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垃圾分类”成为各大搜索引擎与社交媒体热门话题,网络上可搜索到6,110,000个相关词条。不谈股票,不谈房价,甚至连朋友也不谈了……全网一门心思扑在垃圾分类上。
尽管“垃圾分类”是近半年才火起来的,但可别以为以前我们就不重视垃圾分类,那么,在古代有哪些处理垃圾的方法?在当下的环境中,我们又面临哪些问题?未来我们该如何做?
唐长安城(来源:《长安十二时辰》截图)
断手刺字 古代垃圾处理更加严格
对于垃圾分类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商朝。古人对垃圾的处理已经十分重视:乱扔垃圾?据《韩非子》借用典故说,殷商时代就有“弃灰之法”。商鞅变法时“弃灰于道者黥”。顾名思义,乱扔垃圾,在商朝是要遭受断手之刑,在秦代会被刺字。
西安(长安)是中国最重要的古都,特别是汉代和隋唐时期的长安,不仅是首都,也是世界级的大都市。其实西安城的变迁与环境污染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历史上,最终毁掉汉代长安城的,不是战火,而是垃圾。
“且汉营此城,将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愿陛下协天人之心,为迁徙之计。”——《隋书》
汉长安城在历经八百年之后,由于人烟辐凑,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垃圾和粪便污染严重,导致“水皆咸卤,不甚宜人”。于是在隋开皇初年,污水排放问题难以处理的旧长安城被放弃了,隋迁都到地势较高的大兴城。
但要说汉朝人乱扔垃圾,还真是冤枉了他们。在汉代,都市中已普遍设有公厕,称为“都厕”,供居民方便和丢弃污物。东汉时期,著名的十常侍之一的张让更吩咐手下掖庭令毕岚发明了洒水车。《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可见,即便是汉代平民百姓生活的区域,也有着庞大的清扫团队。
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达到几百万。这样一个巨大的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肯定也不容小觑。
为了处理垃圾问题,国家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其严格程度不逊于先秦。
据《唐律疏议》记载,在街道上扔垃圾的人,会被处罚六十大板,倒水则不受惩罚。如果执法者纵容市民乱扔垃圾的行为,也会被一起处罚。
《唐律疏议》:“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
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时还出现了以回收垃圾、处理粪便为职业的人,还有人因此走向发家致富之路,成为百万富翁。
《朝野佥载》:“长安富民罗会,以剔粪为业。”
《太平广记》:“河东人裴明礼,善于理业,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
到了宋朝,设置了一个专门管城市卫生的机构“街道司”,更是有了拿着月薪,穿着“制服”的环卫工人。
试想如果古人没有对环境如此重视,在5000年后,我们的子孙还能否有立足之地?可见,古人对“垃圾”的严肃态度,留给了后人青山绿水。
垃圾填埋场库容告急(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垃圾“围城” 西安亟需一场“垃圾革命”
虽然古代也有垃圾分类,不过是简单的归类,统一设置垃圾堆放点。当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富裕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环境卫生与文明发展状态的要求必然会上升到新的阶段。垃圾分类作为其中的一个具体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个历史性选择,迟早要迈出这一步。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市采用垃圾通道的措施来处理垃圾。之后,在1998年6月15日,西安市政府发布实施《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袋装收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实行垃圾袋装收集后,原有楼房的垃圾通道应予以封闭。也就是说,不论是居民家里的生活垃圾,还是大街上集中清扫的垃圾,都会被收集到就近的垃圾压缩站,经过压缩站压缩后最终运往西安东郊的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占地1031亩,库容量3463万平方米,是西安城区唯一的一座垃圾填埋场,目前也是全国单体库存容量最大的一座垃圾填埋场。从1994年启用以来已经运行25年时间,每天要接收900车次来自西安城区的生活垃圾。
陕西省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生产管理部主任史炜说:“1994年刚投入运行的时候,一期工程当时每天只有1200吨左右。近十年收运垃圾量平均增长率在8%到10%。2018年全年的日均量达到了10056吨/天。预估大概在10月底、今年10月底之前就达到了设计库容。”
西安北郊的高陵区的填埋场同样处于告急状态。占地100亩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被填满。
高陵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王海宁说:“这个垃圾填埋场从2010年开始投入使用,最初规划设计的库存容量是52万吨,当时预计整个垃圾填埋场至少可以用到2023年,没有想到不到十年时间这个垃圾填埋场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在选新址困难的情况下,咱们只能加高堆砌把这个生活垃圾先暂存到这儿。”
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理主要还是采取填埋方式。西安市共有江村沟、临潼区、阎良区、周至县、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七座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规模分别为10040吨、400吨、200吨、260吨、350吨、1200吨、280吨。除了阎良区、周至县、临潼区的三个填埋场剩余库存还能勉强支撑两年,其余几个区县的填埋场都库存告急。
去年3月,国家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提出在2020年底前强制分类的要求;今年6月,住建部开始对这些重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考核,在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通报中,西安排名第36位。
无论是垃圾填埋场耗费殆尽的前方预警,还是国家层面的强制干预,都在倒逼西安思考,如何处理开发城市生活垃圾,这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矿产”。
西安东窑坊小区一位居民在使用智能垃圾箱投放垃圾。
告别“一包扔” 西安如何打赢“垃圾战争”?
