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变丰产田,沙地变良田,旱地变高产田——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

时间:2023-12-30 08:26:44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盐碱地变丰产田,沙地变良田,旱地变高产田——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粮仓”

“以前,在这片沙地上种玉米,每亩产量只有300公斤左右

7b736a9b-af15-4d4c-b664-de49c46b5bb1.jpg.2

秋日里,记者航拍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秋粮绿色高质高效农业节水综合试验示范区。该村综合运用智能水肥一体化和“四位一体”集雨补灌两种旱作节水农业模式,将旱作区低产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资料照片)。 记者 李旭佳摄

盐碱地“喝”上中药了!

这是陕西榆林盐碱地治理的一项“新疗法”,也是科技工作者向“不毛之地”要粮的一次新尝试。

在诸多“黑科技”的加持下,如今的塞上,盐碱地变成丰产田,沙地变成良田,旱地变成高产田。

盐碱地“喝”中药

“见过给人喝中药的,没见过给地喝中药的,不可思议!”12月20日,定边县盐场堡镇苟池村村主任杭仲清感叹道。他一算账,以往亩产仅100多公斤粮食的盐碱地,今年亩均产粮400多公斤!

苟池村距离定边盐湖仅2公里,村民世代以盐业为生。后来,盐业发展缓慢,村民回归农耕,却苦于盐碱地没法种庄稼。“福盐”变成了“糟心盐”。

去年,西北大学沙生植物与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焕卿进行盐碱地改良,寻找试验田。一方有地,一方有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怎么给盐碱地“喝”中药?“第一年改良时,每亩地我们施入50公斤中药粉作为底肥。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我们再次加施5公斤中药粉。”李焕卿说。

“给盐碱地‘喝’中药后,土壤就变得有营养了,土壤返盐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李焕卿向记者解释“药方”:以熟地黄等中药材为药引,给土壤和农作物补营养;以苦陈皮为佐药,消除土壤和植物的病虫害……

“我们根据地里盐碱化的不同程度,将中药按照不同比例调配,用中药粉代替农药化肥。这样能提高土壤氮磷钾含量并疏通土壤。”李焕卿说,改良后的地和之前相比,盐含量下降20%、碱含量下降30%。

说起下一步打算,李焕卿说:“我们将进一步改良这项技术,力争让更多盐碱地用上‘中药疗法’。”

“以往一亩地一茬要施3次肥,亩均投资500多元;用中药后,一亩地一茬只需‘喝’两次药就能达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肥力,亩均投资400多元。成本降低了,土壤也变好了。”杭仲清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村民们的种地热情被“激活”了。盐碱地变成了“希望田”。

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丁敏介绍,当前,国内还有利用中药生物菌等方式治理盐碱地的案例。这种用纯中药改良盐碱地的方式,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盐碱地被称为“地球之癣”,治理难度大。定边县是陕西盐碱地最大分布区,盐土面积达46.3万亩。

为有效治理盐碱地,陕西科技工作者探索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治理新路:有的将沙子铺在盐碱地改善耕作层土壤质量,马铃薯亩均产量从300公斤增长至3000公斤;有的建设排盐渠等设施,防止土壤受到侵蚀,把盐和碱“变废为宝”……

“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如今,塞上150万亩盐碱地渐变“米粮川”。

沙地变良田

毛乌素沙地有“两害”:一是沙子,它漏水漏肥,让土壤贫瘠;二是砒砂岩,它干燥时坚硬如石,遇水后松软如泥,会造成水土流失,是黄河粗砂主要来源,被称为“地球生态癌症”。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沙地上,“黑科技”带来了奇迹。

在榆林市榆阳区岔河则乡,3000多亩的土地由“两害”复合形成。两个多月前,这里的玉米喜获丰收。

王强是岔河则乡什它汗村的种粮大户。今年,他在沙地上种植的50多亩玉米丰收了。收成好的地块亩产超1000公斤,比当地亩均产量多200公斤。

奇迹咋来?

