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会】“红色新闻山”上发出的“红色电波”——记延安新闻纪念馆

时间:2021-08-16 09:43:26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红色故事会】“红色新闻山”上发出的“红色电波”——记延安新闻纪念馆

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清凉山创办了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清凉山因此被称为“红色新闻山”


8c9734f754181856cab7bbfa11d0ab42.jpeg

《边区群众报》的特点是突出了党报的群众性,即不识字的能听懂,识字不多的能看懂,因此很受边区群众的欢迎。记者 李旭佳摄

巍巍的宝塔山,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象征。

耸立的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培养新闻战士的摇篮。

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延安成为中国人民抗战的大本营。在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在清凉山的一孔孔窑洞里,一批批新闻工作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将党的主张通过红色电波和报纸从清凉山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向世界各地,从而彻底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对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实行的新闻封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无数华夏儿女走进延安新闻纪念馆,寻找它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的独特红色印记,重温新闻人的初心使命——

清凉山上的“光辉岁月”

清凉山、宝塔山和凤凰山三山鼎足而立。树木葱茏的清凉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佛教圣地。宋朝时期,范仲淹等名臣良将先后以清凉山为阵地,谱写了一曲曲保卫民族家园的壮丽诗歌。

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清凉山创办了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清凉山因此被称为“红色新闻山”。

8月5日,黄色的土地被晒得滚烫。一踏进延安新闻纪念馆,记者就被位于序厅中央的石基雕塑所吸引。石基上镌刻着1942年毛泽东主席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这寓意着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基石是从延安奠定的。”延安新闻纪念馆讲解员惠文学介绍,当年,党中央不仅努力建造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队伍,更致力于建设一支过硬的新闻宣传队伍。

“笔和枪一样是战胜敌人的两种锐利武器”。当年,广大新闻工作者舍生忘死,在潮湿的窑洞里创办通讯社、建立广播电台、发行报纸刊物,传播马列主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提供抗战的信息。

出版马列著作、再现了当年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延安新闻纪念馆展馆内部的原始旧址恢复了大量的历史场景,并配合以声、光、电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形象地再现了党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艰难岁月,让人身临其境。

“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1945年在“七大”会议上,陈毅再次赋诗称赞清凉山。

“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毛泽东和博古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金林告诉记者,延安新闻纪念馆与革命旧址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的陈展风格在全国同类纪念馆中乃属首创。

2004年,延安新闻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拥有藏品240件。2020年4月,延安新闻纪念馆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咱的报纸”就要讲给群众听

“有个好朋友,没脚就会走。七天来一次,来了不停口。说东又说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在人前头。”当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谜语,谜底就是1940年3月25日创刊的《边区群众报》(《边区群众报》后改名《群众日报》,是《陕西日报》的前身),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的报纸”。

沿着清凉山拾级而上,错落在山坡沟渠的一排黄土窑洞便是边区群众报社旧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和老报样,生动地阐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1940年春节前夕,周文与妻子郑育之等100多人经过千辛万苦从四川步行到延安。一天,他们在延河边散步时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邀请周文谈话时提出边区人民文化程度低,文盲多,应采取措施,普及和提高文化的问题,鼓励周文筹建“大众读物社”,编辑出版一份适合老百姓的、通俗易懂的报纸,并提议报纸名称叫《边区群众报》。

“报纸办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很受边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报纸迟到一天,群众就会追问:‘咱的报纸为啥没到呢?’”在《边区群众报》诞生前后的回忆录里,郑育之这样记录,“《边区群众报》是产生在群众中,活在群众心头的一张报纸。”

到底是一份什么样的报纸,能让群众称为“咱的报纸”?

“《边区群众报》突出了党报的群众性,它用群众的语言创办群众的报纸,鼓励编辑记者将陕北方言、陕北音乐、陕北民歌等作为必修课学习,每期报纸编辑人员集体审稿,并将报纸念给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人来听,听懂后方可定稿。”刘金林告诉记者,当时《边区群众报》采取油印、石印、铅印等方式出版,是当时陕甘宁边区唯一坚持出版的党报。

柯蓝用说书形式写的《抗日英雄洋铁桶》和《乌鸦告状》等长篇说书连载;闻捷用“芦花公鸡调”填词写的《牛儿要喂好》……他们每天进出窑洞编稿写作,每天深入群众让文化在落后的地区生根开花。一个背包、一本草纸记录本、一支木杆铅笔和一杆枪就是他们的全套装备。

