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文章建议设立生育基金制度,解决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面临断崖式下跌的现实问题,随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胡继晔也发表言论称,未来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制度来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这样通过“罚款”提高生育率的提议立刻引起舆论热议,在社交媒体遭到一片抨击。西部网、陕西头条《秦知道》今日与您探讨,解决“生育危机”这个问题,除了罚款我们还能做什么?
“新生儿”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我国正面临严峻的生育危机
实际上,中国人口面临的严峻态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很多,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总量和出生率双双下降,出生人口总量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43‰,低于2016年。
同时,结婚率下降亦是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的信号。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较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下降了29.54%,这也意味着社会生育率会相应降低。
社会结婚率、生育率、老龄化程度等,其实都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结婚率走低,导致社会生育率降低,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快社会的老龄化进程。
而关键的是,现在民众的生育意愿也在降低。自我国正式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2017年每年都有1700万的新生人口,达到了近20年人口增长的高峰,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一部分新生人口的父母大部分出生于1985-1990 年,也是我国近30年人口最多的一批人。1700万的新生人口,实际上是一种延续性的增长。并且根据数据显示:在2017年的新增人口中,二孩比重达到51.2%,超过一孩占比。这说明即使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人生一胎的意愿也在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已达到国际标准的1.5倍,更可怕的是由于生育率不断下降,老龄化程度还在不断加速。如若老龄化社会到来,将会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经济发展急速下降,生产力严重匮乏,也就是劳动力比例失衡,养老金的缺口将会越来越大,年轻人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老龄化已经是一个关乎民族存亡的问题。解决“生育危机”遏制老龄化趋势蔓延变得刻不容缓。
为什么现在民众“不愿意生”?
事实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率下降是一个普遍规律,无意生育也并非中国年轻人独有的人生观,放眼世界,越是经济发达国家,生育率越低。在美国,2009年以来生育率达到了历史最低值,并一直在低位徘徊。在日本和德国,40岁的女性有三分之一没有生育过。
在国内,作为今后生育主力的90后、00后们更崇尚自由和独立,而年轻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对生育的意愿近来也在急剧下降。同时,由于部分企业对女性职场的差别待遇,也导致部分女性面对职场压力,不敢生育。
另外,大部分国人自小受的是“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的教育,这也影响了生育意愿。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养育孩子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来越高,加上托育服务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房价高企等诸多现实原因,也让现在的年轻人“不敢生”、“不愿生”。
西安一家长统计养孩子成本
以西安为例,有家长曾经粗略计算过,在西安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就得45万,这还不包括孩子之后要继续出国深造的花费。面对这样高额的生育成本,即使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也只能望而兴叹。
解决“生育问题”依靠“罚款”有用吗?
在国外,一些国家深陷生育率低、严重老龄化等困扰,国家级逼婚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历史上也曾有国家面对人口问题进行过 “强制干预”。
例如,1966年罗马尼亚为了提高人口数量,增强国力。废除了以前关于个人可以自由流产的法律,实施了禁止堕胎的政策。并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在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之后,虽然罗马尼亚的婴儿出生率翻了一番,成绩显赫。但地下流产与堕胎的服务也随之出现,怀孕妇女的死亡率不断上升。仅仅一年中,罗马尼亚的婴儿死亡率就增长了145.6%。
图为一群婴儿,照片摄于1989年,其中很多都生病或残疾。图片来源:凤凰网
