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寻古——考古串起的历史脉络

时间:2023-09-20 10:39:42  来源:西部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寻古——考古串起的历史脉络

百万年前的蓝田人类头骨化石蓝田人类头骨化石蓝田公王岭遗址发现的头骨化石,印证了百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的出现,也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作者:杨利娜

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熠熠生辉的陕西足迹,反映了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历史,堪称华夏一族繁衍发展的缩影。

百万年前的蓝田和大荔猿人、半坡和姜寨遗址是中华远古的见证,华夏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乃至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领导的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在这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

百万年前的蓝田人类头骨化石

蓝田人类头骨化石

蓝田公王岭遗址发现的头骨化石,印证了百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的出现,也是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

60万年前的洛南古人类石器制品

洛南古人类石器制品

“简单石核·石片技术”体系的出现,人类独有的思维之花绽放在石头上,洛南夜塬遗址古人类在此期间留下了比较丰富的阿舍利石器制品。

3—2万年前的南郑智人化石

南郑智人化石

南郑疥疙洞遗址出土了距今3—2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化石,填补中国境内人类空白期,为“人类多地起源说”提供了有力支撑。

8000年前的农耕用具

农业用具骨耜

农业开始发展,意味着人类有了稳定的居住场所,在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了方形和圆形的半地穴式房屋及大量农耕用具。

6000年前的半坡彩陶

半坡彩陶

一块块泥土不仅闪烁着艺术光芒的斑斓,更昭示着人类文明的来临。从半坡遗址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能熟练地控制窑温,彩绘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5000年前的早期“中国”

镂空人面覆盆形器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快速发展阶段。高陵杨官寨遗址的发现,揭示出大型中心聚落和古代城市的形成,展现了超强的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范围更大的文化认同和整合。

4800年前的早期“文明”

佳县石摞摞山石城

等级社会产生,早期文明显现。陕北的佳县石摞摞山石城的发现打破了“陕西没有早期城址”的观念。

4000年前的早期“国家”

石峁遗址

规模巨大的都邑出现,代表了中国北方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高度。石峁遗址是距今4000年前后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都邑性城址。

4000年的辐辏之地

太平遗址

礼制出现,中华文明开始以中原地区王朝为中心的文明一体化进程。陕西是四方文化交流的辐辏[còu]之地,奠定了关中盆地中部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都城文明的史前基础。太平遗址已经具备了中心性聚邑的地位。

3000年的建都史

陕西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中心

伴随着龙山时代的结束,中华文明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历经夏与商两个时代的孕育,武王灭商,建立了西周王朝,定都西安。陕西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的政治中心。

2000年前的秦统一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人统一六国首开帝制,历两汉至隋唐而达鼎盛。布局规整的都城,规模宏大的陵寝,是帝国文明的最高载体。

1000年前的大唐盛世

唐长安城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唐长安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

(来源:陕西省文物局融媒体中心)

编辑:呼乐乐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