顶烈日 他们汗水湿透衣背

一位站在人行道仰着头看安装进度的师傅告诉记者,付师傅和工友都是持有高空作业证的专业人员,他们被称为“蜘蛛侠”

a494af535fe0a5abb20262215a6362ed.jpeg

南爵进行铁路检查作业。

90a39293bf7a69295d5aa083c92165c4.jpeg

高温下工作的付师傅。

d5d94b6f0a3024a48e28e8a99d390cb4.jpeg

检修人员认真工作。

df0ef2ec118e80ffe54eecb6299a8cd3.jpeg

钢筋工张彦菊正在绑扎作业。

近期,全省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就在人们纷纷寻找清凉躲避高温时,还有一群人头顶烈日、直面炙烤,挥汗如雨、坚守岗位,用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身影,是高温下最美的风景。即日起,三秦都市报全媒体推出“高温下的劳动者”栏目,将镜头对准这些可敬可爱的人,记录他们的日常,致敬他们的坚守。

“钢轨医生” 问诊铁路日行3万步

在铁路沿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汗如雨、直面“烤”验,用脚步丈量安全,趴在50℃的钢轨上给铁路做检查。6月14日10时,随着对讲机里传来核对作业计划的声音,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务段咸阳线路车间检查工区班长南爵,带领4位工友开始了一天的铁路检查作业。莲湖站,14股铁道线像烤炉中的加热棒,不停地烘烤着周围的一切,记者一踏进工作区,便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热浪,没几分钟,汗滴顺着脸颊滑落。

入夏以来,30℃以上的高温天气频频来袭,高温下,铁路轨道容易出现胀轨跑道等隐患,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南爵一行5人需要不间断地对铁路线路进行巡视。“钢轨会随着温度变化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越是温度高,就越是容易出现绝缘接头顶死、胀轨跑道等情况,我们必须仔细检查,确保线路设备的安全可控。”南爵说,每次上道前,我们都要用长衣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全副武装迎战热浪。

烈日下,南爵的身体几乎趴在道床上,耳朵贴近乌亮的钢轨,目视前方,凝神静气。“你在听什么?”记者疑惑道。“不是听,是看,是眼睛目测钢轨的平滑度,因为身子趴得很低,耳朵快贴到钢轨上了,别人误以为是用耳朵在听。”南爵笑着说。记者注意到,即使戴着遮阳帽,他也被热浪烘烤得满脸通红,身上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起身时,他用湿漉漉的工作服抹了把脸上的汗珠。

11时,气温上升,太阳炙烤下,铁道边的一粒粒道砟开始烫脚。由于轨面温度通常比室外气温高10至20℃,此时的轨温快要达50℃。南爵弯着腰,将道尺搭在钢轨上,一边握着道尺,一边凝神静气,熟练地报出检查数据。为了得到准确的检查数据,南爵等人手拿道尺在线路上每隔6.25米就必须弯腰检查一次。线路检查是细活,他们一天要走3万多步,不但看线路看钢轨,还要看位移观测桩、公里标等附属设备,绝不放过一丝隐患。

高空“蜘蛛侠” 作业时不能多喝水

“咦,这按钮都烫手……最热的时候干活,是流不出汗的,还没等汗流出来就蒸发了。”6月13日中午,西安市气温飙升至近40℃,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夏天,记者跟随一名高空作业者,登上十几米的登高曲臂车,见证城市建设中的“蜘蛛侠”,面对极端高温,是如何工作的。

今年50多岁的付师傅和工友,在西安市公园南路与咸宁中路十字西南角的登高曲臂车上架设路灯。站在人行道上,记者仰望时,只能看到他们在作业平台上一直在转身,将作业平台上的零件往十多米高的路灯上安装。有时候,付师傅一声吼,工友就会为他递上一个扳手,再吼一声又递给他另一件工具。

“他们上去时间比较长了,马上就装完,再开着车去下一个地方。”一位站在人行道仰着头看安装进度的师傅告诉记者,付师傅和工友都是持有高空作业证的专业人员,他们被称为“蜘蛛侠”。

11时40分,付师傅和记者站在一个限乘两人的高空作业平台上,腰间绑着安全绳索,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熟练地操作着平台,使其更接近电线杆顶端需要安装的位置。“登高曲臂车的作业平台不稳,你要是害怕就抓着栏杆。”付师傅的话音刚落,记者刚刚伸出去的手就被栏杆的高温烫了一下。付师傅说,这个作业平台上的操作按钮,现在摸上去也是烫的。

付师傅说:“因为是高空作业,很多精细的动作只有白天能干,白天也更安全,所以经常面对的是风吹日晒、严寒酷暑,甚至是风雨雷电。”几分钟后,作业平台就来到了路灯的旁边,付师傅不停更换着按动面前的按钮,作业平台也会横向挪移。