城市发展远超预想,千万人口的西安目前日均产生垃圾达到13000吨,填埋场容量日渐萎缩,即将填满封场。届时,每天数千吨的垃圾该如何处理?从源头上讲,减少垃圾产生和科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根据西安市政府安排,西安垃圾分类将从9月1日开始实行,各居民小区、商贸综合体将分阶段进行逐步实现。同时,按照相关要求,9月1日前,西安各政府机构垃圾分类将覆盖达到100%,各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20%。到2019年底,西安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要达到50%。
而在垃圾处理的终端,目前西安市共在蓝田县、高陵区、鄠邑区、西咸新区、灞桥区布局了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处理厂,均在紧张建设中。今年10月底前,将有4座投入使用,日处理能力能达到9750吨,全部建成后日处理能力能达到12750吨。
据了解,垃圾焚烧是目前公认的比卫生填埋更具有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垃圾处理方式。经过最后垃圾焚烧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后,西安的垃圾量会大大减少。剩下的一部分就会被填埋了,而且填埋的部分也主要是垃圾焚烧后的产物,炉渣和飞灰。未来,焚烧将成为西安市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
此外,除了西安市首座建成投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位于西咸新区的维尔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其余3座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建设也正在进行,明年年底将全部建成投产,届时4座餐厨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900吨。另外,西安市垃圾处理末端设施也正在不断完善,上述的无害化处理厂和厨余垃圾处理厂之外,位于礼泉的危废处理厂也早已运行。
目前西安市各区县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并涌现出一批垃圾分类亮点做法。而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市民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正如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平伟所说:“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个很困难的过程,不能说是等到所有的处置设施都完善了,再等着老百姓垃圾分类。所以我们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培养老百姓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加快处置设施的建设。希望全体市民共同支持。”(刘振华)
编辑:高政超
忒色 此次“福至长安 乐购双节”活动,不仅是商业促销和文旅展示的平台,更是西安城市魅力的一次全面展现 2024-12-30
忒色 银发族对演唱会热情高涨张妍妍清晰地记得今年帮父母抢9月6日张学友西安演唱会门票的那一幕 2024-12-29
忒色 “作为一座音乐之城,西安需要这样的空间,让更多人和自己喜欢的乐队近距离接触,当一座城市开始借力音乐去表达自己,触及那些同频共振的年轻人,这座城市一定会被更多的人听到、看到 2024-12-28
忒色 21部大型驻场演艺,3.6万场演出,1600万人次观演……继文博旅游热、汉服国潮热、唐诗研学热等之后,古都西安又兴起一股旅游演艺热 2024-12-27
忒色 服务主体扩容提质,新增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咸阳市乾陵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示期已满,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一批优质文化品牌凝聚成型 2024-12-27
忒色 据介绍,西安图书馆新馆以“文化峡谷,源远流长”为题,以内装设计创造现代、自由、舒适的空间体验,呈现公共空间之美 2024-12-27
忒色 各种式样的虎头鞋装满工作室里的置物柜 夏璐璐在操作台前飞针走线 夏璐璐通过直播与网友互动 夏璐璐翻阅刺绣古籍 用来当枕头用的双头布老虎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有一名叫夏璐璐的90后,因为一手不俗的刺绣手艺和独特的眼界,被誉为“关中绣郎” 2024-12-23
忒色 12月20日,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朱雀北区社区举办百人饺子宴,居民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其乐融融迎接冬至的到来 2024-12-22
忒色 本报见习记者 梁易炜摄12月21日,2024西安市冬至饺子美食日活动在永兴坊举办 2024-12-22
忒色 本次活动紧贴冬季消费热点,推出冰雪旅游6类主题1000余项活动、冬季旅游主题线路140条、冬季文旅惠民促消费措施133条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