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黄河|大河上下

时间:2020-09-18 07:55:40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致敬黄河|大河上下

黄河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黄河流域的物种衍化、生态变迁、时空转换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


沙莎

“黄河之水天上来”。

在中国,再没有一条大河是这样以沟通天地的姿态奔涌而来,却最终以母亲的柔情温暖了最美的中国。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走近黄河、了解黄河、保护黄河,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民族血脉的找寻与守护。

2020年8月,陕西日报黄河流域全媒体行动启动。活动由社长担任总策划,4位总编、副总编带队分4路共计40余人,分别采访了黄河沿线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近一个月的采访,每个团队都碰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有高原反应、有高温酷暑,甚至是洪水和疫情……但大家克服一切困难记录下了最精彩的黄河。截至目前,全媒体平台推出近200个新媒体产品,阅读量近4000万次。

天下黄河,黄河天下。

在黄河5464公里的奔流中,我们看到黄河源头的满天星辰,也看到黄河入海口喷薄的日出;听过黄河岸边的敕勒歌,也一同唱起黄土地的信天游;翻过红旗漫卷的六盘山,也走过沙漠边的无定河;我们看大河蜿蜒,也看大河奔腾,看大河上下是中国之中的气壮山河。

从巴颜喀拉山的涓涓细流到“百川之首”“四渎之宗”,泉水从远古洪荒的时候就汩汩地流动,冲破了寂寞和原始的禁锢,造就了一泻万里的江河奔流。于是,有了女娲捏成的第一个人,有人写出的第一个字,有字连成的第一首诗;于是,一条大河开始了中华大地上百万年的舞蹈,成就着一场从未谢幕的沧海桑田。

“黄河远上白云间”。

在一代代的寻找中,人们都相信黄河来自天空之上、白云之间。是的,世人都把黄河比作巨龙,东方的巨龙定然来自天上。

黄河到底是什么样的?大河之源的人相信黄河一定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否则怎么会有宛若繁星一样的湖泊静静地躺在玛多的草原;黄河入海口的人们认定黄河一定是大地上的生命树,否则怎会随着潮汐呼吸。

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每一弯都是温柔的摇篮,摇出了中国人最久远的乡愁;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每一弯都是天地之舞,舞出了不一样的山河故事。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几乎都是被水浸亮的;人类灵与骨的坚韧不拔,也是被水磨砺的。

黄河桀骜,用浩浩荡荡的巨浪劈开重峦叠嶂成就了盖世英雄;黄河炽烈,用排空浊浪藐视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让历史的河畔回荡着大河之声。

“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那是黄河留下的悲歌。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北达天津,南抵江淮。

黄河剥夺着土地的欢乐,所到之处一切都淹没在滔天巨浪中。她曾撞击了无数岁月,撞碎了家园和船舶,也撞出美丽的中国。

人们哀叹黄河的无情,人们感慨黄河的浑浊,可谁又知道这黄沙裹挟的荒山秃岭,这伤痕累累的千沟万壑,正是我们自己在无限的索取中留在大河上下的累累伤痕。曾经的周原“堇荼如饴”,曾经的秦岭“山林穷谷”,曾经的太行“松柏丸丸”……

千年之后,失去绿色的黄河,卷着沉重的泥沙,奋力弹奏着一曲古老而苍凉的哀歌。曾经,她把16亿吨泥沙拖到了两岸,她高悬着身体淹埋荣耀和骄傲。有人说,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黄河挟带着天上之水,地上之沙,带来岌岌可危中的希望,带来奋斗者粗粝的双手,也带来苦难的脚印踩下的坚毅。

70多年,黄河岁岁安澜;70多年,黄河输沙量减少到3亿吨。这是黄河儿女对母亲的承诺,三北防护林,在中国42.4%的国土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绿色长城;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万家寨……黄河干流上的大中型水利工程将黄河泥沙步步沉淀;在黄土高原已有5.9万座淤地坝建成;陕西更是把绿色的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

黄河两岸的绿色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有人搬出了黄河的源头留给这里一片绿色的草地,有人凿冰种树护住每一棵绿色的希望,有人用一生去治理沙漠换来绿水青山。

于是黄河更加伟大了,伟大到世界惊奇,因为她接纳了生存和死亡的命题,她磨砺了一身傲骨,却不忘几世的柔情。天空、草地、森林、湖泊和满怀热爱的人们成就着大河奔腾最初的模样。

黄河之魂是瑰丽的,否则女娲怎会在这里捡起七彩的石头修补苍天;否则仓颉造出的字怎会穷天地之变化;否则湟水峡谷唱出的“花儿”怎么就是“少年”,仰韶的彩陶上又如何烧出迷人的笑脸。

水是柔软的,但黄河之魂却成就了黄河的铁骨铮铮。当红军和黄河一起走过草地,那泥泞的沼泽陷下了肉体却矗立起丰碑;当红旗和黄河一起北上,百转千回却成就了一片红色土地;当黄河在咆哮,黄土上诞生了一个有尊严的中国。

黄河不语,千载万年,背负着沉甸甸的富足和贫穷,繁荣和衰败;黄河奔腾,日日夜夜,中华文明在她身边生生不息,终于东方大地上,生长起一个浩然的魂魄,站立起一个坦荡的中国。

记者感言

致敬黄河

黄河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如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们追循着黄河,一路感动,一路思索。心语一瓣,致敬母亲河。

一路走来 一路感动

青甘川采访组 刘强

8月初,我们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行走在黄河边上,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实践中,用脚步丈量,用真心感受,用温情采访,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采访到的每一个人,都将是我一生宝贵的记忆。

此次全媒体采访,让我了解到历代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感人事迹,更感受到一种奔腾不息的黄河力量。

白天我们奔波在采访的路上,车厢就是我们的“移动编辑室”,晚上讨论设置议题和新媒体的呈现方式,写稿、编辑、剪辑至凌晨,节奏十分紧张,虽然疲惫,但愉快充实。此次全媒体采访全程采用了视频和直播的报道形式,前后方密切配合,充分整合前方记者和后方采编团队及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的新媒体采编力量,前后方一盘棋,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黄河一程抵万程

青甘川采访组 张念贻

怀揣秦岭,行走黄河。从陕西到青海、甘肃、四川、宁夏,黄河之行在我们心中,始终默念和解读的,是一场父亲山与母亲河的对话。高山仰止,大河俯首,秦岭的巍峨和黄河的浩荡构成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

黄河给予我们的不仅是最现实的,也是最为理想的。黄河不仅是大地版图上一种地质的存在,更是中华民族一种精神的标杆。

没有大河之上“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保护就没有整个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安全,没有中国之中“中央水塔”秦岭的保护,就没有“一江清水送京津”的幸福图景。我们由衷敬佩守护在黄河源头和黄河两岸的普通群众,他们中有生态管护员,也有环保志愿者,长期的坚守,默默的付出,令人由衷感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万古,一世经心;黄河万古,一程抵万程。一册河山,万卷如诗。保护黄河、保护秦岭,唯有世代连绵接续,才会万世幸福绵长。

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宁蒙采访组 袁景智

金灿灿的向日葵映日盛开,绿纹状的蜜瓜满园飘香,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八月的河套大地各种农田辉映相连,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瓜农擅长种巨型西瓜,每亩仅种60至80个,且每个重量接近50公斤,西瓜论个卖,每个600多元,不仅不愁卖,还很抢手。

你可能不相信,在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一亩地的收入能达到60万元。在东兴村鲜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近百个玻璃温室大棚里,挂满了一串串鲜红诱人的小番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正不断将营养液输送到栽种番茄的培养基中。得益于大棚的恒温控制系统,每年有10个月的采摘期,一亩地一年就能收入60万元,而且大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园田管理、采摘都采用现代移动升降机,方便快捷。

一生只为这片绿

宁蒙采访组 李宛嵘

黄河流域全媒体行动,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宁夏中卫市治沙林场漫山遍野的麦草方格,成千上万亩方格向着沙漠深处延伸,诉说着宁夏治沙人的智慧和历史。

见到林场副场长、全国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唐希明,朴素的穿着、粗糙的双手、黝黑的皮肤,这个西北汉子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全部奉献给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一个个1米见方的小格子相互连接,织就了一张铺天盖地的大网,牢牢地把沙漠网住。“把沙子固住之后,在麦草方格里撒上草种,下过雨后就会长出沙生植物了。”唐希明说。

风吹日晒,酷暑严寒,林场工人一格一格地扎草,一遍一遍地撒种。30年,147万亩,他们在中卫境内的包兰铁路沿线建起了60公里长的防风固沙林带,也为守护城市生态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治沙,对于千百年来深受黄河滋养的宁夏来说,一直都是保护母亲河最重要的举措之一。沙漠,曾经一望无际,寸草不生。如今,绿进沙退,满目青翠。这是宁夏治沙人愚公般的精神造就的奇迹,怎不令人惊叹、感慨!

黄河融入血脉中

秦晋采访组 刘坤

“什么,让我当主播?”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十分忐忑。作为一名参加工作还不满一年的95后记者,能有机会参与到如此重大的新闻策划中,感到既幸运又紧张。在与黄河长达16天的亲密接触中,我来不及紧张就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毛乌素沙漠,我从治沙英雄郭成旺一家四代人的薪火相传中,看到了沙漠复绿背后无数治沙人的奉献与坚守。

在宜川黄河壶口瀑布,我从“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黄河大合唱》中,听到了志士仁人为革命事业奔走的号角。

在洪洞大槐树,我遇见了全国各地来这里寻根问祖的华夏儿女,“五百年前是一家”见证了黄河后代勃勃的生命力。

在此行经过的地方,哪一寸土地不受黄河的滋润,哪一方人民不受黄河的恩泽,黄河不愧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

此次经历对我来说是丰盈且珍贵的。第一次在新媒体产品录制中“出镜”,第一次深度参与黄河采沙实验,第一次与乡亲们在黄河岸边为美好生活歌唱……八月艳阳天之下肤色也成了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流淌到我的血脉之中,黄河魂扎根在我的灵魂深处。

一次心灵的朝圣

秦晋采访组 张亮亮

在这次黄河流域全媒体行动中,黄河岸边有太多的人和故事感动着我。

触及这些人,走进这些故事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的朝圣。好的故事是我拍摄的灵感,我用最美的镜头语言向世人讲述。

黄河岸边的信天游是此行作品中的主要配乐。

信天游记录了黄河岸边群众的喜怒哀乐,把信天游作为讲述黄河岸边故事的背景乐,真是直击心灵,也给我们的作品增了分、添了彩。

在这次拍摄中,许许多多的采访对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靖边治沙“愚公”郭成旺老人,吴堡石头城里的穆树生,神木石峁遗址的文物医生邸楠等,他们的平凡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以至于在后期剪辑中,我都不忍心剪掉他们的任何片段。

这些故事让我感到,只要你心中有信仰,再平凡也会创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用心帮扶暖民心

豫鲁采访组 周明

黄河流域全媒体行动走过河南和山东,沿着黄河一路向东,我们采访了多位在扶贫一线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

采访中,在西安读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山东投身扶贫一线的赵涵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看见一脸稚气的他,我心里也不免疑惑: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这个年轻人能否适应这样的环境?他的初衷能否在扶贫一线实现?

脱贫攻坚工作虽然艰辛,也需要那些深入了解农村的帮扶干部,可是说到底,了解农村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用心用情去做农村工作。不管是初来乍到的赵涵,还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干部,其心系老乡、热忱干事皆为他们的可贵之处,也是他们能够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扶贫工作,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

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不容易,能够坚守在农村扶贫一线更不易。默默坚守,全力付出,就像赵涵身上展现着令人敬佩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不正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撑吗?

对黄河母亲的爱

豫鲁采访组 刘居星

韩义先带着父母来到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也在这儿看过黄河,我特意取了一瓶水,留个纪念。”

退休教师胡拖莲与老伴相携来到黄河岸边,激动地大声喊出:“黄河我来了,我爱你黄河!”