周文、李季、闻捷、钟纪明、柯蓝、胡采……沿着毛泽东文艺路线奋进的边区群众报人,从没有辜负边区人民的培养,用激情、青春和生命谱写着革命理想主义的英雄壮歌。

1942年2月,《边区群众报》成为陕甘宁边区党委和政府的机关报,后又兼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1944年边区文教大会上,《边区群众报》曾获得特等文教模范的光荣称号。

“这个报纸是边区群众公认的好报纸,谁也喜欢它,谁也爱护它。为什么好?它不但容易读容易懂,并且说出了边区群众要说的话,讲出了边区群众要知道的事情。这就是为群众服务,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1946年,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为《边区群众报》创刊六周年撰写庆贺文章。

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34岁的折臣龙热得汗流浃背。

这名正在直播的地道陕北汉子,是延安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从事新闻工作10年之余。

“延安时期,新闻前辈们克服艰难困苦战斗在新闻第一线,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尤其毛泽东主席的题词‘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时刻激励着我。”擦擦额头上的汗,折臣龙告诉记者,“我的爱人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探讨新闻热点,互相切磋新闻稿件,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成长和进步,让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延安是革命的熔炉,一批批的新闻战士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脊梁。当前,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更是当前媒体适应时代要求的一道必答题。

“面对媒体融合改革,我们新时代的媒体人义不容辞。”折臣龙信心满满地说,“我学习新闻理论的同时也学习直播以及短视频制作等现代新媒体传播和制作手段,希望能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源,努力讲好延安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好故事。”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一批批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到清凉山重温新闻人的初心使命,见证延河水畔这一代革命者的激情,又从这里出发,将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当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俄文学校的维修与陈列布展,预计9月中旬对外开放。”刘金林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基本陈列改造提升工程提上日程,切实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新时代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记者 李旭佳

a1a46040c71af7483b18e48e62678a3e.jpeg

边区群众报社旧址。记者 李旭佳摄

访谈与点评

讲好“红色新闻山”的故事

——访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金林

记者 李旭佳

延安新闻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20世纪30年代,以清凉山为阵地,一大批新闻工作者克服困难,创建了通讯社、报纸、广播、印刷、出版发行等新闻宣传事业,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延安新闻纪念馆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记者采访了延安新闻纪念馆馆长刘金林。

刘金林告诉记者,延安时期奠定了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坚定基石。当时,国内大批文化界、新闻出版界精英集聚清凉山,用声音与文字为枪,把共产党人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出去,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耳目”“喉舌”作用,为全国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和国统区军民提供了抗战的“精神食粮”。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等一系列党的新闻工作的重大方针和基本原则在这里也逐渐走向了成熟。

多年来,延安新闻纪念馆承担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等重任。面对新时代的新考验,延安新闻纪念馆将立足新起点,提高纪念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内涵,将延安红色新闻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服务新时代新闻传媒人才培养和新闻传播教学研究工作,为新时代新闻出版事业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同时,通过全面系统展示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切实让红色资源“活”起来,以灵活多样、形象生动、直观震撼的方式讲好“红色新闻山”的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采访手记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

李旭佳

长征途中,在红四方面军新闻台有一名在押“犯人”叫何柳华,他精通英语、日语、德语,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译电工作。但每次他人想与其攀谈求教,都会被他拒绝。

第二次过草地时,张国焘放松了对何柳华的监视,何柳华才说出不愿意与他人交谈的原因是怕连累别人。这时,大家才知道他就是新华通讯社社长廖承志。

“当时廖承志等抄收和编译的消息,对长征途中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红军指挥机关极其重要。在过雪山草地时,领导机关向部队做动员报告时,就是引用的这些国际新闻材料。”讲解员惠文学深情地解说。

延安时期,国内大批文化界、新闻出版界的精英集聚清凉山,在干冷逼仄的窑洞内,无数像廖承志一样的新闻前辈笔耕不辍,成为一支拿笔、拿枪的特殊部队,战斗在最前沿和大后方。延安时期党的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论成果,对当下新闻工作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民之所呼,我之所应。作为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要守初心、担使命,在媒体融合中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新时期党的舆论宣传工作,把更多笔头、镜头对准群众,书写好新时代三秦大地的奋斗篇章。