“两害”相加,产生“一益”。“我们把砒砂岩添加到沙土里,起到了保水保肥的作用,把沙地变成了良田。”中国杨凌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科研人员师晨迪介绍。

就地取材,是这项技术的亮点。

传统的“沙改土”办法,是把有黏性的黄土添加到沙地中。但是,远距离运输黄土,一是成本高,为沙地复配黄土,每亩地的成本达7000元;二是挖土会破坏生态,不具有规模化治理的可行性。

为了寻求黄土的替代品,科技工作者将目光投向砒砂岩:把砒砂岩、沙、水三者混合在一起,生成的混合物有像土壤一样的功能,适合植物生长。

“我们将坚硬的砒砂岩粉碎成小颗粒,与沙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经测试,该混合物黏度较好,满足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生长的条件。”师晨迪说。

“以前,在这片沙地上种玉米,每亩产量只有300公斤左右。用了这项技术后,每亩地平均产量达800公斤,比改造前翻了一番还要多。”12月20日,指着采用砒砂岩与沙复合而成的土地,王强喜上眉梢。

土地的变化带来了种植方式的变化。

尝到甜头的王强看到村里有人应用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也打算给这片地再来一次升级。“明年,我准备选用抗倒伏能力更强的玉米品种,更新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每亩8000株的密植试验,冲击更高的玉米单产。”

目前,这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整治造田60余万亩。在全球荒漠化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这为荒漠化治理带来了新的希望。

旱地“饮”上滴灌水

亩产1350.36公斤!今年10月,陕西省玉米千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诞生了。

谁曾想,这样的好成绩,不是出自“八百里秦川”的关中,也不是来自温暖湿润的陕南,而是在靖边县张家畔街道阳光村——一个毛乌素沙地边缘的地方创造的。

增产的秘诀何在?是增密度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应用。

冬日,在阳光村玉米增密度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高产示范田中,玉米已收割完,一堆堆秸秆被分隔放置。

示范田负责人刘静介绍,收割前,农田里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施。一条条细管为玉米“一对一”输送水、肥,让每一株玉米都能“享受”精准灌溉。

“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后,每亩地种植6500株玉米,比传统玉米地多种1500多株。每亩地节约成本200多元。”刘静说,相比常规大水漫灌,每亩地用水从680立方米降至350立方米。

在距离阳光村24公里的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40岁的村民边玉成今年也尝到了滴灌的甜头。

2021年,因干旱缺水,边玉成家的玉米地几乎绝收。“今年的玉米长势真好!多亏了‘救命水’!”他从玉米秆上掰下一个玉米棒,美滋滋地说。

今年春天,靖边县高效旱作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研究基地项目在该村落地。基地推广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为这个平均海拔超过1600米、旱地面积占耕地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子带来了“救命水”。

“四位一体”,就是通过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高位储水、膜下滴灌补水四个步骤,将沟道坝内地表水提取至高位蓄水池,实现“秋雨春用,丰雨旱用”。

今年夏秋连旱,银湾村未下过一场保墒雨,基地里的玉米却没受影响。“四位一体”让银湾村的玉米“解了渴”。

“除了初期投入,现在,农民每年每亩地只需花80元左右换滴灌带。”靖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赵发胜介绍,今年银湾村1500亩旱作玉米亩产720公斤以上,与原来相比,每亩增产280公斤以上。

曾经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高效旱作节水农业成为靖边县粮食增产新的增长点。

“在推广旱作节水技术的项目区,粮食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靖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旭说。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沙漠之城”变成“塞上粮仓”:2023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18万亩,较上年增加6.22万亩,增量居陕西第一;粮食总产量达253.92万吨,较上年增加1.44万吨,增量居陕西第一。(记者 陈艳 李旭佳 刘坤)

记者手记

科技“唤醒”贫瘠地

互联网让人们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高铁将“千里江陵一日还”变成现实,机器人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科技深刻改变生活。

在陕西,科技也让贫瘠地丰产。

这些年,陕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充分挖掘非传统耕地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探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向盐碱地、沙地等贫瘠地“要地”“用地”,实现盐碱地变丰产田、沙地变良田、旱地变高产田,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丰收的粮仓,为全球治理“地球生态癌症”“地球之癣”开出“陕西药方”。

每一块被“唤醒”的贫瘠地,都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当前,端牢饭碗还面临不少压力,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而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关键在人,根本出路在科技。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继续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实验室搬到贫瘠地头,把论文写在沙地旱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陈艳)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