年轻的王彩虹留在黄河入海口湿地保护区成为一名讲解员,每天与草滩芦苇花鸟相伴,远眺河海天一色……

采访途中,我不断地感受到像他们一样的群众对黄河的热爱。这份深情,是孩子对摇篮的眷恋;这份深情,流淌在黄河儿女的血脉里。

正因为此,我们对黄河力量的感受格外真切,受这条生生不息大河的滋养格外丰厚,面对一次次困难不屈不挠;对黄河治理的追求日益提高,一代代“黄河赤子”接续奋斗、顽强拼搏,用智慧、汗水守护和建设家园。

我们常形容敬佩和仰慕之情“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其实这种信手拈来的比喻,恰恰证明了亲切。真正滔滔不绝而强烈的,恰是我们对黄河母亲的爱。

一滴黄河水的遇见

fb20642042315855d78358faa44a7c12.png

77852702d8755aaa4c9e5373f1b29815.png

陕西省智慧黄河研究院供图

本报记者 沙莎

我是一滴黄河水,我来自巴颜喀拉山上一片云。雪山之上有我拥抱星辰的胸怀,四海之中有我从天而来的传说;我走得倔强,走得自信,也走得深情;我沾着一身泥沙,却闪耀着一路荣光。

我流淌着,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流淌着五千年的悠长;我追寻着,追寻着天地之初的承诺,也追寻着日出日落的相守;我诉说着,诉说着大河之上的故事,也诉说着中国之中的梦想。

我的生命就是无数次的遇见——遇见治水的大禹,遇见治沙的英雄,遇见致富的乡亲,遇见致敬黄河的人们。2020年的8月我遇见一群这样执着的人,他们陪我穿越九省区,同行上万里,从青藏高原的星宿海走到渤海边的“生命树”,我们一起看草原上升起的月亮,一起听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一起在大地上走出“几”字,也一起写下壮丽的中国。

九曲黄河 奔腾千年

9b3ba8b991937a0078f3e0efd20c8bb2.png

538ba6d3245dba9c2eee9e041847766c.jpeg

甘肃省玛曲县星罗棋布的湖泊和沼泽湿地。 本报记者 刘强摄

本报记者 沙莎

2019年8月21日下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兰州市区的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历史沿革、出版发行、经营管理等情况,看望《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

习近平指出,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2020年8月,我们沿着兰州的读者路走进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81年创刊的《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杂志社门前刻着的小蜜蜂,带给无数人心灵的芬芳。读者出版集团总编辑马永强说:“《读者》就是为阅读而生,《读者》文化的基础就是黄河。”

《读者》生长在黄河岸边,与生俱来带着黄河的深厚底蕴。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读者》无疑是一位成功的讲述者。

黄河文化是深邃的,走进《读者》也是走进中国人近40年的心路历程。“这么多人能接受《读者》,热爱《读者》,就是因为《读者》有黄河文化的深度和厚度。”马永强说。

上善若水,善莫大焉。

黄河水滋养的黄河文化是一片沃土,在这片沃土上不仅生长出《读者》,也生长出无数优秀的“作品”,孙犁的“白洋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阎连科的“耙耧山”、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作为黄河儿女,从他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得到了黄河文化太多的浸润。

水流到哪里,历史就标注到哪里,而黄河就像一个先天的印记,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里。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这黄色的大河,是无数文明相遇相撞的地方,也是文明受孕诞生的地方,她就是母亲,孕育出一个熠熠生辉的中国。

黄河流经青藏高原,这里诞生了“湟水文化”,在这里,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在四川,若儿盖草原黄河的水和红军的鲜血一起流淌成河;在甘肃,各种文化交流撞击;在宁夏,贺兰山的岩画、西夏的王陵都见证着民族融合;在内蒙古,昭君出塞的传说是大河奔流中深情的故事;山西,是诞生故事的地方,从司马光到元好问,从关汉卿到罗贯中,这里讲述着中国的传奇;陕西,孕育了华夏文明最精彩的华章,汾渭文化成就中华文化的璀璨;河南,中原大地上的河洛文化至今熠熠生辉;山东,走出一个满腹经纶的中国。

一路走来,黄河在冲破大地束缚的同时,也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和智慧。黄河儿女目光如炬,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这万里的黄河奔腾出文明之光,成就着黄河之魂、黄河之骨。

一方水 养一方人

012b7ebc955b2144d30f79d045c1ae3d.png

9cdd78a2de16236ae4495b23cb3242b1.jpeg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本报记者 王向华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来到位于贺兰山东麓的银川市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了解葡萄种植技术、产品销路和收入情况,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

位于北纬38度线的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

但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却一直是周边沙石料主要来源地,多年开采一度导致沙坑遍地,生态非常脆弱。如今,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将35万亩荒地变成了绿洲,亩产效益3万至5万元。

8月17日,记者走进贺兰山东麓中粮长城葡萄酒(宁夏)有限公司葡萄种植基地,一垄垄规划整齐、枝繁叶茂的葡萄树上挂满晶莹剔透、小巧饱满的葡萄。初秋的贺兰山东麓,苍翠的葡萄园一直延伸至巍巍贺兰山下,这片曾经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已经成为宁夏乃至中国的一张“紫色名片”。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已成为沿黄九省区重构经济版图、挺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常态。切实把黄河水患变水利资源,把河沙变废为宝,把黄河变成“绿水”……沿黄九省区生态持续向好转变,一个个生态“扇面”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个赏心悦目的大景区,更成为一个个高质量发展的聚力区。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321e99d0136447e694e21fd310dcc526.png

018ae3f5000470f38738cb2a4b7e4c3d.jpeg

树木与沙漠形成鲜明对比。本报记者 张辰摄

本报记者 王海涛

今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从商洛、安康到西安,一路走来,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延安市吴起县,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曾经的吴起县吴起街道南沟村,一下雨泥乱流,一刮风沙四起。而如今,湖光潋滟,草木茂盛,绿树成荫。利用淤地坝形成的堰塞湖,村上开发了生态旅游度假村。游客络绎不绝,南沟人吃上了“生态饭”。红色延安掀起了“绿色革命”。

新中国成立之初,榆林地区生态环境恶劣,“风刮黄沙难睁眼,庄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压人移走,看见黄沙就摇头。” 70年,陕西人坚持播种绿色,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人造绿洲”,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榆林防沙治沙经验,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春夏时节的陕北,满眼绿色;深秋时节的陕北,五彩斑斓。

历史经过1000多年,让绿洲变成了沙漠;共产党领导群众70年,把沙漠变回了绿洲。外地人来到陕北,无不感叹:这哪里是印象中尘土飞扬的黄土坡?真是陕北好江南!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奔腾不息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土高原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上游水源涵养能力稳定提升,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下游河口湿地面积逐年回升,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一定能够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有多少汤 泡多少馍

2a00392935bfda911e1def95fa4d7b81.png

ae6070568e907b4d115119259aee8d3f.jpeg

河南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洪调沙作业。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 李蕊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考察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和城市环境建设情况。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的母亲河。总书记沿汾河东岸步行察看,他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4个月后,在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的黄河岸边,记者看到了“河汾同辉”的壮观场景。这里是黄河汾河交汇处,汾河的秀美,黄河的雄浑,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河画卷。

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这里留下“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优美诗句。然而,一个时期以来,汾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一些河段甚至出现断流。如今,山西严格流域节水,重点对大型灌区进行节水改造,对流域的13个超采区进行治理,地下水位已连续10年回升,真正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记者手记

如何把黄河水用出最大效益,里面大有学问。习近平总书记有个生动的表述。他说,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短短八个字,指明了黄河水资源配置的核心要义。尊重自然规律是人水和谐之道。江河治理是人与河的对话,只有尊重河流,对话才能和谐。千百年来,黄河,这条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黎民苍生。新时代, 在推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之路上,唯有尊重每一滴黄河水,敬惜每一寸土地,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做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篇大文章,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母亲的滋养

4dc3af2592b0e807a542cef99da68616.jpeg

7月24日,航拍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曹家滩矿业公司外景。该公司紧紧围绕建设“千万吨级矿井群”“国家级智慧矿区”战略目标,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高效智慧能源企业。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本报记者 王向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大地上一条奔腾不息、生机勃勃的大动脉。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沿黄河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由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纳入整个国家经济地理的布局当中,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并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古老的母亲河,在新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

一年来,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共识,并且更加深入人心。

陕西省委、省政府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走实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

蝶变

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9月1日,距离国庆黄金周还有一个月时间,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却已经热闹起来:村委会正组织村民开始“节前总动员”,美化村容村貌,维修、检查、装潢民宿,更新农家乐床单被褥,筹备节日食材和新菜谱……

昝家山村,地处黄河沿岸,距离壶口瀑布景区仅6公里,紧邻青兰高速壶口出口,乡村旅游是它的主导产业。但6年前,这个当时仅有74户人家的村子却是壶口镇发展的穷尾巴。当地流传着顺口溜:“种地靠的是老天,吆着毛驴下沟滩;吃的全是含氟水,牙黑还是罗圈腿。”

“咱不能老‘靠水吃水’,而要巧做水文章。”2015年,昝家山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搞起了黄河乡村旅游,尤其是2017年8月陕西沿黄公路开通,为当地乡村旅游插入了一条游客“大通道”,异彩纷呈的乡村旅游,将这个原本闭塞的无名小村带向了广阔天地。仅昝家山村村集体用于经营农家乐、特色餐饮的20间门面房,5年收入84万元,昝家山村的腰杆子一下硬了起来。2019年,昝家山村顺利摘掉贫困帽子,同年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黄河岸边,曾经纠缠不去的贫困已经成为历史。

如今,昝家山村开办了32家民宿,12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370名村民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业。世代依黄河而居的村民,又自发开始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打造“金壶口服务”品牌,倡议生态建村,美化人居环境,强化污水治理,为保护壶口、保护母亲河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生态让生活更绚丽,生态让生产更兴旺。”壶口镇党委书记杨高峰说,今天的壶口镇视生态如生命,在广度上引导全民自治、建设美好家园,在力度上狠抓项目推进、攻坚治理难题,有效保护了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影响了来壶口旅游的客流,但昝家山村民宿却更是抢手,门面房租金持续暴涨。昔日市场估价不足20万元的农家小院摇身一变,身价涨至100万元。

好生态,让黄河安澜,也让黄河人安心发展。

转型

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又被称为“能源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

革命圣地延安和有中国的“科威特”之誉的榆林,是陕西沿黄的两大城市。一直以来,布局在陕北地区的煤化工项目大量使用黄河及其支流水资源,不仅加剧着水资源紧张状况,而且加大了黄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防治难度。

如何将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能源企业如何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既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也考验着龙头能源企业的创新带动能力。

8月30日下午,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元化工)又迎来一批新的参观学习者。

“经过处理后的污水清澈、透亮,能达到国标循环补充水标准。”天元化工生产部部长赵耀飞在污水处理车间出水口接了满满一杯清水,邀请来访者一同查看水质。很难想象,这杯清水的“前身”竟是煤化工中常见的焦化废水——黑色浓稠且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

天元化工于2016年投资4亿元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t/h废水处理项目,破解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世界级难题,每小时可将100吨污水变“清”并重新注入生产装置循环利用。

赵耀飞说:“天元化工生产用水均来自黄河支流秃尾河,年耗水量120万吨左右,废水处理项目每年可回用废水40万吨。”

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通过黄河大保护、大治理,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锚定高质量发展,陕西加快推进煤油气混炼等能化项目建设,引领高端能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苹果、奶山羊、设施农业“3+X”产业体系……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不断涌现。

距离榆林城区20多公里的榆阳区大纪汗村,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过去常年黄沙漫天,一片荒芜。如今,这里的荒沙经过整治,已变身万亩良田,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类似的奇迹在塞上古城榆林随处可见。

“以前,渭南是陕西粮食产量第一大市,从2018年开始,榆林成为陕西粮食产量第一大市。”陕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吴金亮如是说。

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正在黄河两岸不断延展。

合作

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谋划推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上接京津冀,下连长三角,迎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后,三秦大地绿色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区域协作协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一系列动作加速了:

——着眼长远谋势蓄势,努力在“幸福河”里提供“陕西样板”。4月1日,《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工作要点》印发实施,明确了22项重点任务;6月18日,《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发布,总体布局了“三屏三区一廊一带”生态治理措施和治理目标……随着中央不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顶层设计,陕西紧锣密鼓地细化措施,加紧谋划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强化区域协作协同,做强“引擎”,城市群和都市圈正日益成为推进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载体。西安全面提速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新的发展动能,积极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陕北加快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步伐……黄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加强沟通协调,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正在形成。

