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会】枣园 见证中国革命走向高潮

时间:2021-09-03 09:38:35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红色故事会】枣园 见证中国革命走向高潮

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枣园西山脚下的一方简陋的土平台,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地方


6d5f93d4f550d0b3fbed6360a1df765a.jpeg

枣园内雕塑。

枣园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7.5公里处,占地面积80亩,环境清幽,花草树木种类繁多、随处可见,各个建筑若隐若现点缀其间,景色秀丽。

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期间,中共中央书记处继续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和平建国,毛泽东、周恩来等从这里启程前往重庆,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领导解放区军民,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军民大生产如火如荼

枣园又名延园,树木葱郁,绿草如茵,中央坐落着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依山分布着5座独立的院落,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幸福渠从枣园横穿而过。

20世纪30到40年代,国民党顽固派加紧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军民大生产运动。幸福渠就是军民大生产取得的成果之一。

幸福渠建于1939年8月,1940年4月建成,全长6公里。大生产运动中,枣园乡群众响应党中央“自己动手,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号召,自愿成立了水利合作社,集资修渠。由工程师丁仲文设计的幸福渠,北起裴庄,南至杨家崖,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可灌溉枣园周围6个村庄1200亩土地。修渠过程中,中央机关和附近的部队、学校的工作人员都参加了劳动。渠修成后,旱地变成了水浇田,庄稼连年丰收,给群众带来了幸福生活,所以群众给此渠起名叫“幸福渠”。

中央办公厅行政处是中央书记处迁往枣园后,为方便处理书记处的日常行政事务,中央于1945年9月决定设立的行政委员会下设的枣园行政办公室。枣园行政办公室成立时,正值我党领导大生产运动进入高潮期。为了起到表率作用,枣园行政办公室积极组织中央书记处的机关干部开展了纺线比赛,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同志都踊跃参加。

周恩来同志的旧居寝室内,一辆纺线车停放在墙角处。“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周恩来同志和其他首长一样积极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头参加生产劳动,他用王震送来的纺车,认真学习纺线技术。在枣园机关举行的一次纺线比赛中,周恩来同志纺的线被评为甲等,并被送到边区农展会上展出。”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汪子涵介绍道。

“大生产运动不仅有效克服了根据地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且增强了军民团结,密切了党群关系,进一步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拥护和支持。”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曹峰说。

作出参加重庆谈判的决定

枣园内有一座苏式小礼堂,周边开阔,绿地围绕,是中共中央书记处的会议室,也是俱乐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政治局的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1945年毛泽东接受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的决策就是在这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出的。

日本宣布投降后,国内外形势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3次发出电报,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毛泽东多次召集书记处的同志在小礼堂开会,研究和商议方针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对目前局势的宣言》,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当天,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政治局部分成员同从重庆回来的王若飞再次研究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问题。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决定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8月26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党内通知。通知指出:“现在苏美英三国均不赞成中国内战,我党又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同志赴渝和蒋介石商量团结建国大计,中国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可能被挫折下去。”通知还指出:在谈判中,我方准备给以必要的,不伤害人民利益的让步。同一天,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了毛泽东要赴重庆谈判的重大消息。

8月28日一清早,人们就从枣园、桥儿沟、王家坪、杨家岭、清凉山、南关等地向延安机场涌去给毛主席送行。随毛泽东同机起飞的还有周恩来、王若飞等人。

毛泽东抵达重庆后,国共双方经过艰辛的谈判,于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10月11日,毛泽东胜利返回延安,在机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10月17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礼堂召开的干部会上传达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

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

枣园西山脚下的一方简陋的土平台,就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为人民服务》演讲的地方。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仪陇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爬雪山、过草地,作战机智勇敢,奋不顾身,屡立战功,多次负伤,后到中央警备团当战士,在延安枣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1944年夏,张思德去安塞执行烧炭任务,在工作中不怕苦累,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44年9月5日,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坍塌,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埋在洞里,牺牲时年仅29岁。

得知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毛泽东心情十分悲痛,提出要为张思德开追悼会,他要参加并讲话。

据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的报道记载,9月8日下午“到会者千余人”。 毛泽东缓缓走上台作《为人民服务》演讲,以沉痛、激动的语气向大家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毛泽东说这句话时,张思德三个字像是从内心呼唤亲人似的迸发出来,这时毛泽东的眼睛湿润了,噙着泪水,等说完这句话停顿时,他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顺着面颊流淌下来。”汪子涵说。

毛泽东的演讲,由中央速记室主任认真记录,后由胡乔木整理成文,经毛泽东审阅,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毛泽东在张思德烈士追悼大会上作的《为人民服务》演讲,阐明了对人生价值的最高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为伟大的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才是人生最辉煌的前程。”曹峰说。(记者 李欣泽)

访谈与点评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延安精神

——访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副主任曹峰

记者 李欣泽

记者: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枣园居住期间有什么历史贡献?

