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矢志于五十余载自主创新,连续成功研制我国三代重型军用越野汽车、无人驾驶全新技术产品平台德龙X6000的陕汽,始终将技能型人才培养置于公司人力资源建设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并不断取得实效。
人才强企,搭好员工技能提升平台
在汽车总装配厂权晓鹏创新工作室内,工作室负责人权晓鹏正在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季度班组优秀提案”,通过学习优秀提案中运用到的改善工具及方法,拓宽创新改善思路。按照创新工作室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接下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会对每个班组的精益改善员进行培训,再由班组精益改善员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层级培训就是拓展创新思路的过程,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各个班组提交创新提案的数量和质量均实现稳步提升。
权晓鹏说:“这个办法好得很,员工有想法,创新工作室就在分厂协调资源,帮助大家将想法变为现实。成果转换后,不仅解决了影响生产的瓶颈问题,还提升了全员的技能水平,我们将增加分享交流的次数,为员工的技能提升搭好平台,助力大家在技能方面快速成长。”
权晓鹏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由多名高技能专业人才带队,目前团队已达到2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高级技师1名、技师13名、高级工8人,成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缩影。
从2013年开始推广以劳模工匠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以来,陕汽共建立起11个公司级创新工作室,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省市级“创新工作室”为龙头,以公司级“创新工作室”为基础,以分厂级技术骨干“创新工作室”为补充的一整套交流展示平台体系。同时,陕汽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的双向发展机制,制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办法》,技能人才既可以在管理通道上被提拔为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也可以在技师、高技技师、首席技师的技能通道上继续发展。
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处。现任汽车总装配厂副厂长李国均、西安市首席技师杨万昌等都是在双向发展机制的不同发展通道上成长起来的技能人才代表。“以他们为榜样,员工技能提升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激发,员工技能提升的意识也在朝着更加主动自觉的方向发展”,陕汽组织人事部干部管理科张雨齐说。
陕汽定期组织开展技能等级鉴定。凡是顺利通过技能鉴定的员工,公司不仅报销50%的鉴定费,还会根据员工当前技能等级及上年度业绩积分及时调整技能津贴标准。此举不仅降低了员工技能提升成本,提高了员工待遇,而且极大激发了员工不断深造技能的激情与活力。近三年来,每年都有140余人报名参加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通过率高达42.8%,使得企业技能人才的层次和结构都得到明显提升和改进。
以赛促学,加快提升员工技能素质
在国家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的当下,技能人才正在成为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陕汽逐步探索出以技能比武为抓手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设备维修方面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设备厂家维修力量的依赖,节省了大量设备维修资金,锻炼了队伍。
在陕汽2020年维修电工技能比武中,公司首次引进智能制造教学仪器,从物料运输到机器人手臂抓取,再到最后物料进入立体仓库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通过编程和电气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通过在赛前集训、赛中实操和赛后分享交流,员工真正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技能,达到了不为举办比赛而举办比赛,哪里有问题,就专门组织相应技能比赛,使比赛真正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训’‘以赛促学’的效果。
近年来,陕汽围绕生产难题相继举办了以焊工、钳工、维修电工、金属构造等14个工种为主的30场公司级技能竞赛,形成了全局有大赛(传统工种)、重点有专赛(重点项目)、阶段有小赛(突出岗位)的技能竞赛方案。今年以来,通过各级各类竞赛,34人直接晋升技能等级,基层技能人才成长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技能传承,积极推动技能经验分享
“师带徒这种方式我们一直沿用,”在全国第四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中一举斩获中型车组一等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行业“操作技术能手”等三项殊荣的夏江说。
为做好传帮带,夏江针对新员工编制了《调试手册》《新员工上岗培训计划》,将新员工容易遇到的疑点难点统一分析汇总。整车气管路是新学员在学习中最困难的环节,夏江成立了教学培训实验团队,整理出调试工通用上岗培训教材,并随着车型变化不断更新完善,目前他所编制的教材已在陕西汽车技工学校日常教学中使用。截至目前,夏江共带出徒弟35人,其中20人是车间核心骨干,5人成长为副班长,1人在子公司任职。班组高技能员工由之前的3人增加到11人,免检司机由1人增加到7人。