——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黄河流域贯穿中国地理版图东西,是古丝绸之路覆盖地区,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地区。在陕西西安,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加快构建“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的国际航空枢纽……快速发展的长安号、西安临空经济不断给陕西高质量发展标写新的注脚。

百川汇流,长河入海。属于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已然奏响……

一年来,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绿色发展的前提,从治理中得到合理保护,从保护中寻找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绿意更浓,环境更美,三秦大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正呈现出更多更新的美景;

一年来,沿黄9省区采取多项措施,开展综合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一曲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在黄河沿岸渐入佳境;

一年来,以中欧班列为主的陆路通道和以国际航线为主的空中通道有效推进黄河流域参与共建“一带一路”,黄河中上游内陆地区已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并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改革和发展,黄河流域经济正阔步迈向高质量。

天下黄河富天下

30acfcc88e07c66c35095a99b6c9c212.jpeg

黄河入陕第一湾。 本报记者 艾永华摄

16a4e6c476b3a60ff8f52256b3b14028.jpeg

府谷县墙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一望无际的玉米地。 本报记者 艾永华摄

edf4d79c1f45ea35e2c75a0a93572aef.jpeg

8月31日,子长市安定镇二十里铺村祥泰果园示范基地,果农正在采收早熟苹果。 本报通讯员 刘阳摄

本报记者 艾永华

府谷是黄河入陕第一县,是为“秦源”。

站在府谷县墙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沿黄公路观景台举目眺望,黄河入陕第一湾尽收眼底。从延绵起伏的黄土高原到广袤平坦的关中平原,千百年来,浩瀚的黄河之水滋润着山川大地,哺育着三秦儿女。

近年来,陕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定位,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融合发展为路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滔滔黄河入秦来

8月20日上午,被誉为“秦源德水,塞上江南”的府谷县墙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良田阡陌纵横,绿意葱茏。

尧峁村村民蔺瑞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的田地,为玉米浇水、锄草。眼前长势旺盛的玉米令蔺瑞军十分惬意,他说:“今年陕北地区普遍大旱,但我们有黄河水的灌溉,几乎没受影响。在墙头,只要精耕细作,保证年年大丰收。”

今年49岁的蔺瑞军从十二三岁起就学会了种地。“在我上小学时,赶上包产到户,每天放学都帮父亲干活,犁地、锄草样样都会。”他说,初中毕业后自己也在外面打过工,后来还是觉得种地收入有保证。

蔺瑞军是个种地的好把式,他不仅吃苦耐劳,而且敢于创新。前些年,县农业部门推广玉米种植新品种、新技术,蔺瑞军积极参与,主动试种了两亩高产玉米。“过去,传统的种植方法,亩产玉米500多公斤,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后,产量翻了一倍。”蔺瑞军说,2019年,他家的15亩玉米总产量1.5万多公斤。

“今年受疫情影响,西瓜收入比去年少,但玉米和花生的价格比去年要好,预计总体收成应该不错。”蔺瑞军说。

墙头,位于府谷县城东北55公里的秦晋蒙三省交会之处,是黄河入陕口。墙头曾是一个建制乡,撤乡并镇后改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辖5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94万亩。墙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党工委书记赵平说:“曾经的墙头虽是依河傍水,但水利设施落后,人们只能‘望河兴叹’,靠天吃饭。20世纪70年代,墙头人兴修水利,引黄灌溉,农业生产从此有了保障。”

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资源,近年来,墙头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加大农业科技应用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余亩,全面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发展,建成千亩玉米、千亩花生、千亩红葱、千亩海红果等种植基地,农业生产连年丰收,201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如今的墙头,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万亩良田如锦衣披翠,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赵平说,墙头百姓依黄河而居、赖黄河而养、凭黄河而富。

记者的话

近年来,陕西深入实施“两藏”战略,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提升等农业基础项目,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5年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200万亩,累计建设2141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739.3万亩,全省耕地质量持续提高;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8%,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资源高效利用的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粮食产能连续9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单产水平提高了5%。

黄土高原果飘香

“清晨听到公鸡叫喔喔,推开窗门迎接晨曦到,花香鸟语春光好喔喔,今天又是一个艳阳照……”8月19日上午,延长县七里村街道办管村苹果认养示范园里传出欢快的歌声。每天早晨和午后,管村的苹果认养示范园里就会响起动听的音乐,令过往的行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于田园风光的别样风情。

示范园内,一排排果树在防雹网下枝繁叶茂,像婀娜多姿的大家闺秀在巨大的蚊帐里亭亭玉立。这里全景摄像头、气象检测仪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即使你在千里之外,也能通过手机视频,随时看到自己认养果树的生长情况。

“苹果认养,是延长县苹果产业后整理,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实践。”延长星火燎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柏臻说,2019年以来,延长星火燎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包销模式将管村123户果农的500亩新品种矮化密植果园纳入延长认养农业管理体系,利用现代智能监控系统打造果园里的“明厨亮灶”,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苹果。通过苹果认购或果树认养,使每公斤苹果价格增长了3倍至5倍,带动果农每年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位于黄河沿岸的延长县是苹果最佳优生区。该县坚持把苹果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稳步扩张种植面积,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32.63万亩,农民人均拥有果园面积2.9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苹果产值,延长县按照“做优前生产、做强后整理”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广“减密度、强拉枝、精修剪、有机肥、统防治”五大技术,建成各级示范园16.97万亩。3年来,全县建成4.0智能选果线7条,年分选分拣能力达到3万吨;建成大型冷气库8.8万吨、小型果品制冷库52个,全县库容量达到9.2万吨。

“延长县紧扣‘树品牌、拓市场、促增收’定位,健全电商销售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营销,并与中国农垦集团等50家上市公司签订了长期销售协议。”延长县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明志说,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全县苹果产量29万吨,实现产值13.5亿元,果农人均收入达到1.82万元。

记者的话

近年来,陕西以“3+X”特色产业为抓手,持之以恒推进优势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省苹果产量占到世界的1/7、产值达到900亿元,猕猴桃产量占到世界的1/3。奶山羊产业坚持全产业链开发,2019年,全省奶山羊存栏达到240万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奶山羊群体,全产业链产值达285亿元,羊乳制品产销量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第一。茶叶、中药材、红枣、杂粮等50多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收入来源。

黄河岸边说丰年

8月25日下午,艳阳高照。合阳县新池镇南沟社区富源现代农业园区,集中连片的大棚内,一串串沉甸甸的红提挂在翠绿的枝叶间,在套袋里鼓鼓囊囊,似乎在昭示着丰收在望。南沟社区村民秦高锋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套袋,看到自家的红提渐渐变红,高兴得眉开眼笑:“今年这大棚是建对了,看品相明显要比大田里生长的红提好得多,价格自然也要高出很多。”

大专毕业后,秦高锋在天津打了5年工,2014年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打理红提园。“过去我家栽植了5亩红提,由于管理粗放,导致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秦高锋说,“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必须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才能有市场。”2016年,秦高锋将自家集中连片的3亩红提新建了冷棚,当年每亩增加收入6000多元。

越干越有信心。2017年,南沟社区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农业,秦高锋又栽植了10亩红提,并投资22万元为新建的红提园建设了标准化连栋冷棚。“大棚里的红提要比大田红提的价格每公斤至少高出3元,以现在的市场行情,今年就能有20多万元的纯利润。”秦高锋自信地说。

“合阳县发展红提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在不断探索改进中打出了响亮的品牌。”南沟社区党支部书记肖万顺说,富源现代农业园区总共种植了2460亩农作物,其中红提1500亩,2019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1900万元。

地处黄河岸边的合阳县有着深厚的农业基础,是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合阳县共有水浇地45.34万亩,其中有黄河水灌溉面积28.6万亩,二期引黄工程投入使用后,又可增加灌溉10多万亩。”合阳县设施农业发展中心主任赵文生说,黄河之水是合阳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坚强后盾。

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合阳县着力构建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积极推动以园区引领的设施农业发展。全县共建设各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55个,形成了省级园区引领、市级园区示范、县级园区带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该县红提、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享誉盛名,被誉为“中国红提之乡”。

记者的话

近年来,陕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2015年以来,全省设施农业以年均16万亩的增量快速扩张,到2019年年底,设施农业面积、产量分别达到340万亩、1040万吨,位居西北地区首位,同时,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推动现代农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产业融合发展。5年来,全省创建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2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4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13个、特色产业小镇24个。

从黄河边起飞

3d10b424219bff52397f216dd100cff5.jpeg

延长石油集团吴起采油厂的绿色油田。 本报通讯员 王伟摄

143b3c435fa43c0034fb18ade0cf90a5.jpeg

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项目破解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世界级难题,实现了污水循环利用。本报记者 程靖峰摄

2125b7e625049a888b880d2528923f6a.jpeg

8月20日,国产煤矿智能快速掘进机器人系统完成地面组装调试后,在陕煤榆北煤业小保当一号煤矿投用。本报通讯员 雷卫锋摄

本报记者 程靖峰

陕西地处黄河中游,黄河干流在陕境内全长700多公里。

这里是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机遇之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

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国家能源化工基地……黄河流域陕西段在全国坐标中定位产业角色,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发展步履铿锵。

新时代新机遇,陕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谋划重大产业布局,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能源化工跨向产业链高端

8月21日清晨,小城吴堡在黄河边苏醒。

货车司机宋振泉一大早来到高速路出口,从工友手里接过一辆满载煤炭的大车。这辆大车刚从榆林神树畔煤矿开来,又要接力驶向山西介休的一家洗煤厂。返程时,宋振泉还要再拉上一车石子,送到榆林的建筑工地。

青银高速黄河大桥是宋振泉出陕入晋的必经之路,“去时拉煤,回时拉石子”,每天有3000多辆这样的大车在此往返。不远处,陕北煤炭外送大通道——太中银铁路横跨黄河,不时有运煤专列穿行而过。

吴堡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是陕北通往华东、华北的桥头堡。在这里,运煤大车和运煤专列的活跃度,既是陕西与山西经济交往和产业合作的风向标,更是陕北能源经济的晴雨表。

黄河流域被誉为我国的“能源流域”,黄河滋养的黄土地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原油、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稳居全国第三。

陕西黄河流域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煤炭开采容易造成地表塌陷、开裂,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榆北煤业小保当公司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团队指导下,探索开展保水开采,研发适合当地的采煤技术和生态环境修复提升技术,为榆神矿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巨大,对居民饮水造成一定影响,并可能挤占生态用水。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t/h废水处理项目,破解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世界级难题,实现了污水循环利用。

面对巨量资源的地球馈赠,陕西并未放任开发,而是制定并严格遵循“三个转化”战略导向,推动资源富集的陕北转型可持续发展。靖边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陕西未来能源煤间接液化一期和神华煤直接液化等一批全球技术领先的能源深度转化项目建成投产,榆林5个千亿级重大化工产业集群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持续推进,陕煤榆林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引领陕西能源化工产业由初级加工加速向产业链中高端跨越。

记者的话

转型升级是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近年来,陕西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好“三个转化”战略,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多元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目前,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煤电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兰炭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氯碱生产基地,煤化工、煤油气综合化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先进制造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渭南,东近黄河,与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毗邻,是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领头雁”。在产业协同发展中,渭南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成为区域经济的一大亮点。

8月28日上午,位于渭南高新区的中联重科渭南园区内,一排排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全国各地。这里是上市公司中联重科除长沙总部外,最大的生产园区,挖掘机、推土机等产品不仅服务国内工程项目建设,还出口美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联重科将园区布局在陕西渭南,主要是看准了‘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以及渭南在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重要地位。”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道出了中联重科落户渭南,并持续投入提升园区产能的缘由。

8月19日,8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供应商参加了陕西中联西部土方机械有限公司召开的供应商大会。“以往大会都是在岁末年初开,今年年中加开供应商大会,希望上下游企业携手强化产业配套,为园区产能提升打基础。”公司负责人说,园区还预留了500亩的配套生产园和500亩的预留发展园,力争打造工程机械西部产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陕西黄河流域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构成。陕西先后制定下发了建设制造强省实施意见,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组建由省政府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7个重点产业推进组,实施8大工程和6大支柱产业培育计划。

