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兰州鲇研究团队率先完成黄河生物名片“兰州鲇”基因组图谱绘制。该项工作的完成,有利于从功能基因组角度揭示兰州鲇生长、代谢、免疫等重要生命现象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兰州鲇濒危的内在因素奠定重要基础。
兰州鲇基因组由30条染色体组成,全长794.43 Mb。研究表明,兰州鲇的特有基因家族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中,并且其趋化因子受体和清道夫受体基因家族发生收缩,可能与其较低的免疫反应有关。这一发现为研究兰州鲇的濒危机制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此次兰州鲇基因组图谱的绘制,为今后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基础。该研究已于近日首次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Fishes》 杂志上。
兰州鲇基因组图谱
黄河鲇,是产于黄河流域的一种名贵鱼类,肉质细嫩、少刺,营养价值高,是优良而贵重的食用鱼之一。 黄河鲇过去一直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捕捞对象,然而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和滥捕,黄河鲇野生资源锐减。
(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编辑:高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