回到地面,当记者询问付师傅和工友,这么热的天怎么不带一瓶水上去时,他们说:“高空作业喝水不能多,专门下来上一趟厕所太耽误事。所以,会带上去一些水,但也只是小口抿一下。”当记者还想多问几句时,付师傅和工友纷纷表示,还要赶赴浐灞去维修一处电杆。

地铁车辆检修工 解下安全带时汗流浃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西安市草滩附近的地铁渭河车辆段,感受高温下地铁车辆检修工的真心付出。

上午8时许,西安地表温度接近40℃,在车辆段高大的地铁车辆检修车库内,负责车辆维修的西安地铁2号线检修二分部运用一班的几名车辆检修工,正在对一列刚刚回段的2号线电车进行均衡修。起高近10米的钢结构厂房内,虽然有遮阳顶棚,但由于室外太阳的长时间照射,再加上回场的列车并排停放,彼此散发出热气,以及连接车库内外是多股钢轨升腾起的热浪,这种大环境下整个车间如同一个“大蒸笼”,作业平台上温度将近50℃,虽然工作面上人们身后有几台电扇不停地吹着,但依然闷热难当。

“今天这列电客车维修工作单上列出的维修任务有数十项,必须在下午4点电客车上线运行前保质保量地完成,为做好防暑工作,我们已经调整作业流程,准备了防暑药品、绿豆汤、冷饮。”汗流浃背的工班长赵京博对记者说。

走进车底部的检修地沟,闷热的环境下,几位车辆检修人员正按照工作任务书,对车辆本身携带的启动电源蓄电池进行补液,对车底的制动、管线及相关部件进行仔细检查。由于车底部件高低大小不同,普通人的身高,有时需要借助短梯进行操作,有时还需弯腰进行操作,这样来回几次,车下的人已是大汗淋漓了。

在测量和调整过程中,几位车辆检修工认真观察测量受电弓部件的状态,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虽然身后有不停旋转的大风扇,他们依旧是大汗淋漓。

当天检修工作任务中包含地铁车辆空调的检修,几名车辆检修工穿好工装,佩戴好工作帽和口罩、手套,检查好安全带佩戴情况后,小心地将6节车厢顶的机盖打开,一一检查空调组件状态和接线情况,并小心更换上经过清洗消毒的空调滤网、格栅,然后再将机盖一一安全复原。当完成这项检修,车辆检修工解下身后的安全带时,记者看到他们的工装完全湿透紧贴在背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白光,不久就变成了一道道清晰的汗渍。

钢筋工 隔着手套都感到烫手

6月14日,西安市最高气温达38℃,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的中铁广州局蒋刘村安置房二标段项目主体施工正在有序进行。今年50岁出头的钢筋工张彦菊和工友们正头顶烈日,在绑扎钢筋。

每天6点,张彦菊和工友们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马甲,准时出现在蒋刘村安置房二标段项目工地上,开始一天中紧张忙碌的工作。透过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张彦菊在支好模板的工作面上绑扎钢筋。她左手固定住钢筋,右手娴熟地用扎钩把钢筋绑扎扣住,这样的动作,张彦菊每天都要重复几千次。

在工作面上,张彦菊全副武装,穿着长袖长裤,全身包裹严实,以防晒伤。太阳升起后,温度会越来越高,晒得钢筋会发烫,作业时如果不戴手套,就没办法下手。张彦菊小心翼翼地绑扎着钢筋,身上的长袖格子衬衫兼具防晒吸汗功能,汗水已打湿了腋窝和背部。

张彦菊说,由于最近一段时间里气温都比较高,她在施工时,最头疼的就是出汗,不做防护根本就干不了活。但是,她戴着手套、安全帽干活,人不一会儿就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身上的衣服基本上湿了干、干了湿。特别是她擦汗的毛巾,一拧就是一摊水。

“在工地上,女人也和男人一样,与机械、钢筋、水泥为伴,干着重体力劳动。”张彦菊对记者说,她已经干建筑工人20多年了,夏季的高温炎热和冬天的刺骨寒风,都感受过。

在建筑工地干活已经习惯了,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工地上要求他们每天早晚干活,中间休息,这样的弹性工作制让她和工友们很欣慰。“施工现场还设置了茶水间,如果出现身体不适,或者累了,我们都可以去茶水间喝水、休息。”张彦菊说,为了避免高温天在户外劳作时中暑,项目部还给他们发放了藿香正气合剂、人丹等防暑降温品,现场还备有绿豆汤,施工前她会喝一大杯。

编辑:刘思雨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