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陕西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龙钢改造升级、西凤酒扩能提质步伐加快,宝鸡“钛谷”、渭南“钼都”、榆林“镁都”成为特色产业发展高地,西安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咸阳新型显示产业园、宝鸡新材料产业基地、渭南增材制造基地加速崛起。

记者的话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近年来,陕西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升综合集成水平,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陕西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创新驱动赋能现代产业体系

8月28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已达1亿千米。从7月23日12时41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点火升空开始,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百锋每天都在关注探测器的“行踪”和状态,因为探测器上应用了该公司研发的新型镁锂合金材料。

“空间飞行器减重一克,等于节约一克黄金!”韩百锋说,新型镁锂合金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在“天问一号”探测器的成功应用,大大减轻了探测器结构重量,有效载荷显著提高。

尽管是一家民营企业,西安四方超轻材料有限公司却凭借过硬的技术创新承担起陕西省镁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任务。目前,该中心已研制出3个牌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镁锂合金,总体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首个镁锂合金材料国家标准——《镁锂合金铸锭》也在这里诞生。下一步,该中心将重点围绕航空航天、国防尖端领域以及民用工业领域推进镁锂合金规模化应用,未来将形成每年上千吨镁锂合金生产能力,助力陕西镁产业高端化发展。

水安全、生态环保、水沙调控、旱作农业、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陕西围绕黄河流域重点产业领域,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平台,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和科技攻关,形成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为加快科技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陕西加快打造10个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0个龙头骨干企业承载的新型研发平台,推动500家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建设500个创新创业平台,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提供支撑。

在创新驱动引领下,陕西正在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区域的中心地带: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高度聚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发展的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风头正劲,黄河岸边的陕西正在借风起势,飞得更高。

记者的话

近年来,陕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需求侧、供给侧协同发力,深入实施“1155”工程,落实构建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8条措施,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陕西已连续3年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省份”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

黄河澎湃开放潮

738fd06339b88a647c15e178ee7ce11a.jpeg

9月14日,西部机场集团工作人员正在保障飞往榆林的全货运航班。 西部机场集团供图

9a77e6a9f98601e7c75de358b01a8085.jpeg

8月31日,从空中俯瞰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区。 本报记者 崔春华摄

4392d8dc8f5b6778d4537a288127eff4.jpeg

中欧班列长安号构建了连接中亚、辐射欧洲的黄金物流大通道,促进了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本报记者 崔春华摄

本报记者 崔春华

“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黄河流域9省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陕西破解开放不足短板、增强永续发展动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陕西紧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不断加大开放广度和深度,培育全面开放竞争新优势,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打造“一带一路”立体化开放大通道

9月1日,满载隆基股份高效单晶组件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荷兰)隆基绿能光伏产品专列缓缓驶离西安新筑车站,驶向1万公里外的荷兰蒂尔堡。这已是隆基股份今年以来通过长安号发送的第15列光伏产品专列。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隆基股份海外出口计划。该公司出口欧洲的组件产品之前是从天津港海运,在海运运力大幅减少、周期拉长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光伏产品及时交付客户,成了摆在公司面前的主要问题。

隆基股份将目光投向了中欧班列长安号。“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长安号线路基本覆盖了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是隆基全球化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战略管理部总监牛燕燕说。在西安国际陆港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首列长安号隆基光伏产品专列于4月26日顺利开行,并于5月14日到达荷兰蒂尔堡,保障了欧洲客户订单的准时交付。

“相比海运,专列节省了近一半的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产品资金占用成本、时间成本和仓储成本。”牛燕燕表示。截至目前,隆基股份已通过长安号出口货物15列615个集装箱,可满足欧洲20多个国家的分布式项目正常建设。中欧班列已成为隆基产品出口欧洲的常态化供应渠道。

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向西已开通西安至中亚、欧洲15条线路,覆盖丝绸之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向东通过海铁联运,实现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无缝对接,真正构建起“海陆空网”立体丝路开放通道。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货物发运总重是去年同期的1.9倍,呈现逆势增长态势,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8月31日,随着首列“渭西欧”国际班列的开行,黄河金三角区域的渭南市外向型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很多渭南产品可以搭乘‘渭西欧’走向国际,为渭南融入国际贸易大循环、参与国际分工打开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渭南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陕西黄河流域7市1区外贸进出口额由2016年的1951.3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478.92亿元,年均增长21.25%。

记者的话

陕西近年来依托中欧班列长安号,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目前,陕西发挥区位优势,构建陆空数字立体丝绸之路,推动航空港、陆港联动发展,正在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西部投资洼地活力四射

8月31日,进入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区,巨大的浅灰色封闭式仓库林立,密密麻麻堆放的红色集装箱,在湛蓝色天空掩映下显得很是壮观,火车头发出响亮的鸣笛声,蓄势待发。

由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厦门五店港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榆林象道国际物流园区,位于榆阳区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内,项目占地5600余亩、总投资45亿元。园区拥有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受煤系统、自动立体仓储系统、自动场内导引车系统以及集装箱堆场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年最大铁路发运量超过5000万吨。目前,园区一期项目已完成建设并于2019年6月投入运营。

该园区负责人介绍,从2018年2月开始建设,到2019年6月首列发车,一期项目只用了不到一年半时间即建成运营,创造了落地快、手续快、征地快、推进快等多项“榆阳速度”。

位于陕西最北部的榆林市,国土面积4.35万平方公里,全部属黄河流域,占陕西黄河流域总面积的32.5%。作为著名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和正在建设的国家高端能化基地,榆林经济总量居西部第6位、陕西第2位。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是榆林的突出优势,这里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和市场潜力。与此同时,经济开放度不高,资源整合度不高,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榆林发展的瓶颈。象道国际物流园区项目的引进落地,对于填补上述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象道国际物流园区的建成投运,将改善榆林煤化工产品铁路外运格局,提高铁路保联重点运输和包西线的通过能力,从而促进榆林地区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强化城市聚集辐射功能。”榆林市榆阳区招商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榆林不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十三五”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267.69亿元,年均增速达13.47%,同时,加快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呼包鄂榆城市群,举办了陕甘宁蒙晋沿黄经济合作洽谈会和煤博会,通过搭建区域性国际化平台与载体,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截至2019年年底,陕西共有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25家,全省黄河流域7市1区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22家,占全省开发区总数的88%;7市1区实际利用外资从2016年的49.92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5.76亿美元,年均增长14.9%;实际引进内资从2016年的52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11.3亿元,年均增长14.43%。

记者的话

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杨凌农高会等平台作用,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合作,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吸引跨国企业、国际金融机构等来陕落地。同时,高水平推进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西部投资洼地效应凸显。

区域协作开启新篇章

9月3日,刚参加完陕西—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活动的渭南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田忠锋又开始投入第七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的筹备工作。自2013年开始,由渭南市率先创办的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已经成为加快地区优势资源与市场、资本高效对接的重要平台。

在黄河金三角区域,渭南当之无愧是区域经济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领头雁”。地处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渭南,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也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渭南积极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与区域内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河南省三门峡市相互联手,相互借力,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招大引强,共享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果实,在区域合作、产业协同发展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作为全国首个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黄河金三角的区域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成为经济相融、活力涌动的重要经济合作区域之一。6年来,3省4市通过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累计签约项目205个,总投资额达3171.81亿元。其中,渭南市共签约项目126个,总投资额2077.19亿元。

在第六届黄河金三角投资合作交流大会上,3省4市政府共同签署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宣言》,明确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强产业协作,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开放合作水平,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共同打造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陕西积极推进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与黄河金三角区域城市群联动发展,推动陕北深度参与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推进陕南3市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今年,陕西将举办黄河经济协作区省区负责人第31次联席会议,邀请10省区12方共同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改善协作区营商环境,携手共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黄河流域。

记者的话

陕西将继续加强与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将黄河流域建成国家“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枢纽,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让“黄河号”巨轮驶得更远。

大河汤汤惠民生

a2c1e68b43d7447d5dac25f0c21ad6cc.jpeg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大河安澜。 本报记者 安涛摄

本报记者 李蕊

从太空俯瞰地球,就会发现,这颗蓝色的星球有70%的面积都是水。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生命。

地球上的大江大河奔腾不息,滋养了人类,这其中就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方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人类与黄河相伴相生。黄河是血脉,黄土是肌肤。奔流的血脉与丰腴的肌肤共同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体魄。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崇山峻岭间,黄河在迂回曲折中奔腾咆哮,从历史深处蜿蜒而来,向美好明天澎湃而去。壮丽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积淀,艰辛的治河历程、不屈的奋斗精神,激昂的时代强音、巨大的发展变迁,都在这大河之上、中国之中。

9月3日一大早,和往常一样,王清玉又来到黄河岸边练嗓子。王清玉年近花甲,是榆林市府谷县原墙头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榆林市二人台非遗传承人。

“你晓得天下黄河有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湾里有几十几只船……”站在观景台上,看着黄河入陕第一湾雄浑壮阔的景象,扯开嗓子吼一曲,王清玉觉得浑身都舒坦。自小在黄河边长大,他听得最多的就是《黄河船夫曲》。这首歌被一代代人传唱,也见证了黄河岸边日新月异的变化。

“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曾经的艰辛历历在目。如今的黄河入陕第一湾,河畅、岸绿、水清、景美,一年中黄河清澈见底的时间能有200多天。眼看着村民们发展现代农业日子越过越红火,走西口的哥哥们又回来了,王清玉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300公里外的靖边县,99岁的郭成旺老人每天早上也有个习惯,那就是去他亲手栽植的杨树下看一看。这棵树可不简单,它生长在毛乌素沙漠腹地,挺立在风沙中近40年。大漠中植树200万株,在毛乌素沙漠里踩出16万公里足迹,栽树的“愚公”郭成旺祖孙四代坚守林场,浇灌出一片塞北林海。往昔黄沙漫天,曾孙郭涛不曾亲见;今日茫茫林海,郭成旺老人早有预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减少黄河泥沙量,让黄土高原披绿装,郭成旺们做到了。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水变清,黄河不泛滥,几千年前古人认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王清玉们看到了。

有了郭成旺们的因,才会有王清玉们的果。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黄河,犹如伟大的书者,每一处笔迹都气象万千。黄河的保护,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黄河的治理,是安民兴邦的大事。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从先秦到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黄泛区饥荒连年,“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

数千年来,为了把黄河治理好,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部艰辛的治黄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治国史。

“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从征服水、征服自然的本能冲动,到尊重规律、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黄河治理的实践背后,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之变,是一辈辈人挥洒的汗水与岁月磨砺的坚韧,是国家对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

流经悠悠岁月的母亲河,在新时代迎来国家战略谋划与发展的新生机。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怎样才算“幸福河”?又要如何“造福人民”?围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陕西省委、省政府从国家战略高度考量,从流域功能定位出发,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陕西担当。

黄河泥沙为患,根在黄土高原。从持续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到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陕西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从加强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万多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打下5万多座淤地坝,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4亿多吨,建设基本农田550万公顷,不仅防洪拦沙,更让老乡们有了活命田、金饭碗……所有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确保黄河岁岁安澜,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是为了确保黄河流域人民岁月静好、生活幸福。

人们惊喜地发现,黄土高原再不是“山光水浊”的旧模样,正在迈入“绿水青山”的新时代。

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水患频仍到惠泽民众,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黄河儿女的身体力行中,在沿河9个省区的齐心协力中,成为最生动的现实。

幸福意味着什么?

对于干旱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幸福意味着吃水不再愁。“宁给一碗油,不给一碗水”,这是白于山区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李志阳是定边县红柳沟镇高圈村村民,自他记事起,家家户户只能靠水窖收集雨水,“女人见人侧着脸,男人见人两只眼”。每逢大旱,别的地方担心旱死庄稼,他们村则揪心旱死人畜。2015年,高圈村终于通上了黄河水。有了水,人活得滋润了,日子也好过了,李志阳还办起了养殖场,之前须臾不能离的水罐和农用四轮车,从此光荣下岗了。引黄工程的实施,让干渴了千年的黄土高原和渭北旱塬喝饱了黄河水,祖祖辈辈吃水难的人们,如今再也不用愁。

对于黄河流域的贫困群众来说,幸福意味着脱贫奔小康。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村支书陈登业带领村民流转2000多亩无定河滩地种植水稻,千亩稻米换来美丽生态和真金白银。科学利用让黄河真正由“害河”变成了“利河”,黄河沿岸沃野千里,昔日的苦瘠之地变成了高产良田。黄河流过的沟沟坎坎间,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老百姓在大河的滋养中走上小康路。

对于听着涛声长大的黄河儿女来说,幸福意味着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一条沿黄公路,成了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武江伟的致富路。生态好了,旅游的人多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依托村里的千年古枣园,他和妻子经营民宿、销售红枣产品,为了幸福生活奋斗。黄土高原上不仅飘出“地球绿飘带”,还长出了“金丝带”。在武江伟心里,那滔滔的黄河水,带给他的是一种希望、一种力量。

1948年,吴堡县川口,毛泽东主席东渡黄河。他说:“这个世界上什么都可以藐视,就是不可以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啊!”