70f56473a2d0af55d3009e439b99955b.jpeg

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祥地。记者 李旭佳摄

先锋与群众

群众是优质新闻内容的不竭源泉

——记延安市第二届“清凉山新闻奖”获得者张剑

记者 陈宏江

2016年,延安市广播电视台节目制片人张剑的职业身份经历了一个转变。

这一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广播电视媒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张剑成为电视台新成立的新媒体中心的负责人。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电视台的传播方式在手段、渠道、平台方面一直在变,但生产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节目内容从没有改变。”从业20多年,张剑始终坚持生产最优质的内容。

优质内容从何而来?张剑用一部方言栏目剧做了回答。

2006年至2016年,张剑担任方言栏目剧《黄土人家》制片人。《黄土人家》以延安人身边发生的故事为题材,以延安本地方言为表达方式,让老百姓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切实反映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10年来,该栏目广受观众的喜爱,并于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栏目。

“‘群众文化群众做’,我们坚持平民视角、民生取向的创作理念制作节目。” 谈及这部栏目剧的成功之处,张剑说。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是延安时期清凉山上新闻人的优良传统,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分担群众的疾苦,分享群众的快乐。在张剑看来,只有群众才是新闻工作者获得优质新闻内容的不竭源泉。

2019年9月,延安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张剑担任新媒体中心主任。为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畅通新媒体优先供稿链路,张剑坚持“移动优先”策略,主持推出“我是延安”APP。

“从项目的筹建到软硬件的搭建,只用了63天。用户从0到43万,只用了60天。这样的速度既证明了移动优先的正确性,也说明我们生产的内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张剑笑着说。

“我是延安”APP通过开设《新时代》《今日延安》《小康梦圆》等栏目,将更多的笔头镜头对准群众,更多版面、画面留给群众,真实立体、全面展现新时代延安追赶超越的画卷。

走近群众,亲近群众。“当你采访、拍摄时和老百姓紧紧走在一起,老百姓就感觉你亲,你得到的素材就实,你做出来的节目就能体现出媒体人的‘亲’;当你和老百姓有距离时,你拍出来的节目就不接地气,播放出来的效果就会透露出你与老百姓‘不亲’。”对于年轻一代的媒体人,张剑常常这样教导。

农业科普,圆梦小康。“我是延安”APP平台推出的“延安百万农民线上大培训”农民实用技术系列活动,对延安市广大农民进行线上培训,达到产业全覆盖、领域全覆盖、农民全覆盖。

“‘我是延安’APP搭建一个大平台,吸引所有的有内容生产欲望的人来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也有机会参与授课,老百姓变成了记者,也参与了内容生产。”张剑说。

媒体融合这些年,张剑每天想得最多的便是如何创新,如何走好群众路线:“每天都要去创新,要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部分,走进群众之中。群众需要什么内容,我们就生产什么。”

“光影里的延安如此美丽,镜头中的延安是多么神奇,焦距里的人物何等鲜活,光圈中的故事何其精彩。”很多时候,张剑会想起这句话。

这句话是初心,激励着他不断向前。

追赶超越正当时

清凉山上薪火传

——清凉山革命旧址文物“活化”利用纪实

adcdbd993028f51ffc912357701b1e89.jpeg

刘江涛给小学生讲述红色老报纸的制作流程。

记者 陈宏江文/图

“老师,你看看我设计的这个报纸版样怎么样?”“老师,我要在这个空白处写一首诗来歌颂延安。”“老师,我想在这里画宝塔山。”……

7月14日,在延安市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来自西安高新第五小学的15名学生正在边区群众报社旧址学习报纸版样制作。

“这是我们营地特色教学课程——制作红色老报纸。”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教学负责人刘江涛说,他们指导孩子仿照当年报纸的样子制作一张老报纸,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当年清凉山上新闻工作的艰辛,学习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

学习红色故事,体验特色课程,感悟革命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独特红色印记的“新闻山”,如今正以“年轻”的姿态迎接着全国各地的“学员”。

“活”起来的“红色新闻山”

“这两天我们参观了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了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和边区群众报社等旧址,身临其境地了解了红色新闻史。”在西安高新第五小学六年级学生李玥潼看来,这些有着厚重历史的革命旧址,让她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延安精神。

新中国的新闻事业曾在清凉山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是新中国新闻广播、出版事业的发祥地。

