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贺桐 文/李媛
“请坐好认真听课。”“请回到你的位置。”“请不要大声喊。”当记者第一次步入拉拉手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耳边传来的不是孩子们的读书声,更多的是老师们一遍遍的提醒。这样的提醒,拉拉手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周灵英坚持了17年。
周灵英从事特殊教育源自于一次机缘巧合。“当初是因为喜欢小孩,选择了学习幼师,毕业后联系了一家幼儿园准备面试。”周灵英说,她将要的面试的幼儿园与拉拉手特殊教育学校同在一个小区,当天着急就错进了拉拉手的教室。“我听完负责人的介绍觉得自己能够胜任,就想着先试试,没想到这一干就到现在了。”
周灵英至今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形。“有个小孩鞋带松掉了,我刚蹲下身想帮他系好,猝不及防地就被‘打’了一下,当时一下子愣住了,心里很委屈。”周灵英回忆,这让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这些孩子了解的太少。
“通过学习我才知道每个孤独症孩子的症状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障碍类型。”很长一段时间,周灵英都在恶补专业知识,“只有学习了相关知识,才能了解孩子们,理解他们的特殊行为,在日常教学中找到应对突发状况的办法。”如今,周灵英早已学会跟孩子们相处,了解他们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孩子们想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但不知道轻重,看起来就好像打人一样,这些都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至今,周灵英的胳膊上还留着孩子咬过的疤痕,“这是以前不经意被孩子咬的,这其实是他们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当学会跟这些孩子们建立关系后,通过耐心地讲解,他们都会慢慢懂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这也是相互信任的一个过程。”
每天上午周灵英是最忙碌的,迎接孩子们上课、巡查每个教室、解决年轻老师遇到的难题,经常一圈跑下来满头是汗。周灵英在这里教过的孩子已经数不清了,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就是孩子的一点点小进步。“有人可能说孩子们进步很正常呀,但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小孩来说,每一次的进步都不容易,需要老师手把手耐心地去教。”
一个简单的擦桌子动作,对患有孤独症的小孩学起来就很不容易。在周灵英看来,100个来自星星的孩子就会有100个不同的特质,他们有共同点,但每个人都不一样。针对这些个案,周灵英有她的方法,“在与孩子们的交流沟通中,我了解到他们需要一对一的去教学,针对某一个小孩或者某一种特质,有针对性地引导。”
先手把着孩子的手上引导他们一起擦桌子,逐渐将手一点点去掉,最后让他们独立地擦,但即便是这个简单的动作,星星的孩子做起来还是很困难,一个动作需要学习几天甚至几个月,上千遍上万遍,不停地重复。“当看到他们学会的那一刻,作为老师非常激动,甚至都想哭出来。”
多年的职业沉淀,也让周灵英对教学充满着信心。至今回忆起第一次教孩子扣扣子的事情,她仍记忆犹新,这段难忘的教学经历,总是让她在想放弃的时候重拾信心。“有一次我向家长提出来要教会孩子扣扣子,家长觉得是天方夜谭,认为自己的孩子能把衣服穿上就很好了。”
想要让星星的孩子融入社会,除了适应规则,也要多学习一些生活技巧。“从一点一滴开始教,大扣子先扣一半,再到扣上,这就需要上千次。”周灵英向记者介绍,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需要特别大的耐心,星星的孩子掌握一门生活技巧会比大多数孩子慢很多,需要多设置一些真实生活场景,这样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下更容易接受。
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在周灵英反复的教学下,孩子们陆续学会了简单的扣扣子。“家长知道以后非常高兴,在他们看来难以实现的事情竟然真的成了。”从此以后,周灵英成为家长眼中的最信任的老师。
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特案、一遍遍教学……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的这十几年里,周灵英也从一个懵懂的幼师毕业生成长为机构里的督导,年轻教师遇到困难她帮助解决,遇到不愿意上课的小孩她能搞定,遇到新的个案她一对一辅导……
如今,36岁的周灵英除了在学校督导巡查,还要经常外出宣讲。“有的是师资培训,有的是给家长分享教学经验,还有的是给大学生志愿者做一些分享,其实更多的是向社会呼吁,呼吁大家给予孤独症小孩更多地关爱,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他们提供便利,我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孩子走向社会,被社会接纳。”
“有爱不孤独,你一样幸福,投进爱的怀抱,享受暖暖温度;有爱不孤独,你一样幸福,牵手风雨同路,感恩真心付出……”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上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周灵英倚在门口出了神,在特殊教育学校的第17个教师节,虽然没有孩子们的鲜花和祝福,但这样温馨的一幕早已定格。
世相,镜头里的陕西人。
编辑:贺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