72年后,当年毛泽东主席东渡黄河的地方建起了风景优美的公园。“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一到晚上,粗犷苍凉的陕北民歌和着滔滔不绝的黄河水,响彻黄河畔,直往人心里钻。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吴堡百姓就会在这里扭起陕北秧歌,蓝格莹莹的天衬着红扑扑的脸,老百姓们自发编了歌词:“先脱贫,后致富,从此告别坎坷路,只要干群一家亲,定把黄土变成金……”

朴实的话语里,有着最真挚的情感。

历史经过1000多年,让绿洲变成了沙漠;共产党领导群众奋斗70年,把沙漠变回了绿洲。千百年来“善淤、善决、善徙”的黄河在新中国成立后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70年岁岁安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书写了“黄河宁,天下平”的不朽传奇。

河之清,人之福。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新时代,人与长河的关系,出现古今未有之变。

人类的源头在江河的源头里,人类的历史在江河的流淌中。这条凝聚着黄河韵、民族魂,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盛世期盼,积蓄着民族复兴强大力量的幸福大河,以世界上最恢宏壮美的气势,奏响一个民族奔腾向前的乐章。

黄河之水如甘霖

5baf4e10fd29dcaf9998b400798266ec.jpeg

在吴堡县毛主席东渡纪念碑广场上,当地群众高兴地扭着秧歌。 本报记者 安涛摄

30fbc981710e05c1ce284e2fef8914a1.jpeg

黄河水利委员会潼关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在黄河上取样,准备测含沙量。 本报记者 安涛摄

faaa7b6eed0428ed5818017569502478.jpeg

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丈八村村民李宝民展示今年新收的小麦。 本报记者 霍海澎摄

本报记者 霍海澎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在南北狭长的版图中,干渴的陕北和渭北,有着太多缺水的故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把《祈雨调》唱了再唱。

如今,随着东雷抽黄、定边引黄、延安引黄、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等引黄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一个个缺水地区逐步用上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黄河水。甘甜的黄河水,生活的幸福泉,天下黄河富陕西正在变为现实。

水兴百业润民心

“家里通上了黄河水,这水罐也光荣‘退休’了。”8月21日,在养殖场给猪喂食的李志阳,指着养殖场角落闲置的水罐,开心地对记者说。

李志阳是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高圈村村民,他家是村上的养殖大户。早些年,这水罐可是李志阳家的宝贝。每天,李志阳都要开着农用四轮车拉着水罐跑到10多公里之外拉水。

高圈村地处白于山区浅山区。过去,吃水难一直是困扰村民的大难题。《定边县志》曾有“乡村水少,而味甚卤,即凿井,亦十无一甘,家各置窖,贮夏雨冬雪,其中虽杂污秽,而舍此无可为水”的记载。

“山区人宁给一碗油,不给一碗水。过去我们天天都在找水、驮水、拉水的路上。”李志阳说。

原来,高圈村村民也曾尝试在周围打井,但打出来的都是含氟高的苦水。只要牙齿发黄,肯定是本地人。村民平时洗脸用的是苦水。要想洗澡,只有到夏天打个土坝积攒些雨水,凑合着洗。

“山区没水吃(地下水埋藏深),滩区有水不能吃(含氟量超标)”曾是定边县饮水状况的真实写照。

在李志阳家中,还有一口水窖。20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白于山区群众吃水难题,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一个个解决人畜饮水难题的水窖建了起来。李志阳家的水窖就是那个时期建的。

2015年,高圈村通上了黄河水,李志阳将自来水引到家里的灶台上和家门外的养殖场。他还将300头的生猪养殖扩大到500头。以往拉水用的水罐和农用四轮车,也被搁置在养殖场的角落。

“用上黄河水以后,我再没有去拉过水。现在,水龙头一拧,就能吃上、用上黄河水了,咱这农村跟城里一个样。”说话间,李志阳脸上堆满了笑容。

水富足了,高圈村的村民纷纷搞起了养殖。

今年年初,村民赵文华和王建军合伙投资140余万元建起了养鸡场。

“以前买水吃,一吨水拉到家得35元,水价10元,运费25元,水价贵不说,还特别费时间。现在黄河水接到家,一吨水5元,便宜又方便。这黄河水让我们有了发展底气。”站在今年新建好的鸡场内,赵文华高兴地说。

“原来,缺水是困扰我们村发展的关键因素。高圈村的地下水含氟高,没法打井取水。这几年,自黄河水通了以后,村上已经有10多户群众搞起了养殖,发展后劲越来越足。” 高圈村党支部书记蒋彦成说。

2003年,盐环定扬黄工程开始向定边县城及周边农村供水,受益区域主要为定边县城及周边部分镇村,受益人口约14万人。黄河水如甘霖一般解决定边城区和浅山区群众的饮水问题。

老区人喝上黄河水

在家里备几个塑料桶盛水,是延安市民李晓艳长期保留的习惯。

李晓艳家住在延安市宝塔区尹家沟4号楼1单元5楼。因为尹家沟地势较高,过去,她家时不时闹水荒。

8月19日18时许,记者来到李晓艳家,她正在厨房里洗碗。拧开水龙头,充沛的自来水哗啦啦地从水管里流出来。

“原来每天到了用水高峰期,楼上的水很小很细,有时候就没水了。一缺水,热水器就无法启动,想洗澡就得等22时以后。现在随时打开水龙头都有水,水量也很大。以后再也没有缺水的烦恼了。”李晓艳说。

原来,由于小区用水没有经过二次加压,李晓艳所在小区5楼和6楼的住户,缺水成为常态。错开用水高峰期存水,是李晓艳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有时候,周末有空闲时间想洗衣服,因为水量不足,只能等到很晚才能洗。像我们这样的情况,周边几个地势高的多层小区的5楼和6楼,都是这样情形。”李晓艳说。

“我们居民家属楼有6层,以往住在5层和6层的居民经常反映家里缺水。2018年6月黄河水接入城市供水管网以来,小区再也没有居民来反映缺水的情况。”小区物业管理员杜明飞说。

延安水务环保集团自来水有限公司副经理任光荣表示,原来延安城区水源较少,主要依靠王窑水库供水,供应量每天有3000吨左右的缺口。水量不足,导致延安城区一些比较高的地段没有二次加压的小区,存在高峰时段缺水的情况。

家住宝塔区凤凰山街道北关社区的居民王生枝,住在地势较高的半山腰上。王生枝家的用水情况有些复杂,由于没有条件进行二次加压,自来水只能通到他家大门口。为了让自来水通到厨房,王生枝在院子里专门安装了一个水罐,再用水泵从水窖将水抽到水罐里。

白天用水高峰期,即使在水窖里,也没有水。原来家里吃水,王生枝每天4时左右就得起来,错开用水高峰期才能接到自来水。有一年春节,水窖里也没有水,他们一家还跑到水厂去拉水吃。现在,他再也不用早起,随时都能接到自来水。

为了缓解延安水资源短缺的困扰,2014年12月,延安市规划建设的黄河引水工程正式开工,2018年实现了向延安城区供水。延安市黄河饮水工程,解决了延安新老城区、延川、子长、延长和榆林市清涧县等地近100万人口的生活用水问题和工业生产用水问题。引黄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延安水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

千里旱塬变粮川

从西安跨过渭河向北,在到达桥山山脉之前,有一大片宽阔的平原,因为地势相对较高,引水灌溉难度较大。以往,这片区域的群众种粮都是靠天吃饭,这里也被称作渭北旱塬。

如今,横贯东西的东雷抽黄一期和二期工程,将渭南市富平、蒲城、大荔、合阳、澄城、临渭等县区上百里旱塬的百万亩耕地变成了关中粮仓。

8月18日,沿着纵横交错的渠道和长势旺盛的玉米田穿行不久,记者来到渭南市富平县流曲镇丈八村村民李宝民的家中。李宝民正在家里磨小麦装面粉。屋子的一角,堆放着10余袋今年新收的小麦。

小时候遭受过饥荒的李宝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打的小麦再多,也要留下口粮。“自己家的麦子,磨成面粉,吃着香。存粮放在自己屋里,咱心里就有底。”李宝民笑着说。

李宝民家距离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灌区的流曲总站只有1公里的路程。如果没有东雷二期抽黄工程,李宝民不敢想象过的是什么日子。

“过去我们是靠天吃饭,一年只能种一季绿豆、芝麻这些耐旱的农作物。一亩地最多能打150公斤粮食。更多的时候,因为天旱少雨,一年下来,打不了多少粮食。”李宝民说。

李宝民家中兄弟多,过去,一家人日子过得恓惶。原来家里住的土坯房,兄弟们都得外出打工增加家庭收入。

1997年黄河水通到地头后,李宝民就在家里种地。他家有5亩地,最多的时候,还承包了20多亩地。

“浇上黄河水以后,我们这里的土地价值翻了几番。一亩地一年可以种两茬,秋季种小麦,来年入夏收小麦种玉米。现在,小麦亩产5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700公斤左右。合起来,一亩地能收一吨以上的粮食。我们这水浇地,都是货真价实的‘吨粮田’。尤其是黄河多泥沙,水质含有碳、磷、钾及多种微肥,灌溉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肥力,一举多得,效益十分突出。”李宝民说。

靠着勤劳肯干,李宝民家收入不断增加,他家也盖起了新房。前不久,他还新买了一辆帝豪牌越野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抽黄工程使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经济飞跃式发展。昔日靠天吃饭、贫瘠落后的渭北旱塬成为全省重要的粮、棉、果、蔬生产基地。

记者手记

黄河水 泽万家

霍海澎

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一直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件大事。黄河取水用水,全国是一盘棋;统筹调水节水,全省是一盘棋。多年来,陕西全力实施境内“南水北调”,利用陕南及秦岭丰富的水资源,大力实施引汉济渭工程,用渭河水流入黄河的增量换取陕北及渭北黄河用水指标,确保黄河下游水量不减少。

近年来,全省水资源节约利用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成运行,使水蓄起来、活起来、灵起来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水治理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成熟。“水润三秦、水美三秦、水富三秦”的美丽蓝图逐步呈现在世人眼前。

沿黄河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保障黄河岁岁安澜,确保群众安居乐业。

从居住到出行,从发展产业到交流互通;从一个人到一个家,从一个村到一座城……黄河沿岸的变化,展现着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图景,展现着黄河儿女对母亲的拳拳深情。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久久为功、只争朝夕。

大河流过处处歌

c328c476b155aad2952611b67a3b670c.jpeg

黄河流过处,生机与希望迸发。三秦儿女书写着新时代的幸福篇章。图为黄河陕西潼关段。 本报记者 安涛摄

cb60ca9f61c8b26a1c87731ba6941996.jpeg

榆林市二人台非遗传承人王清玉向小学生讲述黄河故事。 本报记者 安涛摄

159eca66aa7c591d3de23ce9ae23dac5.jpeg

在延长县罗子山镇天尽头村,贫困群众王勤学在地里查看红薯长势。 本报记者 仵永杰摄

本报记者 仵永杰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黄河流过处,生机与希望迸发。千百年来,黄河流过处的歌,唱尽黄土地上人们讴歌生活、礼赞生命的心愿。

在大荔,亮子背后的挑线人双手对舞,碗碗腔老艺人怀抱月琴弹唱,缠绵的腔调尽显生活的质朴与典雅。在安塞,百十个斜背腰鼓的后生手起槌落,如骤雨旋风般的鼓声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和强盛。在子长,一曲信天游从远方传来,这原始且不事雕琢的声音唱尽人生的沧桑与悲怆。

歌声与水流碰撞,生活和大河交汇。跨入新时代,黄河流过处的三秦父老,在这片土地上借双手与命运搏击,用智慧与自然平衡。坎坷踏平,终成通途大道。

大河畔上绿盈眶,美了生态

风吹稻花香两岸,谁能想象这是榆林黄土高原上的景象?