1937年至1947年,党中央在这里创办了新华通讯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出版单位。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清凉山革命旧址管理处主任刘金林介绍,“我们按照这16字文物工作方针,联合陕西红培文化研究院,先后修复窑洞115孔,窑洞内饰陈设布展82孔,改造提升主题院落13个,对山体主要通道进行了亮化,对部分院落空地进行了绿化,再现了清凉山革命旧址的文化原貌。”

“红培教育营地依靠清凉山革命旧址窑洞,建成集‘住宿、餐饮、体验、教学’四位一体的教育培训基地。”陕西红培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郭妍说,“我们通过建设体验区和教学区,让革命旧址成为生动课堂、让革命历史成为鲜活的素材、让革命精神成为前行的动力,使学员们在互动中感悟历史,在共鸣中传承精神,在体验中点燃激情。”

体验区设置新华广播电台、边区群众报、延安电影团等13个主题院落,以时间、人物、故事、情感互动为主线,恢复和营造主题场景。教学区则以新闻、出版、广播、印刷、教育、影视、传媒等为主线,设置相应的教学服务体系及教学活动场所。

保护优先,“活化”利用。今年3月,延安市政府颁布的《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指出:结合维修保护项目实施,将桥儿沟、清凉山、西北局、女子大学、边区政府、宝塔山、南泥湾、交际处、边区银行等窑洞旧址群活化利用,串珠成链、整体展示,探索构建红色主题游径,将其打造成具有延安特色、全国一流的体验式教育培训基地。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可以说清凉山革命旧址文物‘活化’利用走在了延安市前列。”刘金林说。

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强大力量

在红培教育营地的8号教学点,是一排整齐的窑洞院落,体验“博物馆”窑洞院落,接受“沉浸式”精神洗礼是这里的教学主题。

“延安时期,条件艰苦,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居住在窑洞里,带领全党学马列、用马列,并将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篇篇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巨著。”在这个教学点,刘江涛经常会给学员们讲述窑洞里的故事。

1940年底,毛泽东对从前线回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同志们说:“不习惯蹲窑洞,这是要不得的。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列主义,延安的窑洞能指挥全国的抗日战争。”

窑洞无声,精神永恒。“小窑洞里有大学问”,从窑洞着眼,刘江涛会讲到“革命的窑洞、思想的窑洞和精神的窑洞”,让学员们身临其境感悟红色革命历史。

“在饮食方面,我们恢复了当年的集体食堂,推出了‘1937’系列,‘19’即1碗米酒,用具有陕北特色的米酒招待客人;‘3’是代表红色记忆的延安当地应季水果,代表南泥湾精神的杂粮拼盘以及代表国共合作的大米黄米饭;‘7’即炖土鸡(毛主席招待陈嘉庚时,大娘送鸡的故事)、排骨土豆(军民腰鼓)以及红烧肉(毛主席最喜欢的菜)等。”郭妍说,“每一样菜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希望把延安的故事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加深学员们的印象。”

依托清凉山革命旧址的历史定位,红培教育营地围绕新闻、出版、发行、影视等行业特色,切实把革命旧址打造成生动课堂。专题教学“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影视教学“红色电影”,体验教学“红色电波·摩尔斯密码”“红色体育”“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等系列课程,现场教学课程“窑洞无声 精神永恒”“人民记者——穆青”……一系列高质量课程让学员们在体验互动中更深刻地感悟这段红色历史。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延安。回到学校后,我要把‘红色新闻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李玥潼激动地说。

“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利用革命旧址资源打造特色课程,让学员来感受当年火红的革命岁月。”陕西红培文化研究院董事长张雪峰说,通过课程体验,传播红色文化,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文物能“站”起来,会“讲”故事,会“传播”文化。

成绩单

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由延安新闻纪念馆、新华通讯社旧址、解放日报社旧址、边区群众报社旧址、西北新华广播电台旧址、中央印刷厂旧址、陕北公学旧址、肤施古城遗址等组成。目前,这里以新闻、出版、广播、印刷、教育、影视、传媒等为主题,规划布局13个主题院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活动场馆。

自2020年6月开放以来,清凉山革命旧址红培教育营地累计开展体验式活动300余场次,人数达1.1万多人次,其中3000人进入旧址窑洞体验;为近500个来旧址考察、学习和交流的干部培训中心(学院)、研学机构、旅行社及机关单位,开展革命文物社科普及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提供平台。本报记者 陈宏江整理

编辑:王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