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刘永生 5000乡亲信得过的“120”

时间:2023-09-26 09:02:2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最美医生刘永生 5000乡亲信得过的“120”

从医47年来,刘永生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累计接诊病人12万余人次,出诊1万余次,服务一方百姓,践行医者初心,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东塬上信得过的‘120’”。

13fb1bba-b264-46b9-8795-43e9a7c462d8.jpg.2

刘永生走在出诊的路上。

暮色降临,渭南市潼关县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里的患者多了起来,有来复查的,有来做理疗的。“白天乡亲们要下地、务工,所以我这里晚上人也不少。我就住在卫生室,只要村民有需要,我随叫随到。”9月15日,荒移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刘永生告诉记者。

从医47年来,刘永生始终坚守在基层一线,累计接诊病人12万余人次,出诊1万余次,服务一方百姓,践行医者初心,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东塬上信得过的‘120’”。

不久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刘永生获得2023年“最美医生”称号。

146e110b-4561-4db7-947c-81efd1559c27.jpg.2

多年来,刘永生坚持将遇到的疑难杂症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图为刘永生的学习笔记。

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一生的事业

从一名“赤脚医生”到全国“最美医生”,刘永生的从医之路颇为励志。谈及为何选择成为一名医生,刘永生表示:“母亲的教诲至关重要。”

“在我2岁那一年,我的右腿意外骨折。由于没有钱看病,母亲急得放声大哭。村支书知道后,动员了村上的党员干部,给我家捐了20元钱,及时治好了我的病。从此母亲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医生,要让没钱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一辈子不要忘了村支书的恩情,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刘永生说。

上高中的时候,刘永生上了学校开办的医疗班。1976年,刘永生毕业回村后,正赶上麻疹流行,村上有4个孩子因此夭折了。“我找来治疗麻疹的资料,再结合一些土方子配制了草药,自己先以身试药,确认没问题后,再给患者服用。最后,我把其他娃娃的病治好了。麻疹在村上慢慢得到了控制。”刘永生说。

村支书觉得刘永生是一个学医的苗子,把他送到当地医院参加了3个月的集训。结业后,刘永生回村成为一名“赤脚医生”。自此,他扎根农村,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一生的事业。

1977年的夏天,村上有名妇女产后大出血,刘永生赶到患者家里进行紧急处理后,第一时间和家属把病人抬到了县医院。遗憾的是,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没能抢救过来。看着患者母亲和丈夫悲痛欲绝的样子,刘永生心里十分痛苦。

“那天,我就下定决心,乡亲们需要啥,我就学啥。”刘永生说。于是,他开始学习产科知识和救治技术,帮助更多孩子健康安全地出生。到现在,他接生过的孩子有500多个,大人、小孩全部平安。

除了产科知识,刘永生还四处拜师学艺:跟着老中医学针灸按摩,到镇卫生院跟着医生学西医,往县医院、市医院转送病人时也跟着医生学习相关疾病的救治方法。刘永生还自费到西安、郑州等地参加医学专业培训30多次,写下的学习笔记有80多本。

“刚学医那几年,为了体验针灸的手法和针感,我常常在自己身上扎针。另外,我亲身体验的药物不下百味。”刘永生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永生先后掌握了针灸、拔罐、按摩、洗胃、急性外伤处理、导尿等技术,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法。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时,患者的痛苦减小,花费也很少。

从医多年,刘永生心里建起了一本厚厚的“健康账册”。村里谁是老年病、慢性病患者,谁是重症患者,他都记得清清楚楚。除了日常的接诊、出诊,刘永生还会专门抽时间上门探访,和患者聊聊天,给他们宽宽心,用心用情守护着乡亲们。

a082418e-4162-4b13-93dc-e7d9b1b51190.jpg.2

刘永生工作的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现已建成“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

与村民从医患关系处成“亲人”关系

“寺角营村是3个村合并的大村,有5000多人。村中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比较多,这些人就是我每天忙碌的重点对象。”刘永生说。

在他看来,做医生不但要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进行心理疏导,让乡亲们积极面对生活。

今年35岁的村民田美丽一家与刘永生结缘已经13年了。“2010年,小田的奶奶由于股骨头坏死在外就诊回村后,叫我去为老人做后续康复治疗。”刘永生说,“小田父母去世早。走进她家院子时,她的奶奶躺在床上,她的哥哥患有精神疾病,她的爷爷愁眉苦脸,整个家庭没有一点生机。”

