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3日)上午,陕西省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重要气候信息及24日至28日天气预报信息。
今年以来我省暖干气候特征明显
我省气温异常偏高
降水异常偏少
1月中旬以来升温异常
平均气温是1961年以来
历史同期最高
1月礼泉等7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最高气温极值。2月21日黄陵、城固等共64站,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同期极值。
●气温异常偏高,是1961年以来与2002年并列同期最高。
2020年1月1日-2021年2月21日,全省平均气温2.2℃,较常年同期偏高2.5℃,是1961年以来与2002年并列同期最高。其中陕北、关中气温偏高1.3~4.4℃,陕南偏高1~3.4℃。
●1月中旬以来气温异常偏高,多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极值。1月中旬以来气温升高迅速,平均气温为3.1℃,较常年同期偏高3.1℃,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礼泉、长安、临潼、秦都、华县、杨凌、泾河7站日最高气温达16~19℃,突破该站1月历史最高气温极值。2月21日黄陵、城固、商县、洋县、韩城等64站日最高气温达19~28℃,突破该站2月历史最高气温极值。
2月21日陕西省最高气温突破2月极值表(单位:℃)
降水异常偏少
是2000年以来同期最少
全省平均降水量为4.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7.7毫米(偏少64%)。安康偏少2~5成,其余地区偏少5成~1倍。
图1 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21日陕西省气温(单位:℃)和气温距平(单位:℃)空间分布
图2 2021年1月1日-2021年2月21日陕西省降水(单位:mm)和降水距平(单位:%)空间分布
24-28日降水、降温消息
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预计24-28日我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及降温天气过程,累积降水量:陕北8-10毫米,关中15-30毫米,陕南20-50毫米。其中24-25日陕北雨夹雪转大到暴雪,关中西部、陕南西部小到中雨,关中东部、陕南东部有中雨,秦岭山区有小到中雪。全省日平均气温陕北、关中下降8-10℃,关中南部局地下降12℃,陕南下降4-6℃。
26日陕南维持小雨天气,陕北、关中云量较多。27日陕北大部、关中北部伴有5-6级偏南风。27-28日陕北有雨夹雪转大到暴雪,关中北部有雨夹雪,关中南部、陕南有小到中雨,秦岭山区有大到暴雪。2月28日-3月1日陕北日平均气温下降6-8℃,全省最低气温出现在3月2日凌晨,陕北北部-11~-13℃,陕北南部-10~-8℃;关中北部-7~-5℃,关中南部、商洛-3~-1℃;汉中、安康0~2℃。
陕西省气象台特别提示:
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降温幅度、降水量较大,特别是24-25日、27-28日的雨雪天气对道路交通有较大影响,提请相关部门做好相应防范准备。另外,此次降水能够缓解我省前期的干旱,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降温天气对疫情防控、设施农业、畜牧业及日常生活有不利影响,注意防寒保暖和出行安全。此次预报实效较长,有一定不确定性,公众需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
2月24日—28日
将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近期旱情简介
入冬以来,由于我省降水偏少,气温升高,我省森林火险等级偏高, 当前我省陕北、渭北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5级,极度危险,关中、陕南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4级,高度危险,其余地区森林火险等级3级,较高危险。
另外,榆林局地、延安南部局地、宝鸡大部、咸阳大部、西安西部、汉中局地也存在缺墒,土壤墒情较低严重影响到我省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和春耕春播生产。●人影作业条件分析及作业方案预计从24日08时起,我省陕北南部、关中和陕南地区具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条件,作业过程持续12小时;27日-28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具备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的条件。
根据本次天气过程和旱情分布以及火险等级高等特点,气象部门将根据需要调配飞机和地面火箭、高炮和烟炉等装备,在自然降水不充分和森林火险等级高的山区开展立体式增雨雪作业。
降水、降温天气影响预报
此次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
降温幅度、降水量较大
将对交通、电力、
旅游和群众生活生产较大影响
●交通气象影响预报
我省大部分公路和铁路路段道路湿滑风险较高,陕北和秦岭山区路段道路低温结冰、积雪风险高,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将受影响。特别是27-28日的雨雪天气造成的道路湿滑、道路结冰容易引起行人滑倒摔伤和车辆追尾擦撞事故,陕北和秦岭山区降雪量大,对交通安全及运行有较大影响,需做好相应防范准备。
受降水影响的国、省道、铁路线路预报图: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