而为生育问题焦虑的还有韩国人,2015年韩国为解决“人口问题”征收单身税,规定年薪2000万到3000万韩元的未婚劳动者,需要多缴纳20万韩元(约合1100元人民币)左右的税金。不过,即便如此,韩国政府“逼婚”的成效近年来也收效甚微。据数据显示,目前20至29岁的韩国人中,未婚率依然高达91.3%,未婚率的逐年增长导致韩国总生育率更是连续下降,2016年新生儿只有42万左右。
可以看出,解决“生育问题”依靠“罚款”未必能达到期望,若想真正形成生育率的稳定增长,还是要奖励多生而不是惩罚少生。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提高生育率’一定要抓紧构建鼓励生育的公共政策体系,在产假、孩子入托、幼儿教育、家庭负担减轻、税收减免、财政鼓励上下大功夫。”创造适合生育的社会环境,鼓励民众“愿意生”因此显得更为重要。
通过“鼓励生育”提高生育率迫在眉睫
最近十年,我国多次调整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发展趋势。从2000年出台“双独二孩”,到2013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面对新的人口发展态势,渐进式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民众生育已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我国将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二孩配套政策。即通过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针对陕西而言,陕西省统计局近期也发布了《陕西省2017年人口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陕西省二孩增长加快,占比首次超过了一孩。但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且生育意愿不强,人口增长后劲乏力。同时建议,适时全面放开计划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措施,通过对生育进行补贴奖励等方式提高生育意愿。
可是我们需要注意,现阶段,可量化、落到实地能够执行的配套政策还在探索中。
“鼓励生育”不妨借助“他山之石”
关于生育政策的鼓励措施,我们可以借鉴他国是如何做的。
俄罗斯家庭 图片来源:华商网
在俄罗斯,为了促进人口增长,政府大力推行鼓励生育和扶持多子女家庭的政策。通过设立“母亲基金”对生育第二个及更多婴儿的家庭提供补贴,并允许产妇享受140天全额津贴产假,而且还向多子女家庭免费提供住房用地,并且对生育超过10个孩子的妇女授予“英雄母亲”荣誉称号并给予物质奖励等。
作为“少子化社会”较为严重的日本也积极鼓励生育。日本妇女在育前做孕检基本都是免费的,并生产之后享有约一年左右超长产假。并且从怀孕四个月一直到小孩读到中学毕业,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补助金发给家庭。其次在社会照料方面,日本有很多保育园和幼儿园,并配备专业的育儿师,而且孩子上保育园和幼儿园的50%以上的费用是国家出,只有20%左右的费用由孩子父母负担,这为双职工家庭带来便利同时也减轻了生活压力。
当然,我们反观新华日报发表的文章,虽然其“生育基金”的建议饱受诟病,但其中还有一些建议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大力发展幼教产业和托幼服务,帮助家庭分担儿童照料责任;将征收数年的社会抚养费用于生育补贴;延长产假时间;制定鼓励生育的住房政策,对多胎家庭提供长租房、租房补贴等;对多孩家庭和女性再就业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并对二孩家庭减免个税和财政补贴,以减轻多胎家庭职业和生活压力。
“鼓励生育政策”从探索到落地,还有极其漫长的过程,可是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如果真的想下决心改变现状,这就需要政府管理者未雨绸缪,创造适合生育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让年轻人,不仅“愿意生”,还要“生得起”“养得起”。
编辑:谢卓
忒色 龙湖西安香醍天街,致力于打造满足顾客购物、休闲、社交及娱乐等需求的品质生活空间,为亲子家庭成长之路提供美好的品质生活陪伴,而以其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精神闻名全球的知名玩具厂商多美卡,也始终坚持以玩具激发孩子们的内心热爱,鼓励孩子们勇敢追梦 2025-07-31
忒色 ◆早餐 2025-07-30
忒色 “院子收拾干净后,特别受前来研学的团队和避暑游客欢迎,房间早早就被预订完了 2025-07-29
忒色 本报记者 刘枫摄本报讯 (记者 刘枫 王姿颐)7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青年精英交流节青年和平对话会上,由西安外事鼓乐团13名艺术家演奏的唐代宫廷乐舞《七德乐》,赢得现场中外嘉宾的阵阵掌声 2025-07-28
忒色 这是西安铁路局开行的首趟红色照金旅游专列,旨在通过“全民健身+红色教育”的创新形式,让游客在旅途中触摸革命历史,感悟革命精神 2025-07-28
忒色 本报记者 李旭佳文/图毛茸茸的圆耳、微龇的小尖牙……近几个月,中国潮玩泡泡玛特旗下IP——Labubu在全球掀起热潮!从“00后”王莎莎对收藏超50件Labubu玩偶的热爱,到二手市场限量款溢价超200%的疯狂 2025-07-23
忒色 2025-07-21
忒色 7月15日,“2025著名媒体+网红大V恩施行·走进地心谷”活动的探访团成员作为蝶舞清江·恩施地心谷景区全新科技游览项目的首批体验者,在产品全球首发式结束后,搭乘悬崖列车与“探险方舟”,贴壁“飞行”,探秘地心,解锁“地心引力”新体验 2025-07-16
忒色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园内观光游玩葫芦种植区、丝路好物区、非遗体验区、趣味游戏区四大主题区域 2025-07-11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