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日朝阳越过山野,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在群山环绕中苏醒过来,拉开了一天的序幕。在小韩峪香油加工厂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抢进度、赶工期,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此时,一个忙碌的身影正在查看厂房施工建设进度。他对随行的驻村队员说:“这里会安装一排摄像头,我们的生产流水线向全民公开,是要接受全民监督的。”说话的人就是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派驻商州区牧护关镇小韩峪村第一书记冯德全。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他带着2名优秀的处级干部扎根一线,带着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来到小韩峪村,为商州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主动请缨实现服务基层梦
“小韩峪村不变样,我不走,请全体村民监督我!”冯德全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向村民保证。驻村期间,他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脱贫后,该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现年50岁的冯德全,2000年从部队转业,就职于省委党校,分别在组织人事处、总务处工作。现任总务处副处长。
出身农村的冯德全,身体里根植着的“农村情结”让他立志要回报农村。早在2016年7月,他就规划深入基层贡献力量。由于身体原因,在2017年5月做了腰椎固定手术,才使这一规划暂时搁置。在此期间,他一直坚持学习种植、养殖、销售等一系列知识,为投身农村、服务农村打基础。
“我要把自己的所学所能施展在农村这个‘大舞台’,改变农村面貌。”怀着这个朴素的愿望,今年,冯德全主动请缨到乡村振兴一线。
他将熟悉村情户情、摸清群众实情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结合小韩峪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论证,确定了小韩峪村的发展路径。
“自从驻村以来,冯书记全力落实各项工作,真心为群众谋福利,在这5个多月时间里只回了两次家,还都是为工作。”驻村工作队员吴文胜说。
谋项目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小韩峪村地理位置偏远,村里资源有限,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杜绝返贫现象发生,驻村工作队根据乡村振兴相关惠民政策规定,成立了商州区小韩峪振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迈出打造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一步。随着小韩峪香油加工厂项目开工建设,村民们也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
在小韩峪香油加工厂项目施工现场,周丁娃干劲十足。“我今年都70岁了,现在出去干活都没人要,驻村工作队是在照顾我,让我有时间了就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一天130元,一个月能拿3000多元。”提起驻村工作队对他的帮助,周丁娃总是心怀感激。
目前,在小韩峪香油加工厂项目施工现场务工群众达到13人。冯德全表示,下一步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对脱贫户进行帮助,鼓励在外务工群众积极回乡参与家乡建设,为家乡发展奉献力量。同时,实施人才振兴策略,增强“造血”功能,为村里培养经营管理核心人物,鼓励群众独立经营。
在全力推动小韩峪香油加工厂发展的同时,驻村工作队还将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项目,投资建设农产品种植农业合作社、红薯粉条加工厂、牲畜饲养业合作社、农村民间工艺品合作社以及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经营、养老居住等项目,真正把困难群众嵌入产业链条,全方位打造小韩峪村红色乡村振兴示范村,落实五年发展规划,把小韩峪村打造成“农、工、商、游、住”为一体的现代美丽乡村,并将其作为省委党校培养党员干部的现场教学示范点,以此为亮点辐射带动周边实现全域乡村振兴。
同时,不断拓宽市场推广渠道,发挥自媒体优势,通过“扶贫832平台”线上线下操作,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网红村”,扩展小韩峪村影响力,积极探索“党建+网红+电商+农旅”的消费新模式。
扎根基层成为群众“贴心人”
从踏上驻村帮扶的那一刻起,冯德全就坚定了为老百姓做实事的决心。他把自己当作一名“村里人”,苦干实干,用真心、动真情和群众打成一片,一件件、一桩桩真情帮扶事迹如涓涓细流温润着小韩峪村群众的心田。
一天晚上11点,还在工作的冯德全听见有人推门,只见一位大娘抱着一袋子菜卷和一瓶醋水料汁走进门来。
“冯书记,你们这一天买菜不方便,没有人照顾,这是我自己做的······”怕冯德全推辞,大娘放下东西便赶紧走了。
看着大娘离去的背影,感受着手里菜卷的温热,再回想起老百姓生活的不易,冯德全不禁流下泪来。他默默告诉自己:“老百姓对你越好,你就越要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回馈老百姓。”
看到驻村工作队的真情付出和贴心服务,村民们真心地喜欢上了这个第一书记和他的队员们,经常自发给驻村工作队送来应季的蔬菜和自制的菜卷、土豆丝饼······
驻村工作队员银宇说:“冯处长是一个思想解放、工作能力非常强的人,驻村期间和群众相处非常和睦。在9月份开学前,他还带着村里七八个学生去镇上吃饭,冯书记要求这些孩子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提高20分,还组建了‘小韩峪少年先锋微信群’,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经常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在小韩峪村,去务农的大爷大妈经过驻村工作队门前时,都会和冯德全闲聊几句,面对这个没有一点架子的处长,就连学生也敢和他开玩笑。冯德全用务实的作风、勤奋的态度、精准的举措,不仅改变了小山村的面貌,也让这里的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如今的小韩峪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日益改善,行走在乡间小道,水泥路面干净整洁。秋风吹过山野,成熟的柿子随风摆动,空气中弥散着野菊花的清香。老人们坐在院里拉着家常,秋日的阳光温暖和煦,构成一幅乡村振兴崭新画卷。
编辑:融媒体
忒色 长安镇副镇长朱晓静介绍,除了设立文共体分中心外,长安镇按照境内3条河流划分片区,组团式设立3个联合子中心,形成“1+3+N”的文化服务网络 2025-08-08
忒色 她创办的陕西嘉林乐世达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与宝鸡市渭滨区经二路街道携手设立“蒲公英”社区工厂,以文创手工钩织为支点,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2025-08-08
忒色 赛事丰富多彩 激发群众活力——陕西全民健身活动扫描八月二日,第二十届“白桦林杯”川崎羽毛球公开赛拉开大幕 2025-08-08
忒色 神话里的“哮天犬”原来真的存在! 韩城芮国遗址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猎犬骨骼系“哮天犬”原型狗是人类的朋友 2025-08-07
忒色 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之路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也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才最终成功抵达新疆 2025-08-07
忒色 按照专家的推测,这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龟兹乐舞《苏幕遮》 2025-08-07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