曹峰:因为枣园革命旧址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所在地,因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延安的“中南海”。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枣园期间,领导了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带领全党完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标志的延安整风运动;筹备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作出了赴重庆谈判的重要战略决策,从而掌握了党和人民军队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中的主动权;领导全党全军和解放区人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的全面进攻,开辟了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崩溃。

记者:延安枣园革命旧址在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方面有什么创新模式?

曹峰:延安枣园革命旧址管理处管辖枣园革命旧址、《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中共中央社会部旧址、中央军委三局旧址等革命遗址。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枣园革命旧址依托“枣园讲堂”进一步创新宣教理念,开通“枣园知道”微信公众号,创办“百年党史大家学”“枣园知道读书分享会”栏目,重温红色历史,挖掘时代内涵;以“建党一百年”为主线,抓住重大节点,积极开展“六进”系列活动及延安精神宣讲活动;先后编排了情景剧《战士》、情景音画《张思德》等;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目前已与延安市数十所小学“结对子”,通过选拔、培训、考核、实践,培养了千余名小小讲解员;2020年成立枣园干部培训中心,坚持“传承精神、资政育人”的办学理念,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围绕“延安精神、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大主题,精心组织师资队伍,开发系列精品课程,让学员感悟历史,在共鸣中传承精神。

7cb8e61b3e31d2818e3da1a6e608e48e.jpeg

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旧址。

采访手记

铭记历史 珍惜幸福生活

李欣泽

走进枣园革命旧址,沿着革命前辈们曾走过的路,聆听一个个故事,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工作、生活、战斗的艰辛。

参观时,讲解员汪子涵的介绍令人印象深刻:“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居住期间,经常通宵达旦工作,有时候太疲倦了,他就在土布躺椅上合一合眼,或者在窑洞里来回走走,稍作休息,又继续工作。”“这件皮大衣,是周恩来同志在延安时期穿过的,转战陕北期间,既当大衣穿,又当雨衣用,夜里有时还要当被子盖,同志们亲切地称它为‘三用’大衣” ……

听着讲解员的讲述,记者颇有感触,深深体会到,革命胜利的背后,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奋力拼搏的身影。他们生活上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繁忙而紧张地工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革命胜利而忘我奋斗;他们为民谋福利,带领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改善边区生活条件。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作为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在工作中要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时刻提醒自己,要倍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d646670e4c159144074000db7347ed99.jpeg

枣园周恩来旧居内摆放的纺线车。 记者 李欣泽摄

先锋与群众

“身”入基层 “心”连百姓

——记延安市宝塔区安沟门村第一书记韦金龙

b38b94b304cafe3d1b7b3024ce5abf5b.jpeg

韦金龙(右一)和村民看到桃子成熟,乐得合不拢嘴。

记者 李欣泽

“我找了几辆拉水车,咱们一块上果园,赶快给果树浇浇水。”8月7日上午,在延安市宝塔区姚店镇安沟门村党员活动室里,刚刚安排完村里的疫情防控值班工作,村第一书记韦金龙就拉上村民李增兵一同赶往果园开展抗旱工作。

韦金龙是延安市宝塔区交通运输局的一名技术骨干,2018年,他主动申请到安沟门村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想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初来安沟门村,韦金龙进山林、去村民地里家中……听、走、谋、干,韦金龙一心想着怎么为村里谋发展。仅一年多的时间,他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这也让韦金龙心里明白,村里的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是得有产业。

“安沟门村各方面条件都相对比较薄弱,要想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我们要通过抓产业、引项目让群众实现增收。” 韦金龙说。他了解到安沟门村适合发展苹果、鲜桃、养殖等产业时,就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创新搭载式产业扶贫模式,四处跑资金、要项目,引进资金137万元用于老果园改造和小冷库建设。

张学有家曾经也是村里的贫困户,他想扩大养猪规模,却因为资金不足而一筹莫展。韦金龙了解到这件事情后,便主动上门帮助他制订了发展养猪产业的脱贫计划。

“以前,我也是个贫困户,通过国家政策的帮扶脱贫了,为了帮助我们改变贫困面貌,韦书记付出了太多,吃了很多苦,我们一家都特别感谢他。” 张学有说。经过4年的发展,张学有家现在母猪存栏4头、肉猪存栏10头、仔猪16头,并建成45平方米猪圈。

在帮张学有制订脱贫计划的同时,韦金龙为张学有的妻子、女儿分别落实了低保政策和残疾补助。2019年张学有家人均纯收入达到20745元,增长幅度高于非贫困户,也因此荣获2019年延安市“脱贫之星”荣誉称号。

在韦金龙的带领下,安沟门村引进了延安市畅顺畜牧科技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由合作社入股30万元发展养羊。全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7200元增加到现如今的9600元,实现了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使全村彻底摆脱了贫困。

产业要发展,生活环境也要改善。在韦金龙的“走访日志”里,详细地记录着每一个村民提出的问题:安沟门村一到雨季坝地就泛滥,该治理;没有路灯,晚上出行的时候啥都看不到;进一次城要走好久才能坐上车……

