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杜海峰委员:改进中小学课后服务

时间:2023-03-10 08:00:34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杜海峰委员:改进中小学课后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工作时提到,“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持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推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

“强化校园育人能力、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是彰显民生关怀、体现政策温度的重要举措。今年两会,我就‘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课后服务改进提交了意见建议。”3月8日,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海峰告诉记者。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全面推进。

“双减”到底是减什么?“双减”后教师工作相应有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参会前杜海峰深入多地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撰写意见建议。

“央地政策共同发力,中小学课后服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特别关注落实教师开展课后服务的津贴补助、完善服务评价机制等问题。”杜海峰表示,进一步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加强课后内容共享很有必要。一方面,应不断拓展课后服务供给渠道,通过补充招投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遴选、聘请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以及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退休教师及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另一方面,应加强学校之间课后服务内容共享,统筹线上免费资源、优质资源等,让更多学生受益。

如何采取多种激励形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杜海峰建议,应明确校内教师在课后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专业优势,保障其专业工作及研究时间,提升学校管理的精准性,编制教师课后服务工作细则;增强课后服务内容和时间安排的科学性,注重教师承担课内课后工作的关联配合,通过合作开发等方式,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能力。

在健全评价机制方面,杜海峰表示,应鼓励第三方机构或独立研究机构介入,多主体多角度进行周期性评价和反馈,以促进课后服务的持续改进、健康发展。(记者 刘枫)

编辑:王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