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丨古城里的雕刻人生

时间:2020-08-31 11:27:55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世相丨古城里的雕刻人生

图为王玺哓1976年雕刻的第一幅古画作品


597aa56190d2187b30c1a286e9dd280a.jpeg

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太液池边的一角,每天早晨都会有一个拉着买菜小车的老人准时来到这里。从小车里取出一截木头,埋头雕刻直到中午饭点,才再拉着小车离去。这样的生活对于68岁的王玺哓来说,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40多年了,雕刻已是他这大半辈子的全部重心所在。(图/文 罗肖飞)

5a9d749129500336a742b59853ef8d6f.jpeg

大明宫遗址公园里的这块地方,三面环水且光线充足,来自湖面的微风不时的吹走木头上卷起的刨花。相比他家里阳台上狭小的工作间,这里的工作环境非常舒适。他每天来湖边,和悠闲晨练的人不一样,他是带着紧迫的工作,“活儿赶活儿,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啊”王玺哓说。

cf260529ff3d9f1e04b7aee267a7fd6d.jpeg

在王玺哓的浮雕作品中,西安钟鼓楼、大小雁塔等建筑栩栩如生。年轻时候,王玺哓当过几年兵,那期间他经常给连队出黑板报上的插画。为了让黑板报上的插画更吸引人,他翻阅了大量的美术书籍,这是他最早接触到的美术。

b0060b5e1218e0dc4415eb2e71894f21.jpeg

转业以后,王玺哓到当地一个工厂的车间做了一名钳工。当时,一名熟练工一个月最多干100个工时,而他一个月最多干过240个工时。他不仅仅出活快,而且经检验精度高。

b98b734607e58db59ddb5abc61b8f9cc.jpeg

正是这两段毫不相干的事情,让他有了美术基础和很强的动手能力。那个年代,业余画画、拉二胡的人很多,他觉得自己应该干点不一样的事情,于是就拿来一块木板,尝试着按一幅古画的内容雕刻。雕刻完成之后,给一个做石雕的老师傅看,看完之后老师傅说手艺不错,于是他就下定决心研究探索雕刻。

d12332b9e4209e25c3ced0bf10db9f62.jpeg

刚开始雕刻的几年,没有师傅教,也没有雕刻方面的素材,全靠他自己搜集一些民间流传的老画册和名胜古迹的照片。雕刻工具很重要,他使用的各种刻刀,也都是他亲手加工的。但当时物资匮乏,找适合雕刻的木头就很难。他只能捡一些木制较细密的木条拼接成板,然后再雕刻。图为王玺哓1976年雕刻的第一幅古画作品。

9c1fc062772914159319c409073bac53.jpeg

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全身心的投入到雕刻中。他父亲多次教育他,作为一个男人要养家糊口,雕刻填不饱肚子。但他的爱人非常支持他的爱好,他在家雕刻,他的爱人便到外边打零工养活全家。

1b618a6fffaed2cd315ad62fa742b136.jpeg

就这样默默在家雕刻了几十年,王玺哓很少与外界联系。1998年的时候,西安美术学院一个老教授听说了他,上门看完他的作品后,邀请他去美院当老师,给学生们讲雕刻。那时候的他,正在老家照顾老母亲,最终他选择了在老家照顾老母亲十三载,直至老母亲93岁与世长辞。

78e0ddc4fbf20fa2d2c2e96642ffa5fa.jpeg

全手工雕刻,只要提供图案,王玺哓都能在木头、砖头、玉石等材质上实现浮雕、透雕和圆雕。2010年期间,他开始雕刻双面四页十六幅画的屏风,从早到晚、没有休息日,右手用刀累了换左手,直到脊椎累的直不起来,最终历时三年时间雕刻完成。雕刻期间,有人请他给一座庙里做泥塑,工价开到十万元,他不想中断手中的活儿委婉拒绝了。

42735bc8a35bf1615c91de08d0688539.jpeg

前些年,因长期坐着雕刻,王玺哓的脊柱经常疼痛,偶尔逛公园的时候,他发现湖边的一个人在地上写毛笔字。于是他每天早上用买菜的小推车,步行拉着自己的作品和刀具去公园的湖边雕刻。不知不觉,他每天在公园的这个小角落雕刻已经四年时间了。

1b0e952efe62b0eda84299fbc29b67fe.jpeg

对于纯手工雕刻,能用的工具就是一堆刻刀。他要把二维的画面,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三维的世界。然后借助不同的刻刀,在平整的木板上,通过深浅、线条、前景背景关系来精雕细刻。一幅作品的完成,不仅仅考验艺术造诣和刀法,更考验体力、臂力和腕力。好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觉得作品里的内容跃然于空间之中,形象生动。

c5776b04ca55c8cec3012865b595d74d.jpeg

雕刻一件作品是倾注心血、日夜陪伴、千万次抚触的过程,他的作品除过送朋友之外,一件也舍不得卖。现在他的房间里堆满了各种雕刻作品,而他的工作间就是阳台上一张沧桑的小书桌。很多木雕作品,需要防止温度和湿度变化开裂,他只能用土办法,用菜籽油给作品上涂一层油膜。长年累月,作品上积满了岁月的灰尘。

8e6b312c1993794af939961e0f985181.jpeg

和前卫的造型艺术相比,王玺哓的雕刻手法和表达内容显得传统。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圈子,他的作品也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令他困惑的是,以后的这些雕刻作品应该何去何从,如果交给不懂的人,这就是一堆废木头。如果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雕刻艺术和传统艺术,这就足够了。

054187ab44e3ccca3d718302aa9b9508.jpeg

几十年前,他腰板挺直、目光锐利的手握刻刀,站在空白的木板前。恍惚之间,大半辈子就过去了,他还是站在木板前,只是弯着腰戴着老花镜,木板上了充满了光影和光阴,是他雕刻了作品,而岁月雕刻了他。

c176b08390f3eaa02f41b748a85fa853.jpeg

他现在明显感觉时间越来越短,还没刻几刀,就一天过去了,一年就过去了。他还有很多想要刻的作品,他的刀法现在是炉火纯青了,但他的时间和体力却跟不上了。现在市场上电动雕刻,激光雕刻,3D打印等新技术方兴未艾,他钻研半辈子的手工雕刻技术应该何去何从。他很想把自己学习总结半辈子的雕刻技术,传给下一代年轻人。

28a53a03c05b94c32170b1fe887e8f55.jpeg

世相丨镜头里的陕西人

编辑:钟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