在深入了解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后,他通过相关政策,多方协调项目。在包扶单位宝塔区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开设502路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新修一座便民桥、修筑一条全长3.2公里的水泥硬化生产道路、维修改造党员活动室、安装路灯30盏、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并协调有关部门派驻村医一名……切实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现在的安沟门村,每天都在变化着。对于村子的未来,韦金龙也有一些打算,他说:“下一步,我们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群众收入更多,人居环境更优美,产业更兴旺,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让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追赶超越正当时

抢抓文旅融合机遇 打造地方主导产业

——延安市红色旅游发展综述

a3f435d922586f9ffcb2a96a6401e34d.jpeg

游客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内驻足欣赏文创产品。

记者 李欣泽

7月,正值盛夏,延安市各景区内人潮涌动,“打卡”革命旧址、参观博物馆、瞻仰伟人故居……来延安体验红色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近年来,延安坚持保护革命旧址、发挥延安三大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抢抓文化和旅游融合机遇,努力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延安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目前,延安市有革命旧址445处,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城市,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创意街区 使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

7月9日,位于延安市高新区的延安红街迎来开业满月,庆祝活动的篝火晚会上,一曲曲高亢粗犷、热情奔放的信天游,一个个唯美动人的舞蹈表演,不断将活动推向高潮。庆祝活动的视频刷屏了那两天延安人的微信朋友圈。

延安红街是一处大型红色主题情景式街区,全长1.5公里,占地128公顷,由4段红色文化街区和5个红色主题广场组成,通过全方位的红色文化赋能和智慧科技融入,为不同区域、年龄、需求的游客提供沉浸式演艺互动、陕北非遗民俗体验等一系列优质文旅产品服务。

“满月庆期间,延安红街还特地邀请到退伍老兵与军嫂群体,共同参观红色主题系列文化场馆,通过讲解员的详细解说,重温红色岁月。”延安红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庆华介绍道,“除此之外,红街举办的音乐会也在当天激情开唱,以动人的红色旋律传递奋进的力量,致敬在场退伍老兵与军嫂群体。”

文艺作品 让红色旅游吸引力加速提升

“第一次来延安体验红色旅游,这里很有特色,重温了很多革命故事,小吃味道也很好!”7月5日,在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内,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罗海娟和同事们一起等待由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打造的中国首部大型红色主题文化秀《延安 延安》开演。

《延安 延安》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不同于以往红色剧目的歌舞表演形式,通过舞蹈、戏剧、杂技、特效等多种手段,让观众在恢宏的场景中感受革命青年的满腔热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新版《延安 延安》在原作基础上,对音乐,舞美设计等进行了再创作,采用蒙太奇的表现手法,给予观众沉浸式体验,更好地体现延安精神,用更优秀的品质献礼建党百年。”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宣传推广部部长张良说。

近年来,延安坚持不断创新,增强新时代红色文化吸引力,连续推出实景演出《延安保卫战》《黄河大合唱》、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等游客体验类节目,《刘志丹与谢子长》等一批电视剧、纪录片和专题片,《山丹丹》《挂红灯》等一批优秀剧目,繁荣了旅游演艺市场,带动了延安红色旅游发展。同时,延安举办了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大赛,优选出10名讲解员代表赴文化和旅游部参加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总结交流活动。在全国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和红色旅游演艺征集活动中,《延安保育院》《延安 延安》获得优秀奖,延安“红色珍邮”“窑洞相框”等28种商品获得优秀红色旅游文创产品。

红色教育 提升旅游的内涵和品位

7月8日,记者走进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基地看到,一座阶梯式大剧院、五间阶梯式教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16日正式挂牌,延安文投红色文化培训基地同时成立。该基地涵盖党政干部党性教育、非公经济党建、青少年思政教育3大培训业务板块,构建以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核心,以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教学布局,打造短期培训和专题培训为主的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

“我们与延安中江酒店等8家合作酒店签约,可提供住宿房间1300间、会议室及多功能厅18间。与我们进行合作的交通运输公司有3家、服务车辆200余辆。可同时为500人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张良说。

此外,陕西省当代红色文化培训教育中心也于2020年12月16日成立。中心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平台,以课堂讲授、现场教学、互动访谈、情景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构建起全方位、沉浸式教学模式,已针对不同行业专题研发300余节培训课程,可为学员提供模块化组课、菜单式选学定制课程。

近年来,延安市优化课程设置,设计出“西北革命线”“长征落脚线”“大生产运动线”“转战陕北线”“知青岁月线”等精品参观学习线路,开发了“吴家枣园毛岸英拜师学艺”“梁家河知青岁月”“西北局革命旧址”等现场教学点,通过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形式,把延安革命历史变成了思想教育的鲜活教材,把延安的红色景点变成了思想教育的生动课堂。

目前,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班学员已经遍布全国。市域内42处革命旧址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确定为现场教学点,每年接受现场教学培训的厅级以上学员达7000多人,20多个国家部委、高等院校和部队在延安建立了教育教学基地,红色教育培训活动的开展,为延安旅游提升了内涵和品位,有力地拉动了旅游消费。

编辑:王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