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地震速报”公众号随即发布了由机器人用时9秒自动编写的消息,介绍了速报参数、震中地形、人口热力、周边村镇、历史地震等大众普遍关注的内容。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编辑们可能还没回过神来,机器人已经把报道工作完成了!眼下,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开始席卷各行各业,今天是媒体的记者编辑,明天可能就是你。
机器人究竟是如何写出一篇新闻稿件的?
其实,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在地震领域。早在2016年5月四川绵阳地震期间,它就用6秒钟写下560字速报,整个过程自动写作,自动发布,无人介入。而在2017年8月四川九寨沟发生的7.0级地震,最先发布消息的也是中国地震台网的一个写稿机器人,报道用时25秒。
陕西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速报
不过“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有胳膊有腿,跟变形金刚似得的实体“机器人”,而是一套能够执行命令的系统程序。这套系统平时就运行在互联网上,当地震发生后,机器人会根据本地数据网络和接口调用、空间分析等多种技术,自动选取标题、发布图片、写地震参数......将这些步骤逐一展开,在最短的时间把速报写出来。
除了地震速报,“机器人”还能写什么?
机器人自动写稿始于2009年,在那一年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季后赛上,一款名为StatsMonkey的人工软件以超过人类记者的速度,率先完成一篇机器稿件,在街头巷尾引起争议。随后的两年,国外知名媒体逐渐开始尝试用机器人写稿。
例如,美联社已经在使用的机器人编辑Wordsmith,用其发企业财报,承担了人力编辑绝大部分工作量;《纽约时报》研发的机器人编辑Blossomblot,每天可以推送300篇文章;《华盛顿邮报》通过使用“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的员工设计了智能系统,专注处理地震突发新闻;路透社利用名为Open Calais的智能解决方案帮编辑审稿;《卫报》利用机器人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每月发行5000份。可以说,国外的写稿机器人越发获得业内人士的青睐,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迈入智能化生产阶段。
当然,国内的媒体机构等也不甘示弱。在国内,腾讯是最先进行写稿机器人研究的公司,2015年9月上线并取名为“DreamWriter”。在2016年奥运会期间,DreamWriter产出内容达3600余篇,其中第一块金牌的新闻就是机器人写的。2015年11月7日,84岁的新华社迎来新员工“快笔小新”,开启了国内中央媒体机器人写作的先河。“快笔小新”供职于新华社体育部、经济信息部和中国证券报,可以写体育赛事的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
在众多写稿机器人中,今日头条“Xiaomingbot”有着最接地气的中文名——张小明。俄罗斯世界杯期间,通过对接赛事的数据库信息,xiaomingbot曾写过上百余篇赛事报道,累计获得百余万用户阅读。它撰写的文章可以涵盖比赛时间、实时比分、运动员信息等主要新闻要素,可读性与职业记者相差无几。
除了上述媒体,像第一财经、百度、南方都市等都有研发写稿机器人。但是,不像国外的Wordsmith和Blossomblot已经进入了商用阶段,国内的大部分媒体研发的写稿机器人产品还处于自研自用的阶段,主要用于自家媒体平台的内容产出和分发。
“写稿机器人”真的可以替代记者吗?
从目前写稿机器人参与的新闻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机器写作使用的范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体育赛事、新闻财经、地震等突发性事件的消息报道。这几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相同点:一、数据繁多,需要花很多精力对数据进行分析,而处理数据是算法的强项;二、有相对固定的新闻模版,较为程式化,题材重复性高;三、这类文章大多不需要大量采访。
目前来看,写稿机器人还不具备真正的人类思维。“他”只能依据既有的数据和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来执行,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远远不及人类记者。另外,正确理解人类语言还要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比如对成语和歇后语的理解。这些都是现阶段机器人需要克服的难题。
因此,至少在短时间内,机器人无法取代人类。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以后机器人仍然有可能对人类的记者编辑工作造成更大的冲击。当然,机器人毕竟是人类创造的,目前来看,它还难以实现独立的思维和思考能力,未来只要人类记者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其实并不用担心被机器人抢了饭碗,反而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完成更多繁琐的重复性劳动。
当人工智能开始“碾压”人类,人们如何保住自己的“饭碗”?
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回望,会发现技术更新是历史的必然,新兴职业取代传统职业也是如此。汽车代替马车,计算机代替算盘,数控机床代替传统机床,都给相关从业者带来深刻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威胁论从未消停过,人们也一直在谈论,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取代人类,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虽然具备人类不具备的“超人优点”,但目前人工智能理解世界的核心方式依然是“识别”,这与人类理解世界的核心方式:“想象”、“推理”、“创造”、“情感判断”有着本质的区别。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人类工作者应保持不断的学习的能力,持续的去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和不可替代性,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来提高工作的效率,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这也能使人类工作者在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记者为例,人工智能和人类写稿并不是冲突的,机器人写稿反而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将人类记者从强度大、琐碎的资料整合工作中解放出来。人类记者只需完善深度挖掘和分析的本领,将大部份精力投入在深度报道、观点性报道和人物采访,这样不但可以产出更多富有深度、高度、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还能从整体提高记者自身的竞争力。
归根到底,人工智能目前仍然是一种工具,机器人和人类相互协作,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明白,机器能代替人,代替的只是那些满足于现状、停滞不前的人。(作者李为涵)
编辑:高政超
忒色 此次“福至长安 乐购双节”活动,不仅是商业促销和文旅展示的平台,更是西安城市魅力的一次全面展现 2024-12-30
忒色 银发族对演唱会热情高涨张妍妍清晰地记得今年帮父母抢9月6日张学友西安演唱会门票的那一幕 2024-12-29
忒色 “作为一座音乐之城,西安需要这样的空间,让更多人和自己喜欢的乐队近距离接触,当一座城市开始借力音乐去表达自己,触及那些同频共振的年轻人,这座城市一定会被更多的人听到、看到 2024-12-28
忒色 21部大型驻场演艺,3.6万场演出,1600万人次观演……继文博旅游热、汉服国潮热、唐诗研学热等之后,古都西安又兴起一股旅游演艺热 2024-12-27
忒色 服务主体扩容提质,新增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延川黄河乾坤湾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咸阳市乾陵景区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示期已满,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1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一批优质文化品牌凝聚成型 2024-12-27
忒色 据介绍,西安图书馆新馆以“文化峡谷,源远流长”为题,以内装设计创造现代、自由、舒适的空间体验,呈现公共空间之美 2024-12-27
忒色 各种式样的虎头鞋装满工作室里的置物柜 夏璐璐在操作台前飞针走线 夏璐璐通过直播与网友互动 夏璐璐翻阅刺绣古籍 用来当枕头用的双头布老虎 西安市临潼区相桥街道有一名叫夏璐璐的90后,因为一手不俗的刺绣手艺和独特的眼界,被誉为“关中绣郎” 2024-12-23
忒色 12月20日,碑林区长安路街道朱雀北区社区举办百人饺子宴,居民们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其乐融融迎接冬至的到来 2024-12-22
忒色 本报见习记者 梁易炜摄12月21日,2024西安市冬至饺子美食日活动在永兴坊举办 2024-12-22
忒色 本次活动紧贴冬季消费热点,推出冰雪旅游6类主题1000余项活动、冬季旅游主题线路140条、冬季文旅惠民促消费措施133条 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