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青春片《永远是少年》亮相丝路国际电影节 冯小宁:我拍电影追求感人、好看

时间:2020-10-16 07:44:06  来源:华商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红色青春片《永远是少年》亮相丝路国际电影节 冯小宁:我拍电影追求感人、好看


58cfe274df3b184ed7e78962bec9e239.jpeg

10月15日,献礼建党100周年影片《永远是少年》剧组亮相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导演冯小宁携主演团队出席主创见面会。

冯小宁的作品以大气恢宏、视角独特、情感真挚著称,《红河谷》《黄河绝恋》《举起手来》等作品脍炙人口。《永远是少年》编剧、导演和摄影由冯小宁一人担任。冯导表示,希望通过电影的形式,引导青少年及广大影迷与历史深情对望,了解一百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解读初心,解读信仰。该片将在2021年与观众见面。

定格百年前的青春

鼓励年轻人追求信仰

华商报:建党百年是很宏大的题材,请讲讲这部影片的创作构思。

冯小宁:这部影片构思十几年了,恰巧在建党100周年这样的重大节点前生产。我所有的电影,包括电视剧,有个一以贯之的追求,就是把感动人的东西用最好看的方法拍出来,以前、现在、将来都是这样。拍这部影片首先是它的故事感动了我。我的电影,编剧是我,导演是我,摄影是我,制片人是我,剪接也是我,这个事情不是一个怪现象,是我自己真心地想把感动我的事变成感动大家的一个事情,去努力而已。

华商报:具体到新片《永远是少年》来说,您认为感动点是什么呢?

冯小宁:我在很多年前曾经看到历史记载,一个富有家庭的女孩青春靓丽,用我在剧本中的台词说,“半条南京路的绸布店都是你爸爸开的”。但是她为什么参加共产党?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原来的中国为什么那么穷,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欺凌,现在我们国家什么样大家都看了。所以怎么产生的变化?是这批年轻人,包括这些富有家庭的孩子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投入到神圣的使命中,就是想要把国家变成强国。正是千千万万年轻人用青春和生命实现了这个梦想。我们现在的安宁生活,真的不能忘记他们。感动不是说针对某个历史时刻,有很多时候要跨越过这些,上升到全人类共同感动的一个点。

华商报:把历史中的年轻人搬上银幕,希望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之后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冯小宁:并不是想让这些孩子随便牺牲,而是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信仰,追求正确的信仰,不管失败还是成功,挫折还是得到、失去,都会平静如水,从容面对。这是人性共鸣的东西。

新片《永远是少年》中写进了家族故事

华商报:《永远是少年》这部影片在陕西取景拍摄,和陕西的渊源是什么?

冯小宁:故事的原型就是陕西人。我出生在陕西,我的父母当年都是西北大学教授,后来到了北京石油大学工作。我的爷爷也是这部电影历史原型之一,1922年在唐山铁道学院参加了共产党,当时也是个大学生。我在写这部剧本的时候就想,你在西安有很大的宅院,为什么会牺牲在第五次反围剿,尸骨都没有留下?一百年前的西安,有照片可以看到,钟楼跟前都是土路,一下雨都是泥巴,人们破衣烂衫。再切回到现在,丝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夜景炫丽,这个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正是我们影片中写到的这些青年,他们永远定格在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目前我们在陕西进行最后的拍摄工作,将在泾阳拍摄山区及战斗戏,红军长征的片段在榆林定边拍摄,最后一个镜头将在西安城墙拍摄。

华商报:现在青春励志片很多,这部新片有什么不同?

冯小宁:就是真实,极其真实,有很多人物的原型在历史记载中都是真实的。可能孩子们看过后会思考,甚至争论,“这可能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怎么不能理解?”好了!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目的!让你去思考、去争论。

华商报:您认为作品跨越年龄层得到观众喜爱的秘笈是什么?

冯小宁:一个好的导演和艺术家,所追求的一定是全人类共识的东西,作品中一定调动共鸣的人性的东西。所以我拍电影简单极了,就是追求感人、好看。讲故事讲得还行,我是学美术出身,画面也比较讲究。再有就是我一再强调的感人。

有责任感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尽的力量

华商报:你的影片,在影像中融入了西方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这种多元文化当中,你是怎样完成人性的思考呢?

冯小宁:《红河谷》为例,写到了一个命题,就是人类各民族之间、各国家之间,甚至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本来可以做朋友的,是什么导致我们产生矛盾、冲突,甚至侵略和屠杀?正是战争这个恶魔。反侵略是一个大命题,侵略战争的产生正是因为对利益的野蛮追求。为什么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影响力很大,西方人看到这点之后也感动,也认同,因为我们谈到的是一个共同的话题:侵略和反侵略,正义和非正义。所以我的电影只要涉及战争历史,我全部不偏离这条主线。

华商报:你的电影都是小成本制作,高收益回报,口碑也很好。如何兼顾作品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

冯小宁:我的作品全是小成本。你只要真心做这件事,全身心投入,观众能看出来。我今年66岁,把摄制组二十多位小伙子全撂倒。在工作现场他们都趴下了我不趴下,他们都疲劳了睡觉了我要熬夜,去继续考虑后面的拍摄计划。30年前拍《北洋水师》,我每天就睡一个小时。陈道明在现场曾经说过:“冯小宁,你活不过三个月”。但大家看看我现在的身子骨,很棒。我的力量来自哪,就是当你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你觉得这个事很棒,很值得你去做,你有一种神圣感、责任感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尽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在电影追求上信仰的力量。 华商报记者 路洁 摄影 强军

编辑:王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