8月中旬,正是无定河畔水稻扬花灌浆的时候。到11月初,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无定河畔的稻谷就要收获了。今年,北庄村种植水稻2500亩。

这里原是塞上闻名的“鱼米之乡”。北庄村位于无定河、榆溪河、党武河交汇处,两条灌溉渠穿村而过,滋润着3500多亩水浇田。

前几年,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种植成本高,当地人渐渐对种地不抱希望,几千亩土地撂荒。与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北庄村村支书陈登业认死理,他说土地不哄人。“庄稼人把土地荒芜了太可惜。这几千亩土地临近无定河,我就不信种地会没有收成?”

陈登业一是不想让田地荒芜,二是想让贫困户日子有改观。2016年冬,他带领北庄村党支部成员考察研究多次,决定依托无定河沿岸滩地,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

陈登业相信祖辈“土中淘金”的真理,他带头成立榆林市横山区业雄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向村民流转土地,吸纳股金。

有贫困户因为股金高而为难,陈登业想办法担保贷款。有人担心钱打水漂,陈登业一次次去做工作,讲自己多年种植水稻的经验,谈合作社规模化种植的计划。

摸着石头过河,40户村民战战兢兢地入了股。依托横山区农田改造项目,北庄村对盐碱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2017年初,合作社购机械、请专家,1000亩水稻顺利播种。

当年秋收后,股民们每股分红1万元,分到大米105公斤。合作社还给村民支付工资44.54万元,其中贫困户所挣工资13.4万元。

庄稼人就信个“眼见为实”。拿到分红,村民们纷纷行动起来。2018年,北庄村将合作社转变成以村集体牵头的“榆林市横山区党岔镇北庄村经济合作社”。

2018年年底,村两委用村集体分红部分资金扶持7户贫困户,并给村上的爱心超市注入2500元,沉淀村集体6万元。

北庄村村民刘永万说:“原来这里是盐碱地,水患多,种庄稼没有保障。”如今,无定河经过治理,水灾减少、水质优化,种出来的稻谷颗粒饱满、精亮油光。

大河畔上,风吹稻花香两岸。三秦大地,近水向阳富一方。脱贫攻坚让老百姓获得生态的红利。人们在黄河的滋养中走上致富路,于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反哺母亲河。

搬进幸福新家园,换了心情

到延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天尽头村就近了。这是延安市延长县罗子山镇紧邻黄河的一个村。

山高路远,河宽沟深。8月19日,在天尽头村,几位工人正在填埋旧窑洞,旁边是一排整齐的新居。

这几天,天尽头村贫困群众王勤学常往新家里跑,东面瞧瞧墙面,西边看看房顶。几十年了,他们一家终于要从裂了缝的旧窑洞中搬出来了。

王勤学近50岁,家里的几孔窑洞比他年龄还大。一孔窑洞落土渗水,屋里阴暗潮湿。牲畜就在院中,窑洞中飞满蚊虫。想要把土特产红薯、花椒运出去,他得走大半天山路,客商常因此压低价格。

天尽头村村民20多年前的生活场景,被记录在专题片《家住天尽头》中。这是延安电视台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

专题片中,王勤学在山边取水的画面将人们带回那个年代。“学学,还有水没?”后面的人问。“学学”就是王勤学。

村民拉驴去山崖处汲水,不叫汲水,是去抢水。这里一天一夜的蓄水能盛20桶左右,只够10来户人家使用。王勤学每天必须起个大早去取水。

当时,天尽头村还不通电,只能用木柴烧水做饭。村民时常驾船渡河去山西大宁县砍柴。当时在这里拍专题片时,编导要坐船去山西给设备充电。

10多年前,王勤学家里房子简陋,吃水不便,电用不上,日子过得恓惶。无奈间,他去山西下铁矿。赚了些钱后,他承包铁矿,但赔本折钱。

“在政府支持下,新房盖起来了,公路通到门口,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是自己的,我们也要加一把劲。家里种了红薯和花椒,还养了牛羊。”王勤学说。

新房主体已经完成,王勤学筹划着怎样装修。起码,不用再挖水窖了,水龙头已经通到新居中。

“十三五”期间,延安市易地扶贫搬迁15040户,全市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隐患彻底消除。

在艰苦的环境下,天尽头村村民世代像草籽一样抓牢岩缝向阳借风,繁衍生息。脱贫攻坚让贫困户的生活有了新的可能,沟沟坎坎间的老百姓告别艰难险阻的地方,搬进幸福新家园。

依托优势兴产业,富了乡党

8月18日,在白水县西固镇马嘴村,贫困群众张友民正在采摘花椒。“无刺花椒方便采摘,一天可以采摘40公斤左右。种植花椒最大的成本就是采摘人工费。”张友民说。

在白水县兴秦花椒专业合作社的扶助下,张友民尝试嫁接新型无刺花椒种苗。没想到,他竟然成为第一批无刺花椒受益者。

张友民家中负担重,他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老人身体也不好。放心不下,他没有外出打工,在家种植花椒。张友民说:“多亏合作社给我提供的无刺花椒种苗和种植技术。我家有了一定收入,现在生活越来越好。”

前几年,马嘴村村民陈书明参加农村示范带头人培训班后,了解到花椒树适应白水县山地、河滩交错的地形。随后,陈书明牵头成立白水县兴秦花椒专业合作社,号召村民和贫困户发展花椒树种植产业。

起初,村民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只有山地、沟地才种花椒,平原上种苹果、小麦才是正道。

白水县西固镇发展苹果产业较早,但随着苹果树树龄老化、采煤沉陷区等因素影响,逐渐失去种植优势。

经过宣传和实地考察,村民看到种植花椒树的经济收益,干劲大增。合作社还从育苗、销售、加工这一产业链上入手,切实解决椒农的后顾之忧。

在陈书明的带领下,白水县兴秦花椒专业合作社进行多次改良、选育、嫁接,最终采用科学手段成功培育出产量高、出油率高、味道醇厚、便于采摘的无刺花椒。

逐步走向正轨后,合作社花椒技术管理队伍采取培训会、现场指导等形式,定期向贫困户发布政策法规、供求市场行情、采摘前后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花椒行业信息,并根据农时季节,开展花椒嫁接、管理技术培训。

“花椒树见效周期相对较长,合作社指导贫困户在新建花椒园里进行花椒树育苗,套种红薯、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介绍贫困户给合作社产业大户打零工,既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短期收入问题,也能打好花椒长期产业基础。”陈书明说。

花椒经济林已成为渭南市林业产业扶贫的主要途径。脱贫攻坚主导产业走进贫困户家中,人们依托当地优势,引进先进技术,用产业与贫困做斗争。

记者手记

黄河美 幸福来

仵永杰

人,依水而居,生生不息。河,日夜奔流,绵绵不绝。

人水相依。千百年来,人治水、水利人,这艰苦卓绝的过程是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人与自然相平衡的过程也是人们走出贫困、拥抱未来的过程。

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生态敏感区往往与贫困如影随形。对于黄河流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

榆林,黄土高原竟有了“风吹稻花香两岸”的图画。无定河沿岸群众发展水稻种植产业,在保持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脱贫致富。

延安,千沟万壑的荒凉之地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如今,林下经济、农村旅游方兴未艾,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渭南,山地、坡地栽植花椒经济林,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并为农民增收开辟有效途径。

从掠夺到保护,再到今天的平衡,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必须要与生态保护并重。

人们再也不会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索取,但也不会被恶劣的自然环境所打倒,黄河流过处的人们用智慧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造林,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迁徙,高难险恶之处再不会有人居住。引水,现代节水灌溉设施建上坡地。

在与大自然的平衡和探索中,黄河流过处的三秦儿女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

黄河宁 天下平

37d08e96363f6c68af66c4649d70efcb.png

24ca0c41d54bd1d82696456648cedfc1.jpeg

河南开封黑岗口黄河湿地。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本报记者 陈艳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郑州的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了解沿黄地区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堤防建设和防洪形势等情况。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黑岗口就在距此几十公里的地方。

2020年夏末秋初,烟波浩渺,大河东去。站在黑岗口大堤上眺望,一排排茂密的树木绿意盎然,如同守卫黄河的绿色卫士。这里是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工程一隅。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今年3月,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工程正式动工。工程建设涵盖拆迁、绿化、防洪工程补救措施等。两个月的时间里,黑岗口实现了美丽蜕变,写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精彩一笔。

黄河修防工张飞告诉记者,黄河水带着泥沙,小流量也容易出大险。在汛期,为了观测水位,他们常常要下到坝底,用探水杆不停触碰堤坝根石,感受根石的坡度,随时有跌落的危险。

为了确保黄河长治久安,今年以来,开封相继启动黑岗口水毁抢险项目、应急修复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主体工程施工任务。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景观工程,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展的一项生动实践。

黄河之险,险在河南。然而,要实现黄河永续安澜,不光要在黄河下游做文章,沿黄九省区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沿黄九省区正协同发力。上游科学治沙;中游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下游的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得以丰富。一曲确保黄河长治久安的 “大合唱”正在唱响!

黄河宁,天下平。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就一定能在接续奋斗中共同绘就大河永续安澜的灿烂图景。

我家就在黄河边

ab86cea2bfe84926cfc044286d01bd74.jpeg

韩城行鼓越敲越欢畅,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本报记者 安涛摄

c4884c1cad2bf756df2ab7a0bf253625.jpeg

万亩鱼塘,碧波荡漾。谢洁和丈夫在这里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本报记者 孟珂摄

e34287d69d3402d26eaa2de11ebecfde.jpeg

滔滔的黄河水,是武江伟一家重要的生命滋养,给予他们欢乐、希望和力量。本报记者 孟珂摄

本报记者 孟珂 刘坤

穿越日升月落的轨迹,紧随花开叶落的脚步,我们沿着黄河行走,在时空转换中感悟一条河,走近一群人。

他们曾饱受水患之苦,也正在体会生态改善的味道;他们曾与贫穷对抗挣扎,也正在体验美好生活的喜悦;他们深受母亲河的滋养,也正用实际行动回馈母亲河的恩泽。榆林、延安、渭南;忻州、吕梁、临汾、运城……在陕西、在山西,沿黄河居住、隔黄河相望的普通人家,讲述着不尽相同的黄河故事,诉说着黄河儿女对母亲共同的拳拳深情。

“美人鱼”跃出黄河滩

谢洁没去过北京,却把鱼卖到了北京。

留一头利落的短发、穿一身亮黄色长裙,妆容一丝不苟,35岁的谢洁看起来不太像很多人印象中的农民。但从18岁起,她就以水为生、与鱼相伴。

她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叫“洽川美人鱼”。“洽川”就是她的家乡合阳县洽川镇。

在这片黄河滩上,人们曾以种植蔬菜为生。随着土地盐碱化,20世纪80年代,当地开始治理荒滩,探索渔业发展的路子。

谢洁起初做的是水产运输,每天把各类水产品从池塘送往县城的市场,风里雨里,早出晚归。25岁成家后,她跟着公婆做起水产养殖。

四季更替,谢洁见证着当地渔业的发展。

东雷抽黄总干渠引来黄河水,池塘水源有了稳定补给;自动投料机、增氧机等设备广泛投用,还能通过手机实时监测,村民工作量大大减轻;县上规划生态渔业,从抛弃化学用药,到推行莲鱼混养,水产品让人吃得更放心。

养殖条件好了,谢洁的水产品越来越丰富,黑乌鲤、温泉罗非、鲤鱼、草鱼、鲫鱼、鲈鱼……收入也一天天好起来,不仅池塘的管护房做了翻新,家里还盖起了两层小楼。

但是,谢洁不满足于把鱼只卖到县城。

要让鱼“游”得更远,谢洁至少要迈过三道坎:更长的保质期、稳定的产量、广阔的销路。

延长保质期。她从合阳县渔业发展中心组织的职业农民培训中汲取经验,先是做了真空包装,又用了活鱼充氧。鱼的储存时间在夏季延长到5天左右,在冬季延长到10多天。

保证产量。2018年她和丈夫成立了美人鱼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和合作社,与村里的贫困户合作,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培训,同时收购他们的水产品。

