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地震速报”公众号随即发布了由机器人用时9秒自动编写的消息,介绍了速报参数、震中地形、人口热力、周边村镇、历史地震等大众普遍关注的内容。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编辑们可能还没回过神来,机器人已经把报道工作完成了!眼下,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各行各业,今天是媒体的记者编辑,明天可能就是你。
机器人究竟是如何写出一篇新闻稿件的?
其实,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在地震领域。早在2016年5月四川绵阳地震期间,它就用6秒钟写下560字速报,整个过程自动写作,自动发布,无人介入。而在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的7.0级地震,最先发布消息的也是中国地震台网的一个写稿机器人,报道用时25秒。
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速报
不过“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有胳膊有腿,跟变形金刚似得的实体“机器人”,而是一套能够执行命令的系统程序。这套系统平时就运行在互联网上,当地震发生后,机器人会根据本地数据网络和接口调用、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自动选取标题、发布图片、写地震参数......将这些步骤逐一展开,在最短的时间把速报写出来。
除了地震速报,“机器人”还能写什么?
机器人自动写稿始于2009年,在那一年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以超过人类记者的速度,率先完成一篇机器稿件,在街头巷尾引起争议。随后的两年,国外知名媒体逐渐开始尝试用机器人写稿。
例如,美联社已经在使用的机器人编辑Wordsmith,用其发企业财报,承担了人力编辑绝大部分工作量;《纽约时报》研发的机器人编辑Blossomblot,每天可以推送300篇文章;《华盛顿邮报》通过使用“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的员工设计了智能系统,专注处理地震突发新闻;路透社利用名为Open Calais的智能解决方案帮编辑审稿;《卫报》利用机器人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每月发行5000份。可以说,国外的写稿机器人越发获得业内人士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迈入智能化生产阶段。
当然,国内的媒体机构等也不甘示弱。在国内,腾讯是最先进行写稿机器人研究的公司,2015年9月上线并取名为“DreamWriter”。在2016年奥运会期间,DreamWriter产出内容达3600余篇,其中第一块金牌的新闻就是机器人写的。2015年11月7日,84岁的新华社迎来新员工“快笔小新”,开启了国内中央媒体机器人写作的先河。“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的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
在众多写稿机器人中,今日头条“Xiaomingbot”有着最接地气的中文名——张小明。俄罗斯世界杯期间,通过对接赛事的数据库信息,xiaomingbot曾写过上百余篇赛事报道,累计获得百余万用户阅读。它撰写的文章可以涵盖比赛时间、实时比分、运动员信息等主要新闻要素,可读性与职业记者相差无几。
除了上述媒体,像第一财经、百度、南方都市等都有研发写稿机器人。但是,不像国外的Wordsmith和Blossomblot已经进入了商用阶段,国内的大部分媒体研发的写稿机器人产品还处于自研自用的阶段,主要用于自家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和分发。
“写稿机器人”真的可以替代记者吗?
从目前写稿机器人参与的新闻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机器写作使用的范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新闻财经、地震等突发性事件的消息报道。这几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相同点:一、数据繁多,需要花很多精力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处理数据是算法的强项;二、有相对固定的新闻模版,较为程式化,题材重复性高;三、这类文章大多不需要大量采访。
目前来看,写稿机器人还不具备真正的人类思维。“他”只能依据既有的数据和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来执行,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及人类记者。另外,正确理解人类语言还要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比如对成语和歇后语的理解。这些都是现阶段机器人需要克服的难题。
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机器人无法取代人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以后机器人仍然有可能对人类的记者编辑工作造成更大的冲击。当然,机器人毕竟是人类创造的,目前来看,它还难以实现独立的思维和思考能力,未来只要人类记者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其实并不用担心被机器人抢了饭碗,反而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完成更多繁琐的重复性劳动。
当人工智能开始“碾压”人类,人们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
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会发现技术更新是历史的必然,新兴职业取代传统职业也是如此。汽车代替马车,计算机代替算盘,数控机床代替传统机床,都给相关从业者带来深刻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威胁论从未消停过,人们也一直在谈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取代人类,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虽然具备人类不具备的“超人优点”,但目前人工智能理解世界的核心方式依然是“识别”,这与人类理解世界的核心方式:“想象”、“推理”、“创造”、“情感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人类工作者应保持不断的学习的能力,持续的去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和不可替代性,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来提高工作的效率,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这也能使人类工作者在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记者为例,人工智能和人类写稿并不是冲突的,机器人写稿反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将人类记者从强度大、琐碎的资料整合工作中解放出来。人类记者只需完善深度挖掘和分析的本领,将大部份精力投入在深度报道、观点性报道和人物采访,这样不但可以产出更多富有深度、高度、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还能从整体提高记者自身的竞争力。
归根到底,人工智能目前仍然是一种工具,机器人和人类相互协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明白,机器能代替人,代替的只是那些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的人。(作者李为涵)
编辑:高政超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