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增6个国家一级博物馆 看看它们“牛”在哪儿

时间:2024-05-19 08:17:11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新增6个国家一级博物馆 看看它们“牛”在哪儿

陕历博秦汉馆90%文物首次展出可观、可感、可嗅、可触5月18日,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秦汉文明”系列展览正式揭幕

接待观众12.9亿人次

陕历博秦汉馆昨日正式开馆

展出1500余件文物 90%系首次亮相

5月18日上午,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刚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博物馆协会主席艾玛·纳迪女士作视频致辞。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方红卫,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谈绪祥,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出席开幕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罗文利主持开幕式。

李群在致辞中指出,过去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文博场馆,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全国文博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新成效。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博物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优化体系布局,统筹推进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的博物馆建设,构建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要加强研究展示,围绕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持续推出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增进人民精神力量。要强化教育功能,加强历史知识、艺术审美和科普教育,有机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化馆校合作机制,打造人民群众终身教育场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扩大开放交流,秉持开放包容,主动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真实、立体、全面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赵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发展,先后到西安博物院、汉中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考察,作出重要批示,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做好新时代博物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陕西将以此次主会场活动举办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持续健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体系,推出一批精品主题陈列展览和文化活动,高质量做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将加大文物保护和传承力度,深入实施重大考古科研课题,结合培育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打造更多文物跨界融合平台,促进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从2009年起,国家文物局与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6届。今年的中国主会场活动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咸新区管委会协办。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最新数据,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 这些重磅内容发布

在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举行了一系列重磅发布,分别有:

1.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文物局联合开展的“首届陕西数字文创大赛”颁奖。

2.三家博物馆入选“2024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分别是:内蒙博物院、苏州市吴中区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3.博物馆在移动——全国观众服务平台发布,可为公众提供集博物馆地图、预约、展讯为一体的便利化服务。

4.123家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其中陕西有6家。截至目前,全国现有国家一级博物馆327家。

5.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揭晓。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获得精品奖;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长河万古流——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优胜奖;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中国秦汉文明的遗产”获评国际及港澳台合作入围奖(出境展)。

6.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名单发布。其中,陕西入选“重点推介项目”1项:“大美中国——秦汉文明专题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入选“推介项目”5项:“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千古一帝的地下王国——秦始皇帝陵考古发现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西安博物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和合南北泽被天下——中国秦岭文化展”(商洛市博物馆);“辉煌延安——延安人文历史基本陈列”(延安博物馆)。

7.为20个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授牌。

8.宣布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举办城市为北京。

9.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暨“秦汉文明”系列展览揭幕。

陕历博秦汉馆90%文物首次展出

可观、可感、可嗅、可触

5月18日,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秦汉文明”系列展览正式揭幕。这意味着陕历博秦汉馆三个常设展览:“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城与陵”专题展、“技与美”专题展;一个临时展览:“从长安出发——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十周年特展”,四个展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据介绍,秦汉馆现阶段展出1500余件文物,其中90%是首次展出。

三个展览的基本内容“大历史”+“小专题”

除了之前试开放的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其他三个展览都是首次面对公众。

陕历博秦汉馆以“秦汉文明”为主题,采用“大历史”+“小专题”这一别出心裁的展览设计,通过“秦汉文明”主题展和“城与陵”“技与美”等特色专题板块,向人们集中展示秦汉遗址风貌,深度剖析历史故事。

“城与陵”展览主要通过雍城、栎阳、咸阳、长安等四处秦汉时期大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示秦汉王朝国家工程的选址理念、政治格局、设计思想和精神追求,阐释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展览共展出文物400余件,大部分展品均为首次亮相。

“技与美”展厅,分为五色中华、锋毫辉映、舞影曲落、炉中余香4个部分,共展出文物300余件。与以往展览不同,行走在该展厅可以听到舒缓的音乐,欣赏到乐舞的优雅姿态,书法的流畅笔触,绘画的绚丽色彩,以及香炉的丝缕香气,使观众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的刺激下开启一段穿越古代秦汉艺术和技术的精彩旅程。

“城与陵”:最新考古发现也有陈列,展厅空间巧妙做“加法”

“城与陵”这个专题展,首先从秦人的九都八迁讲起。进入展厅后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堆放在一起的许多建筑铜构件。当年的建筑已经湮灭,但历史就是这么真实。而最新考古发现在展览中也有陈列,比如秦汉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一座大型宫殿建筑遗址发现的距今2400年前的高等级冲水式厕所遗迹,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人用灰陶水管作为葬具安葬自己宠物小狗的遗迹,也很能拨动今人的内心。

展览的空间有限,“城与陵”的主题架构宏大,为此该展在展厅空间上做了“加法”。一面向室外做了规划延伸,比如在展馆室外庭院一角以茂陵石雕、秦始皇帝陵水禽等文物打造出的微型“上林苑”。