刘永生暗下决心,要让小田家里重新出现欢声笑语!他一边帮助小田的奶奶进行康复理疗,一边自费送小田的哥哥去渭南市里的医院进行治疗。在刘永生的帮助下,田美丽去潼关县城打工。目前,田美丽已经在城里安家,还开了一家超市,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多亏了刘叔的帮助。现在,我们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我的婚宴、孩子的满月宴都邀请刘叔作为家人参加。”田美丽说。

村民邓朝刚2002年至今一共经历了4场大病。第一次是因意外不慎被电锯割到后腰,尾骨断裂。在医院进行手术后,邓朝刚的小肠仅剩下1.2米。由于肛门周围神经损伤,医生又为邓朝刚做了结肠造瘘术。

“这次住院,我花费8万多元,其中7万元都是和亲戚朋友借的。回村休养后,刘大夫每天都抽出时间到家里给我免费换药治疗,一天两次不间断,一直坚持了46天,直到我完全恢复过来。”邓朝刚说。

之后,邓朝刚又患过全身性皮炎、颈椎病和胰腺囊肿,刘永生用中药帮助邓朝刚治疗皮炎和颈椎病,后来还帮其联系医院,为其垫付了胰腺囊肿引流术的所有费用。经过14天的住院治疗,邓朝刚痊愈后出院回家。“从2002年到现在,20余年间4次大病治疗,要是没有刘大夫不图回报的帮助,我恐怕早就不在了。”邓朝刚感激地说。

“在我眼里,病人只有患病的轻重之分,没有穷富之分。前些年,我撕掉了之前记的两本账簿,让那些生活相对困难、还不起医药费的乡亲卸下精神负担,能更轻松、健康地生活。”刘永生说。

不只是田美丽和邓朝刚,许多村民同刘永生从医患关系处成了“亲人”关系。现在,村里谁家做了好吃的饭菜,经常会送一碗到卫生室给刘大夫尝尝。荒移卫生室门前经常会有新鲜蔬菜出现,都是村民悄悄送给刘永生的。还有乡亲表示,“儿子在电话里,永生在我身边”。这些感人的话语和举动,成为刘永生在村医岗位上继续奉献的最大动力。

30b6608b-a917-406f-b01c-fcf3740a32d2.jpg.2

刘永生给村民看病。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 王煕摄

建起志愿服务队帮助更多人

从医47年,刘永生为自己定下了“15字方针”,即“会预防、能诊断、会看病、能治疗、会转诊”。“做好健康科普能提升群众的健康意识,这对于基层老百姓尤为重要。因此,我把‘会预防’放到了首位。”刘永生说。

“少吃盐,多吃醋,跳跳舞,散散步”“裤带长,寿命短;膘长一寸,命少一时”……从日常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到慢性病管理、疫情防控等,刘永生经常编一些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做宣传,引导乡亲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预防和自我保健。

从医47年,刘永生也见证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变化。“近年来,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我们村现在已建成‘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可开展化验、心电图、制氧等诊疗工作,整体医疗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刘永生说。

刘永生介绍,过去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双布鞋路上赶”。现在是“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疾病发,10分钟后到他家”。

多年的行医经历,让刘永生日渐觉得,除了医疗服务,村上500余名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一些帮助。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于是,在2016年6月,刘永生发起成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志愿服务队,开始为留守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志愿服务队的队员可以承担照顾留守老人、重病患者,以及帮忙收粮食、打扫街道卫生、去敬老院给老人理发等工作。”刘永生说。随着队伍愈发壮大,县上又成立了以刘永生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总队。如今,这个志愿服务总队已有17个分队1000多人,长期坚持在社区、乡村、学校开展志愿服务。

刘永生的从医之路对家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儿子刘博学医毕业后回到了荒移卫生室,主要负责群众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侄子在潼关县医院工作,是外科主任;侄女当了护士;孙女上大学也选择了医学专业。“看到父亲多年来的坚守,看到村民康复后的感激之情,我明白了父亲和乡亲们的深厚感情来自何处,也坚定了我扎根农村、当好一名村医的信心。”刘博说。

“只要身体干得动,就一定要让乡亲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我。作为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党员,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继续做好乡亲们健康的‘守门人’。”已经64岁的刘永生如是说。(记者 霍强)

编辑:天天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