拓展销路。她借着短视频的“风口”,拍摄了一系列展现自己捕鱼、烹饪过程的视频,展示从源头到餐桌的原生态美食。县上、市上举办的各类展会也成为她的推广平台。

一番努力之下,美人鱼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年销售各类水产品50多万公斤,在省内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拥有许多回头客。

9月3日,晨光唤醒洽川。黄河向南流淌,芦苇随风摇曳。万亩鱼塘之上,一群黑鹳振翼飞过。谢洁起床、洗漱,捕鱼、采莲。这一天,她又要将家乡的水产品发往许多她没去过的地方。

枣乡人有了新奔头

黄河水奔流不息。风起,浪涌,岸边的枣树林沙沙作响。驾车行驶在沿黄公路上,一路景色从武江伟身旁掠过。

从家里到县城的这段路,32岁的武江伟每周至少要跑一趟。车上载着的宝贝红枣,要发到全国各地去。

家住佳县朱家坬镇泥河沟村的武江伟,伴着黄河的涛声和一棵棵枣树长大。但人生的前20多年,他离它们越来越远。

小学在村里读,初中在镇上读,高中在县城读,大学考到西安……“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发展闭塞,村里留不住人。”9月4日,武江伟向记者回忆。大学毕业后,他在榆林市一家能源国企工作,一路干到管理层。

可渐渐地,一个声音从心里冒出来:回家。

那是2014年。村里有千年历史的古枣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时间,研究农耕文明历史的学者来了,写生的画家来了,游客也来了。

“村里没有餐厅、民宿,游客当天就返程了,学者、画家就在村民家里凑合着吃住。”武江伟嗅到了一丝商机。

2017年,沿黄公路修到了泥河沟村的村口,村上到县城的车程从一个半小时缩短到20多分钟。这次,武江伟果断辞职,带着妻子、孩子返乡了。

投入所有积蓄,背上20多万元债务,承包村里废弃小学所在的3层小楼,请专业人士设计、改造……2018年初,武江伟夫妇的“枣园客栈”开始营业,年收入20多万元。

初尝创业甜头的武江伟没有止步。

“很多游客都想带些这里的特产,我何不利用村里的独特资源,创出千年红枣的品牌?”武江伟家里仅有10亩枣树,他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红枣,既扩大销量,又帮他们解决销售难题……2019年,以红枣为主的农副产品,给武江伟带来50多万元收入。

从世界回来,从故乡出发。千年古枣园深处,返乡青年誓让故乡换新貌。

我和花椒有个约定

盛夏,黄河岸边的韩城市进入花椒丰收时节。为赶农时抢收,每年这个时候,成千上万的椒客来到韩城,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7月28日,高长森在家打点行李,准备跨过黄河去韩城“赴约”。

高长森家住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中垛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出去打零工,日子过得不紧不慢。

2年前,高长森听到韩城花椒丰收需要大量招收采摘工人的消息,从此便与韩城花椒结缘。

8月初,火辣的太阳炙烤着三秦大地,戴着草帽、脖子上搭着湿毛巾的高长森已经穿梭在一望无际的花椒园中。

“慢点干,没人撵你!”高长森的手指被花椒刺扎了一下,旋即流出鲜血。看着丈夫被花椒汁液染得黑红的双手,妻子白爱叶心疼地“责怪”丈夫笨拙。

高长森每天大约能摘25公斤花椒,妻子比他能多摘一些。“每公斤花椒采摘费是5.4元,日均收入135元。”高长森告诉记者,采花椒也是个技术活儿,手底下要利索,女工一般比男工手巧,收获也更多。

私下里,高长森有时会抱怨妻子摘得太快。“其实他哪里是抱怨我,他是嫌自己慢,怕耽误主家的事。”白爱叶明白丈夫的心思,把农时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大红袍花椒”是韩城特产,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栽植历史。目前当地种植面积已达55万亩,产量3000万公斤,总产值40亿元,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花椒主产区。

今年是高长森跨过黄河来韩城采花椒的第3年。与第一次不同,这次他还当起了小组长,组织同村8名妇女一同前来。

“自家的苹果还没有熟,趁着农闲出来挣点钱。”从7月28日开始,20多天时间里,高长森和他的工友平均每个人能有3000元的纯收入。

据了解,今年花椒丰收时节,大约有10万名“椒客”来到韩城采摘花椒。高长森和白爱叶还被韩城市评为“十佳最美椒客”。

朴实、厚道,这是高长森留给身边人的印象,也是韩城“椒客”的真实写照。黄河水没有阻断两岸人民的交往,反而增进了共饮黄河水的深厚感情。跨过黄河来韩城赴“花椒盛宴”,新时代的秦晋之好正在书写。

记者手记

黄河情 意绵绵

孟珂

谢洁、武江伟、高长森……这些家住黄河岸边的人,真切感受着沿河生活的巨变。

他们的故事,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土坯房变成小洋房,盐碱地变成万亩鱼塘,生态养殖理念深入人心,产品走向全国各地。沿黄公路打开通往外界的窗口,人们出门看病容易了,孩子上学方便了。依托与黄河伴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人们发展旅游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他们的故事,述说着秦晋之好的传承。依着同一条河流,两岸的陕西、山西人民繁衍生息,互通有无。

他们的故事,深藏着儿女对母亲的深情。深受这条生生不息的大河的养育,黄河两岸人民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转变中,从人水相争走向人水和谐。有人从未离开黄河,有人离开多年又返回,他们的心中有对故土的依恋,更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拥抱美好生活的梦想。

他们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创造者。

千千万万勤劳、勇敢、智慧的黄河儿女,心怀壮志豪情,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共护黄河生态、同享黄河安澜,让幸福河润泽天地万物、滋养百姓生活。

黄河万里入胸怀

3a1c1ee2e3f41179871f825eadf15d49.jpeg

黄河壶口瀑布。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沙莎

注定,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都会有一条大河奔腾。

这条大河是远古的血脉,北京人、蓝田人……他们站直了身躯在大河边寻找生存的可能,他们把手中粗粝的石块磨成与天地斗争的武器,他们捡起第一块燧石点燃文明的曙光。

黄河两岸,无数远古的足迹烙下了我们最初的模样。

这条大河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底色,滚滚奔腾的河水,繁衍着黄皮肤的子孙,他们的始祖黄帝以“黄”字命名。当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沿着黄河奔走,中国古代理性的光辉照耀在大河上下;当夏、商、周、秦、汉、唐,无数朝代在黄河流经的地方辉煌过,衰败过,黄河之上终于站立起泱泱大国。

也许说黄河是黄色的太狭隘了,那么多智慧、骄傲、荣耀与诗意在大河之上相遇迸溅出的无数浪花,滋润了高原、沙漠、草地、高山、平原,也擦亮了历史的天空,成就了大河的意义。

于是,黄河边有了《诗经》中“关关雎鸠”的默契,有了司马迁“史家之绝唱”的记忆,有了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有了龙门石窟的微笑,也有了黄河大合唱的怒吼。黄河流经的土地上生发出巨大的力量,生长出文明的参天大树,让五千年的中国梦在这里诗意地栖居。

大河上下

成就文明血脉

黄河,中华大地上最曲折汹涌的脉搏。当风起浪卷太阳沉浮四季转换时,计算着时令风雨的人们,就会在黄河浇灌的土地上,丢下种子,滴下汗水,期待着收获。年复一年的春种秋收,土地上终于生长出彩色的陶罐,美丽的丝绸,生长出长城万里,也生长出玉宇琼楼;土地上的风吟出了诗,写出了书,画出了不一样的山河。

8月,我们站在玛多,看不到一棵树,这座海拔4300米的小县城名字的藏语意思就是“黄河源头”,这里的草从此时开始再有半个月就会变黄,然后迎来漫长的冬天。雪会下,草会黄,然而我们知道从这里开始黄河有多长,文明就会有多长。

星宿海边《格萨尔王》的史诗,湟水河带来文成公主的日月镜和她的哀伤,无定河带来赫连勃勃的白城子和他的野心;渭河带来赫赫宗周也带来大秦帝国,带来花舞大唐春也带来大汉风云;汾河边上的那棵老槐树是多少人的乡愁;伊水河畔至今流传着大禹的传说;大汶河冲刷着大汶口的石器,也凝视着那些到泰山祭告天地的帝王。

8月,我们站在壶口,看黄河汇聚所有的激情激荡起千丈巨浪。“天下黄河一壶收”,这收下的岂止是奔腾的河水,更是大河上下走过的耀眼的文明。陕西,只能是陕西,能收下大河上下这沉淀了千年的文化,更能把所有的积淀激扬成文明的魂魄。

蓝田,一位中年女性的头骨,证明黄河岸边80万年的血脉;西安半坡的姑娘手从尖底的瓦罐中倒出流淌的文明。

就这样,文明的星星之火被点燃,照亮了蒙昧的夜空,成就着中华文明的经典范式,绵延了五千年。炎帝在姜水河畔刀耕火种,黄帝在渭河之边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时至今日,我们每个人都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甚至我们在无定河畔发现了黄帝时代的石峁城,无声地证明着“中国文明的前夜”的灿烂辉煌。

接着周人也沿着渭水走来,在他们铸造的青铜器何尊上写着最早的“中国”。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在黄河沿线奔走、游说、变法、著书立说,渭河边的秦人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和雄心,横扫六合,终于在世界的东方成就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长安,再没有哪个名字可以像它一样,念出来就是盛世的辉煌,写出来就是满城的诗意。长安有汉家的长乐未央,有盛唐的108坊,有水边的丽人,有仗剑的少年。长相思,在长安。

黄河就这样在陕西黄色土地上成就文明所有的荣耀,即使这样她还不满意,留下司马迁,写下千古之绝唱。

江河春秋

写就千古风流

当生活在黄河第一湾的弹唱艺人华尔贡在青藏高原的锅庄舞大会上唱着藏族的史诗时,陕北的说书人贰强正在快手上弹着三弦唱着黄土地上的故事,洛阳的张怀生带着徒弟们拉起坠胡讲着呼家将的故事。

黄河的文明太庞大了,庞大到即使你走过黄河上所有的地方,翻阅过所有的典籍也似乎难以将她说清;但黄河的文明又那么具体,具体到我们吃的粮食,住的屋子,我们敬拜的祖先,甚至是我们说的每一句话。于是人们相信,讲述那些黄河边走过的千古风流的故事和人物,就是讲述我们的文明。

文明的源头似乎都有大洪水的故事,也许洪水就是天地对人的考验,是人们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大洪水带走一切,也带来重生,带来治水的盖世英雄。大禹,当他站在中华文明源头,疏三江、开九湖、决十二渚之时;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却凿龙门、导深涧、平通沟路之时, 就注定了这个民族有战胜一切的力量。

陕西有大禹开凿的龙门,就连这里的鲤鱼也有跃上龙门的雄心。

水,给关中平原带来丰收也带来传奇。汉代的《白渠谣》这样唱着:

田于何所?

