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牵挂,让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幸福满满——建设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时间:2021-09-17 08:18:52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总书记的牵挂,让高西沟村干部群众幸福满满——建设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总书记对高西沟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嘱托,让当地干部群众倍感亲切和温暖,备受鼓舞和激励


54295e31b91c842f1ea0972b877e7b20.jpeg

树林、果园和牧草,把高西沟村装扮得郁郁葱葱,宛如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6a3977ab02bddea452bbec4d6d385e51.jpeg

谷子熟了。66岁的农民高志周看着谷子长势,喜笑颜开。本报记者 李旭佳摄

9月的高西沟,清清潭水倒映着青山。山峁沟壑间,林草茂盛,沟底坝地、坡上梯田庄稼长势正旺。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总书记对高西沟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嘱托,让当地干部群众倍感亲切和温暖,备受鼓舞和激励。

大家表示,一定要牢记嘱托,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治理和发展产业有机结合,建设好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绿色中蕴含创新的智慧

“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盼来了!”距离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上一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已经过去了9年。那一次,是在2012年6月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习近平同志给姜良彪颁奖。“总书记当时说,高西沟他知道,有时间一定来看看。”姜良彪难掩激动,“再次见到总书记,我开心地说话语调都高了,总书记笑了,大家都笑了!”

为了这次见面,姜良彪特意换上了崭新的布鞋。

在高西沟村龙头山山顶,姜良彪给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高西沟村近年来水土治理成效。在这里,能看到高西沟的整体山形地貌和生态治理成果。

高西沟村处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上光秃秃,下面黄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这段顺口溜描述了60多年前高西沟的自然生态情况。为了填饱肚子,高西沟村民坡上修梯田,沟里打淤地坝,同时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总结出了闻名全国的“三三制”经验,即林地、草地、耕地各占三分之一,实现了“泥不下山,洪水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

姜良彪给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三三制”改成了更加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三二一”——三份林地、两份草地、一份耕地。如今的高西沟,树林、果园和牧草,把黄土山装扮得郁郁葱葱。“我们现在有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大小淤地坝126座,林草覆盖率达70%。”姜良彪说。

“总书记很关心地询问山上都有什么作物品种。我告诉他,东边这一片有油松、侧柏等300多种耐旱树种试验林。”姜良彪说,总书记对陕北的生活非常熟悉,他甚至问起了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柠条。得知村上种植了柠条后,总书记说,这是保持水土的灌木林,根扎得很深,羊还啃不死,生命力特别强。

“正是因为水土保持治理见到成效,1985年起,村民的收入一直稳步提高。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851元!”姜良彪介绍的时候,自豪极了。“总书记拉起话来,很亲切、很随和。他说修田打坝很辛苦。我作为村里人,听了心里很暖和。”姜良彪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高西沟得到了验证。总书记的肯定和鼓励,我作为党支部书记,感到非常振奋!我们以后的坚守有了更强劲的动力!”姜良彪说。

田地里饱含致富的力量

这个季节,高西沟的谷子快熟了,糜子也快熟了。车行至半山腰,总书记在田间地头与几位村民亲切交谈。金秋的凉风吹过,沉甸甸的穗子微微摇摆着。

“硬糜子有吗?”总书记问。“硬糜子没有种。”村民回答。“不种了是吧。硬糜子做黄米馍,软糜子做油圐圙、油糕……”总书记一边捧起一穗糜子观察着,一边微笑着说。

“没想到总书记分得清软糜子、硬糜子。”村民姬勤叶和其他几位村民感慨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们感觉像是见到了家人一样。

“他不仅问起了我们村上种植谷子的品种,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家里有几口人?生活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医保……他问了很多,太让我们欣喜与感动了!”村民们回忆起来笑个不停。姬勤叶说:“总书记还关心玉米能不能浇上水?地里有没有套种豆子?他还轻轻捏了旁边的玉米棒,关切地问我什么时候玉米能收割。”

“生活现在好了。共产党好,我们生活更好嘞。现在白面、大米、肉都可以吃。”村民高志周说。当他说到这里,总书记笑着说,现在不是说稀罕吃白面和猪肉了,反而有时候吃五谷杂粮吃得还挺好,对身体好。

高西沟村以绿色财富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黄土褶皱中享受“江南好风景”。曾经望穿了眼的美好日子就在当下。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如今的高西沟“梯田层层盘山头,金秋果香飘满沟”。青山绿水中,小米和苹果种植、养羊等产业红火起来。

“总书记给了我们巨大信心”,米脂县委书记王曼华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一条高质量的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编辑:刘思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像呵护孩子一样呵护朱鹮

    忒色 4月9日上午,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今年首只人工孵化朱鹮顺利破壳 2024-04-25

  • 书店的N种样子

    忒色 如今,西安还有不少像万邦古旧书房一样的古旧书店,它们开辟出了一个平静独处的角落,为喜欢古旧书的读者留下一方精神家园 2024-04-23

  • 韩城:千年古城传新韵

    忒色 1991年,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成立,出台《韩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管理办法》,强化对古城的保护 2024-04-22

  • 繁花似锦 秦韵悠长

    忒色 图为4月14日航拍宁陕县秦岭乡村绿道一角 2024-04-18

  • 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启动

    忒色 穿着华服的“花神”翩翩起舞  4月14日下午,12位身着华服的“花神”现身大唐芙蓉园并巡游,这也意味着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正式启动 2024-04-16

  • “陪拍”消费成西安年轻人时尚潮流

    忒色 一位“00后”“陪拍师”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公园里不少来拍照的人手里拿着反光板、相机,甚至还带了小板凳、折叠梯——这其中很多都是“陪拍师” 2024-04-16

  • 西安打造“微短剧好莱坞”的无限可能

    忒色 演员市场成熟、拍摄场景丰富、制作公司水平在全国都称得上数一数二,西安发展微短剧产业十分有优势 2024-04-16

  • 在农科城奋力奔跑

    忒色 赛事期间,杨凌示范区酒店延迟至15时退房,新增7辆“杨马”专列,赛前赛后安排摆渡车,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营养早餐……今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上,还有412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提供赛道补给、线路引导、物品发放、医疗救助等服务 2024-04-15

  •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

    忒色 两只彩鹮现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近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又传来好消息,在清明节假期刚刚现身的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彩鹮,引来了另一只彩鹮小伙伴,让人大呼惊喜 2024-04-11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