“技与美”:不仅视觉冲击大,还可观、可感、可嗅、可触

“技与美”这个展厅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大。

“五色中华”用建筑色彩、器用色彩、服饰色彩中的形与色,向观众传达中国古代独特的色彩观念。建筑色彩板块,通过陶楼、壁画,可以想象秦汉时期已不复存在的建筑群样貌;器用色彩板块,观赏彩绘陶和釉陶色泽艳丽、优美的造型,可以体会到汉代制陶技艺的高超。

“锋毫辉映”展区用“立体”的方式,展示了12枚汉代木简,这批木简属于西塞边关文书简,因征集缘故,出土信息较少,且残损较多,难以缀合或系联,以“立体”形式展出,视觉上比碑石刻字更为流畅活泼。

“舞影曲落”用现代投影技术在暗的光线下展示生动的汉代乐舞,和现代舞蹈的模糊剪映,当看完动的乐舞再看乐舞俑,光线突然亮起来看到面前的乐舞俑,感觉好似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仿佛被定格,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

“炉中余香”展区,展示的一件重要文物是茂陵出土的一级文物“鎏金银竹节熏炉”,这件精美的熏炉是秦汉时期香文化的重要见证。为让观众对香薰有感官上的深刻印象,策展方在展区设置了“香味体验”,由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根据先秦文献和考古发掘的香料,调配了一款香味,让观众在视觉享受之余,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氛围和文化气息。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虎振 文/图

陕西新增6个国家一级博物馆

看看它们“牛”在哪儿

5月18日,在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全国新增国家一级博物馆123家,其中陕西新增6家。截至目前,陕西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之前的9家增至15家。

■陕西自然博物馆

坐落于西安市长安南路88号舟形环岛,占地103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2万余件标本。有自然展馆、肯尼斯·贝林展馆、科学探索中心(在建)、穹幕影院和5D动感影院,以及室外科普体验区。

自然展馆通过37亿年的标本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和科学对话,以“地球演化”“生物进化”“生态文明”为三大主线,展现自然发展史,讲述人与自然的故事。主要展示陈列了5000余件标本模型,有鱼龙、翼龙、似银杏、新芦木等珍贵的远古化石,有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珙桐、独叶草等珍稀动植物标本,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地球生命物种演化图。

肯尼斯·贝林展馆珍藏着国际慈善家肯尼斯尤金·贝林先生捐赠的世界各大洲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共展出700余件世界珍稀野生动物标本。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新区西北部40余公里,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集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于一身,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综合教学基地,国家行政学院公仆意识教育现场教学点。

■法门寺博物馆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寺文化园区,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门寺遗址作为依托,以唐代佛塔地宫考古发现文物为基础,是中国首座以大唐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数量和等级以上文物数量占馆藏文物的比例较大。

展厅共分为历史文化厅、珍宝阁和金银器大观3部分,展出文物包括舍利宝函、金银器、佛教法器、秘色瓷、琉璃器、丝织品等稀世珍宝。

■乾陵博物馆

乾陵博物馆位于乾陵陪葬墓唐永泰公主墓遗址上,目前展览有3个。其中“武则天时代展”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现了武则天的生平、政治改革、对农商的重视以及她在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贡献。“丝路唐梦”唐代胡俑精品文物展,聚焦于初盛唐时期,通过展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讲述了长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景象和中外文化的融合。“梦回大唐——乾陵文物精品展”集中展出了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三彩、金银杂器、彩绘陶俑、石椁线刻画和唐墓壁画等文物,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唐代贵族的丧葬文化和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

■咸阳博物院

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1962年建馆并对外开放,馆址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咸阳文庙。馆藏文物16万余件,珍贵文物有:汉代玉仙人奔马、玉辟邪、玉俑头、彩绘指挥俑、鲁王虎符;战国时期错金银鼎、安邑下官锺、龙钮錞于;唐代錾花金执壶、三彩单峰驼、三彩马等。

咸阳博物院下设咸阳文庙博物馆和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咸阳文庙博物馆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出土文物5000余件。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依托明清古渡遗址而建立,已对外开放,全面介绍咸阳古渡几千年的历史沿革、商贸活动、民俗风情。

■汉中市博物馆

依托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坛、饮马池组建的群落式博物馆。博物馆集遗址保护、文物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园林景观、文化旅游为一体,拥有馆藏文物近万件,尤以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驰名中外,开辟有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石门汉魏十三品、古褒斜栈道、馆藏宗教造像艺术、汉中近代革命史迹、韩信生平事迹等陈列。

>>多知道点

啥样的博物馆才能评为“国家一级”?

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定级评估,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组织开展,依据《博物馆条例》和《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包括综合管理、基础设施、藏品管理、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等100多个指标项目。

国家一级博物馆是评估定级体系里最高的一个等级,需综合得分达到800分,是国家对一个博物馆综合实力、综合水平的最高认定。截至2024年5月18日,全国共有国家一级博物馆327家。

陕西原来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哪9家?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西安博物院、西安半坡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延安革命纪念馆。记者 马虎振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