近期,我省森林草原火险形势极为严峻,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为4级(高度危险)以上,其中陕北、关中大部及陕南部分地区的等级已达到5级(极度危险)。
受本次雨雪过程影响,我省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明显降低,预计本次过程期间陕北南部、关中及陕南地区森林草原火险等级将降至1级(没有危险)至2级(低度危险),陕北北部以2级为主。不过此次降水过程结束后,各地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将迅速回升,加之进山入林旅游人员增多,春耕生产全面展开,野外违规用火明显增多,森林防火形势仍非常严峻。
●旅游及健康生活气象影响预报
我省大部旅游景区也将受到雨雪、大风、降温的影响,提示近期出行的旅客需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尽量避开受雨雪天气严重影响的路段,旅游接待单位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雨雪、降温及道路积冰对旅游出行的不利影响,确保安全出游。
此次降温过程可能导致用电、用气负荷的升高、感冒及心脑血管等疾病风险增加。天气从晴暖转向阴雨,气温起伏大,感冒指数为3-4级,容易感冒至极易感冒,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防范和减少流感、呼吸道等疾病发生。
各地需做好
农业生产管理工作
此次过程将对我省设施农业、秋播作物及经济林果产生不同影响。
图1 陕西省2月24日-3月1日累积降水量预报图
受前期气温持续偏高影响,各地农作物生长进程加快,大部作物物候期较常年有所提前。
此次降水降温天气过程有利于改善农田土壤水分条件,可补充秋播作物以及经济林果生长所需,对大部秋播作物生长及经济林果萌芽有利。但气温大幅波动、持续阴雨寡照、大风易对设施农业、畜牧业,部分秋播区油菜、冬小麦造成不利影响。
对策及建议:
1.设施农业产区:(1)重视固棚防风。及时检查、加固设施棚体,防止大风毁棚或撕裂棚膜,造成蔬菜受冻和产量受损。(2)狠抓日光温室增温保暖。各地应做好设备检查与保障工作,及时加盖保温草帘或棉被,做好设施大棚增温保暖和小气候调控,严防低温对设施蔬菜生产产生影响与危害。(3)及时清除棚膜积雪。10厘米以上积雪易造成棚膜破损和垮塌,各地要及时清除棚面积雪,尤其陕北设施菜种植户要严防积雪毁棚。2.秋播区冬小麦按照“分类施策、促弱控旺”的小麦早春田间管理原则,开展春灌、追肥、镇压、化除、化控、病虫害防治以及冻害防御等工作,需高度关注条锈病发展动态,加强早期条锈病和其它病虫害的监测防治,确保小麦稳健生长。3.陕南油菜抽薹期遇倒春寒,会造成叶片皱缩,影响油菜光合作用,生殖生长受阻,造成油菜减产。需加强田间管理,做好冻害防御工作。4.畜牧业做好防风保暖工作。
编辑:谭文婷
忒色 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主会场在汉中市西乡县举办,活动期间同期举办“我要上全运”百场马拉松·汉中市第七届运动会2021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暨“秦巴画卷·灵秀茶乡”半程马拉松赛 2021-03-03
忒色 有着陕西省最美古梯田的汉阴县,已是春意盎然,山间田野里,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金黄色的油菜花次第开放,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踏青赏花。 2021-03-03
忒色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段家河镇薛家湾村的千亩樱桃如雪怒放,如一条白色的飘带缠绕在山间,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赏 2021-02-23
忒色 西安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十二生肖兽首人身俑,均着敞领宽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姿态有趣可爱 2021-02-23
忒色 安叔侧身坐在自己的报刊亭里,背后靠着饮料柜,面前摊着各种杂志和小说,今天的报纸压在角落里的杂志下面 2021-02-22
忒色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谢伟 摄 2月21日晚7时30分,在西安市长安区长安中央公园南段,一场以“梦回长安”为主题的灯光喷泉秀,为城市的夜晚增加了美丽的新景观 2021-02-22
忒色 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进入朱鹮种群加速复壮阶段,随着全面保护和生态修复,秦岭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工饲养和野化放飞在中日韩逐步开展,野外朱鹮繁殖地由8处增加到547处,野生朱鹮种群数量达到2600余只 2021-02-19
忒色 如果宅在家里闷得慌,就到位于宝鸡市胜利塬上的西府老街开启一场“博物馆之旅”吧,网红老街,美食遍地,更有诸多全新博物馆盛装开幕,保你走遍一条街,瞰尽万物风流,体会到超新鲜的味蕾盛宴! 2021-02-09
忒色 “有福同享 过福年”西部网联合支付宝助你更快集五福。2月1日,陕西头条客户端联合支付宝“牛年集五福”活动正式上线。 2021-02-07
忒色 一般谈起中国菜,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菜系流派,川、鲁、粤、苏,历史较早,后来,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湘菜、徽菜。 2021-02-07
忒色 据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白领年终奖调研报告》显示,2020年度年终奖最高的城市为北京,平均金额达到13258元,除北京之外,还有5个城市均值过万元 2021-02-05
忒色 2月4日,从陕西省商务厅传来好消息,首批“陕西老字号”企业(品牌)正式对外公布,共有65个企业上榜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