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甲辰龙年即将到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也已经和大家见面,它的造型结合了5件国宝级文物的元素,其中威武飘逸的龙脊,来自西安博物院的一条鎏金走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这件来自唐代的龙形文物。
鎏金走龙“住”在西安博物院“古都西安——帝都万象”展区,与其它黄金质地的文物为邻居,金灿灿的,每天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拍照。鎏金是指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饰器物表面,经过烘烤后,水银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因此,表面的金层色泽明亮持久不退。
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 教育专员 杨德迪:“唐代的一条鎏金走龙,它是1979年由西安市文物商店移交的。与我们经常看到的飞龙和游龙相比,走龙其实是极为少见的。这件鎏金走龙,它通体鎏金,呈行走状。”
这件鎏金走龙出土自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其右侧双腿向前,左侧双腿向后,仿佛正在迈步行走。
杨德迪:“在龙首部分是尖嘴龇牙、独角竖耳、长舌卷曲,而在龙身的部分龙脊是锯齿状,尾部是长尾拖后,末梢上卷。走龙全身刻划有鱼鳞纹,长腿三爪。同时将走龙的肌肉刻画的强劲有力,展现出盛唐时期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和欣欣向荣的状态。”
这条“铜身体、金皮肤” 的走龙长18厘米,高10.8厘米,重约260克,体量虽然不大,但其昂扬的姿态,既表现出唐代高超的冶金技术,也展现着盛世的蓬勃向上,因此,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背脊元素就源于它。
杨德迪:“这件走龙无疑是当时的工匠,同时施以高超的技巧和精确的形体刻画而完成的,展现出的是盛唐时期的一种艺术之美。今年2024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它身上的龙鳍,就是根据鎏金走龙它身上锯齿状的脊背,进行设计和创作的。”
等等,鎏金走龙右侧双腿向前,左侧双腿向后,似乎哪里不对?是不是顺拐了?怪不得有点萌。你不来看看顺拐龙吗?
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 教育专员 杨德迪:“整条龙,它左侧的双腿向后,右侧的双腿向前,可以看到它的走路姿势其实很有趣,就是有点像我们今天所说的顺拐。左边的两条腿都是向后的,而右边的两条腿都是向前的,非常有意思。”
起点新闻记者:林炎
(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编辑: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