猛将必发于卒伍。“师带徒”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最初着眼于一兵一卒的培养,到目前已呈现为技能人才队伍的不断涌流。凡是在公司及以上技能比武中获奖的选手,每年至少带两名徒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机制。对于积极履行“传帮带”职责的师傅,公司组织人事部还会发放“师带徒”课时费,鼓励师傅更好地履行职责。
产教融合,为一线职工迅速“充电”
在企业内部搞好技能型人才“传帮带”的同时,陕汽与被誉为“陕汽工匠摇篮”的陕汽技校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关键阶段,公司与技校联合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行动线上培训”,近3000名技术骨干参加培训并从中受益。
陕汽技校教学管理部中奥焊培主任王钦多次深入生产车间,对焊工班职工进行铝合金焊接技术专项培训。作为陕汽技校第一批赴奥地利取得国际焊工证的教师,王钦精准施教,使一线职工以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新焊接技术要领,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步入技能提升的“快车道”。
2020年,在全国第四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上,陕汽代表队获得18项荣誉,在参赛的13家企业中名列前茅。在陕西省三秦工匠、五一劳动奖表彰大会上,陕汽钳工、高级技师薛东获2020年“三秦工匠”荣誉,汽车工程研究院军品研究所车身室科长祁磊、陕西东铭零件厂凸轮轴、小半轴锻造班班长张鹏获2020年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汉德车桥装配一厂装配二班获2020年陕西省“工人先锋号”。优异成绩的不断取得,与陕汽扎实开展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
“瞻山识璞,临川识珠。我们将持续扎实做好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制造强国,不断培养围绕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者、践行者、奋斗者”陕汽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宏明说。
即将奔赴国民经济建设第一线的畅销车型——陕汽德龙X5000天然气牵引车。李青 摄
权晓鹏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提案分享交流。张俊妮 摄
陕汽控股搭建技能提升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立足岗位提升技能的积极性。李青 摄
陕汽控股参赛选手在全国第四届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李华 摄
师带徒推动技能经验分享,也让员工技能得到传承。李华 摄
陕西汽车技工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代表胡敏,在2019年全国钢结构焊接职业技能竞赛冲压工(冷作钣金工)比赛中荣获“巾帼精英奖”。李青 摄
编辑:秦秦
忒色 1月26日,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发布临时闭园公告,提醒各位游客暂时不前往植物园游览 2021-01-26
忒色 1月21日3时,随着100名旅客进入第二候车室候乘T283次、Z129次列车,标志着西安车站南站房中厅及第二、第四候车室正式投入使用。 2021-01-22
忒色 进入“西安市高层次研究生就业储备池”登记的应届硕博研究生,在西安实现就业或创业的,按照博士每人1万元、硕士每人5000元的标准发放“西安硕博人才奖” 2021-01-22
忒色 启动仪式通过视频连线云直播的方式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福州等地同步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活动将在2月3日开始,届时将有多位明星云集西安,一起讲述西安故事,展示丝路文明。 2021-01-22
忒色 2021年春运将于1月28日开始,因春节较晚,春运节前客流分散节后集中出行的特点明显。受当前疫情的影响,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乘车措施有所调整。 2021-01-22
忒色 记者从西安地铁了解到,即日起乘坐高铁到达西安北站的乘客,无需二次安检,可直接换乘地铁二号线,方便了旅客出行 2021-01-20
忒色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腊八节来临,冬天里,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足以温暖人们的胃,它的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 2021-01-20
忒色 自1月2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2021年第一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获悉,调图后,西安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开行客运列车总数较2020年底增幅10.9%,达406.5对。 2021-01-20
忒色 209路由凤城六路西口发车,经朱宏路、凤城七路(去)、凤城五路(回)、明光路、凤城四路、贞观路、凤城二路、太华路、华清路、东城大道至十里铺公交调度站 2021-01-19
忒色 陕西省专业气象台预计,受短波槽影响,预计20日我省中南部有一次弱降水天气。 2021-01-19
忒色 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保障群众安全顺畅参观,2021年春节假期中除2月11日(除夕)闭馆一天外,2月12日(初一)至2月17日(初六)正常开放 2021-01-18
忒色 2021年,西安将新增学位10.8万个,到7月底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