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

白渠在后。

举锸为云,

决渠为雨。

……

歌谣中的郑国渠,诞生于一次阴谋。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力日盛,这让离秦国最近而国力薄弱的韩国忧心忡忡。多次谋划,群臣想出了一计,就是用劳师动众,挖渠引水的办法,消耗秦国国力。于是他们派出了本国最有才能的水利专家来到秦国。

秦王嬴政对凿渠的建议非常认可。就在秦国凿渠的时候,韩国“疲秦之计”被识破。然而世界上也许只有最执着的秦人作出继续凿渠的选择。于是一条计谋换来了往后千载关中的富足,而秦人依然大气地用韩国“间谍”的名字“郑国”为这条渠命名。

此后关中开凿了无数水利工程,白渠、六辅渠、龙首渠、成国渠……这些从黄河和她的支流引来的水在关中平原漫开,终于成就了这里的天府之国。

富足注定成就千古的风流。于是汉武帝有了实力派出张骞“凿空西域”,有了人类历史最不可思议的道路——“丝路”。

这是一条从长安出发,伴随着黄河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各种物品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动着。文明在这条柔软的道路上交流、碰撞,音乐、绘画、雕塑、舞蹈,包括饮食、服饰、生活方式都在这里一一呈现。

它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狭义的又似乎内涵复杂而广博,它有梦幻的色彩,一种超现实的存在。在这条路上,那些黄河滋养的文明再不仅仅是春种秋收,而有了走向远方感染世界的力量。

华夏千载

大河万古奔流

1935年10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铁边城进入西北根据地吴起镇,结束了万里长征。

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红军与黄河相伴。85年前,当红军来到若尔盖,他们相信草原的尽头会是胜利的曙光,是一个崭新的中国。当红军翻越六盘山,他们相信红旗会漫卷西风。

85年前的8月,若尔盖草原被猎猎红旗染红。没有边,没有路,没有人烟,这一望无际的草原,是鸟兽也不敢跨过的地方,但是红军硬是在这人迹罕至的草地上用生命踩出了一条路。他们过的已经不仅仅是草地,而是中国历史最舍生忘死的壮歌。

翻过雪山,咽下野草,踏过绝望,走下去,已经不是行军,而成为活着的唯一的希望,也是红色中国的唯一希望。

延安13年,黄河的水是革命最磅礴的力量,当《黄河大合唱》唱响,中华民族有了站起来的全部希望。

无数蜿蜒的河流最终汇聚到黄河。可这哪里是平凡的河,分明就是红军的鲜血一点点、一滴滴汇聚成的怒吼的黄河。

那一月,红军蹒跚的脚步成就了黄河不屈的血性;那一年,黄河里奔腾的不再仅仅是巨浪而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精神。

这最有血性的黄河,成就了今天辉煌的中国,而这样的血性其实一直就跳动在中国五千年的脉搏。

当李白吟出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的精神使命似乎也开始奔流起来。

当在水一方的伊人成就着大河的浪漫,刘邦一首《大风歌》最终完成了大汉王朝的雄心;王之涣在鹳雀楼写下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阔,曹操却在“对酒当歌”中讲述着三国故事;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上画下了黄河边古城开封的十里繁华,孔子却想着用儒家的学说成就一个优雅的中国。

东经95°—119°、北纬32°—41°,黄河在这片区域分别跨过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下游平原。不一样的土地成就了不一样的文化,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黄河流过的那些土地,生长出那么多既独立多彩又相互回应的文化,他们用几千年的互相欣赏互相拥抱,最终成就了大河上下的中华文明。

大河升起文明之光

0fc49d98-ff9a-486d-b63c-056947142386.jpg.1

8月12日,2020年中国·碌曲锅庄舞展演暨甘南州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碌曲县夏泽滩景区举行。 本报记者 刘强摄

63d59821-7540-4668-8725-5db36703b12a.jpg.1

生活在黄河源头的孩子。 本报记者 沙莎摄

6c0dee23-72b9-4846-8727-296d7aeb249f.jpg.1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湿地。 本报记者 沙莎摄

本报记者 柏桦

有这样一条河,她孕育出与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一样璀璨夺目的古代文明;有这样一条河,她为沿线播撒下文明的种子,演化出诸子百家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这样一条河,她浇灌出与之共生的文化,促进着世界文明及多民族间的交融与互通。她,就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亿万华夏儿女心目中的圣河。黄河自青藏高原发源,一路奔腾,在她5464公里的怀抱中,不朽的中华文明在这里孕育,伏羲、黄帝、炎帝等华夏先祖在这里诞生,中华文明的根脉在这里深植……

孕育华夏民族的母亲河

一百多万年前,秦岭脚下、灞河之畔的蓝田公王岭上,莽莽苍苍的森林中,剑齿象、三门马、貘、大角鹿以及古野牛的身影不时掠过,刚刚学会直立行走的人类——蓝田猿人在这片土地上追逐着野兽,搜集着食物,繁衍着进化着……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未央长夜一步步走向生命意识觉醒的第一缕曙光。二十万年前,已经学会用锤击法制作石质刮削、雕刻工具的大荔猿人,在洛河畔逐水而居,用自制的工具对付猎物,征服自然,顽强地争取生命自主的权利。

时空轮转,沧海桑田,黄河见证着人类的进化成长,历数着人类先祖走过的脚步。六千多年前的浐河水畔,一座古老的村落在这里崛起。从半穴居到地面建筑,从蒙古包的式样到有“柱础”的人字坡顶房屋,我国传统的木构框架体系的建筑,在这里已趋形成。类似现代防御工事的大围沟,栅栏围起来的饲养家畜的圈栏,保存火种、吃“大锅饭”的连灶坑,可以吹奏出四声音阶的乐器陶埙,绘制着人面鱼纹的彩陶盆……聪慧的半坡人叩开了一扇重要的历史之门。

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是有文献记载的中国最早的创世神和最早的王,伏羲也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在上古传说中,伏羲一画开天,命名万物,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创立八卦,始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结绳为网,教会人们渔猎的方法,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自此有了家畜。伏羲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不仅是伏羲、黄帝、炎帝等华夏先祖的诞生地,也是炎黄二帝称雄的历史舞台。黄帝统一华夏部落后,广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先祖,在桥山为他修建了巍峨的黄帝陵,历代隆重祭祀。

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后稷对耕种有着天生的兴趣和才能,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挑选良种,他还教会了人们耕作,开辟了以谷物祭祀上帝的传统,带着周人进入到农耕文明时代。

记者的话

东亚季风吹拂着华夏大地,黄河流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古代先民创造了多种生态因子。在黄河冲积出的广袤肥沃而松软的土地上,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萌发出稚嫩的幼芽,在自身漫长的发展演变进程中吮吸着周围地带的文化精华,将根脉深深扎入这片沃土,顽强地生长发展着。

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千百年来,黄河水无情地冲刷着黄土高原,带走了沉甸甸的泥沙,留下了积淀深厚的人类文明。渭河最大的支流洛河,流经古城白水北部的黄土台塬下,汉字的创造者——“双瞳四目”的仓颉在这里诞生。《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作为中华文明标志之一的古汉字,最早就是在黄河流域孕育、成熟并被世代传承。仓颉造字,是开天辟地的巨大事件,凡是对世界作出了贡献的人,人们是不会忘记的。时至今日,在仓颉的出生之地——白水县史官乡,始建于东汉延熹年间的仓颉庙,依然矗立在洛河之畔,为人们讲述着那个辽远神秘的时空中惠泽后世的璀璨文明。

黄河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缘起。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相传,为治理黄河,大禹在此处凿开一个80步宽的口子,引黄河水东流,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水患之地变成了良田万顷。之后,也便有了“鱼跃龙门”的故事。据说,只要黄河里的鲤鱼能“跳过”这雄险湍急的“龙门”,就会变化成“龙”,而龙是我国古代的文化图腾,象征着兴旺发达也象征着不可战胜的力量。今天的韩城龙门,不仅是“大禹治水”这个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古老传说的源头,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

20世纪70年代,被誉为“石破天惊”式的考古发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发现,为今人揭示着“中国文明的前夜”,并不断颠覆以往的学术认知。雄伟高大的皇城台,宏大复杂的城门,讲究的城墙砌筑技术,精美的玉器、铜器,包含符号、人面、动物、“神面”、“神兽”等题材的石雕,这座地处黄河之畔,拥有400多万平方米庞大体量、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史前最大规模的城址,为中国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元性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资料。5000年的文明闪耀星空,石峁从山沟走向了世界,中华文明从原始文明走向了制度文明。

时光压抑不住文明的光芒,在今天岐山县箭括岭下的平原地区——周原,后稷的后人经过近百年生息,完成了自己的经济和文化积累。周文王在沣河中游建都丰京,周武王在沣河以东建镐京,西周王朝正式建立。近300年间,西周开创了以血缘和军事为纽带的封邦建国体制,到成王和康王时期,中国历史迎来了第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盛世。这个朝代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成就了中国古文化的黄金时代,它所创立的礼乐制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记者的话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骨骼与主体。黄河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黄河流域的物种衍化、生态变迁、时空转换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黄河文明所承载、所创造的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974年,一堆瓦砾的发现引出了一座深藏了两千余年的惊世宝藏——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朝的神秘面纱就这样被掀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在咸阳建都,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郡县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种种措施的实行,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的雏形已然形成。神秘莫测的秦陵地宫,壮丽无比的阿房宫,这些与秦有关的东西在历史烟尘中渐行渐远,但其流风余韵,至今犹存。

曾经,秦腔《千古一帝》晋京,“秦人大悦”,在京的陕西乡党掀起了一阵“秦始皇热”。一个叫张艺谋的临潼人,用镜头把秦始皇一次次推向银幕,电影《英雄》里,那位在大殿内面沉似水,按剑而立的男人,指挥数十万铁骑,呼啸驰骋。“风!风!大风!大风!”简短有力的陕味口号,一度风靡绿茵场。

自夏商周至秦汉唐,乃至以后的历代王朝的国都很多都建立在黄河流域,这就决定了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绝对地位。在承载民族记忆的史书典籍中,黄河文明始终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每个时代的最高文明。

诚如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所说:“由于黄河文明本身具有经济上的先进性、政治上的正统性、学术上的包容性及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黄河文化长期居于中国古代多元文化的领导地位,成为多元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华古代文明当之无愧的代表,并且不断赋予周围的多元文化以深刻影响,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记者的话

在文明的大河上,我们看到了先民智慧的闪耀,看到了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运行逻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看到了由黄河培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恢宏的气度胸怀与精神品格,看到了被文明的光芒照亮的东方。

编辑:韩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 繁花似锦 秦韵悠长

    忒色 图为4月14日航拍宁陕县秦岭乡村绿道一角 2024-04-18

  • 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启动

    忒色 穿着华服的“花神”翩翩起舞  4月14日下午,12位身着华服的“花神”现身大唐芙蓉园并巡游,这也意味着曲江文旅2024长安踏春季活动正式启动 2024-04-16

  • “陪拍”消费成西安年轻人时尚潮流

    忒色 一位“00后”“陪拍师”小张告诉记者,最近公园里不少来拍照的人手里拿着反光板、相机,甚至还带了小板凳、折叠梯——这其中很多都是“陪拍师” 2024-04-16

  • 西安打造“微短剧好莱坞”的无限可能

    忒色 演员市场成熟、拍摄场景丰富、制作公司水平在全国都称得上数一数二,西安发展微短剧产业十分有优势 2024-04-16

  • 在农科城奋力奔跑

    忒色 赛事期间,杨凌示范区酒店延迟至15时退房,新增7辆“杨马”专列,赛前赛后安排摆渡车,为参赛选手提供免费营养早餐……今年的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上,还有4120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各处,提供赛道补给、线路引导、物品发放、医疗救助等服务 2024-04-15

  •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

    忒色 两只彩鹮现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供图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龚伟芳) “彩鹮的小伙伴也来啦!”近日,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又传来好消息,在清明节假期刚刚现身的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彩鹮,引来了另一只彩鹮小伙伴,让人大呼惊喜 2024-04-11

  • 在西安赴一场和飞鸟的约会

    忒色 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候鸟良好氛围  眼下,随着夏候鸟的陆续抵达,众多鸟类已开始进入繁殖期,西安迎来新的观鸟季,除了有关鸟类的新发现外,如何保护鸟类、更好地爱鸟也尤为引人关注,这些点点滴滴都折射着西安这座城的生态自觉 2024-04-11

  • 花式出游 拥抱春天

    忒色 4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花为媒”促进城市休闲和乡村旅游发展,赏花、踏青、乡村、露营、美食等主题游需求旺盛 2024-04-11

  • 年轻人的新潮流

    忒色 如今,“旅游搭子”“健身搭子”“通勤搭子”“逛街搭子”等“搭子”社交逐渐流行起来,成为都市年轻人日常的生活方式 2024-04-11

  • 如何在“带货江湖”中打造“长安爆款”?

    忒色 10时许,记者在农产品直播间见到了本土新主播闯闯,小伙子今年23岁,拥有大专学历的他入职才8周,讲起海南金煌芒果的香甜却头头是道 2024-04-09

  • 油菜花海 迎客来

    忒色 2024-04-08

  • 朱鹮近亲彩鹮现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忒色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员介绍,此次现身的彩鹮悠闲地漫步在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水边,双腿修长,羽毛整体呈深栗色,嘴长而下弯,嘴时而插入浅水中觅食,时而插入后翅整理羽毛

    2024-04-08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