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赏析】西江月·秋收起义

时间:2021-12-02 18:43:11  来源:“学习强国”延安学习平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毛泽东诗词赏析】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农民个个同仇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赏读】

这是首叙事词,记述的是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秋收起义是作者亲自领导的革命暴动。起义队伍高擎革命红旗,向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地主豪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秋收起义是一伟大的创举,中国工农红军从此建立,并紧接着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以秋收起义为出发点,诗人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以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此诗开宗明义,上阕:“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用通俗的语言点明起义军的性质和特征。其性质是工农革命军。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要翻身解放,全靠工农自己组织起来革命。其特征是“旗号镰刀斧头”。镰刀斧头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的旗徽,它既是工农联盟的象征,也是革命的象征。毛泽东豪气冲天,激情满怀,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词,对秋收起义军给予赞美和歌颂。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点明了起义部队进攻的行程。“匡庐”代指江西。不在江西一带停留是出于当时革命斗争形势的考虑。“潇湘”代指湖南。向湖南直进是因为约定了在湖南东部举行起义。

下阕:写秋收起义的原因。地主重重压迫我农民弟兄,农民个个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齐心协力奋然反抗。那么,顺理成章,由于这种残酷的阶级压迫,农民们在秋收时要向地主交租,情形更为凄惨,犹如黄昏时的愁云密布,同时,也说明革命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关头。

“霹雳一声暴动”,用通俗语言写出了起义的雷霆万钧般的威猛声势,毛泽东振臂一呼,带领农民起来造反闹革命,打倒地主阶级的深重压迫。

这首词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的壮举。其次,词的语言质朴直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

编辑:秦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