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论见丨让硬科学“软”下来、“活”起来

时间:2021-11-22 09:17:25  来源:“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华山论见丨让硬科学“软”下来、“活”起来

对科普视频来讲,借助酷炫的技术、宣传上的包装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提升视频的科学意识、受众意识,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价值与内涵,才能让粉丝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发挥科普作品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今年72岁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退休之后通过短视频科普物理常识,她用铁锅演示天眼、用扫帚模拟太空中的宇宙射线……“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激发了人们学习探索物理的兴趣,吴於人吸引粉丝百万,成为年轻人竞相追捧的“网红”。

掌握科学知识和奥秘,是每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科普作品把教科书里的抽象概念、定理公式变成生动形象的表述,以走心入心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在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的科普作品从来不缺忠诚的受众,《十万个为什么》历久弥新,《三体》流传广泛,“不刷题”视频大火,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当前,人民群众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这为繁荣科普创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与人民群众“井喷”式的科学需求相比,优秀科普供给还存在原创作者偏少、创作能力薄弱、创作理念和手法落后、作品形式僵化单一等不足。这些问题如同一道“高墙”,隔开了科学与民众,影响着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让硬科学“软”下来、“活”起来,是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时代课题。

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各高校和科研单位要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搭建平台,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尤其是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参与科学普及推广工作,繁荣科普创作,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要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转变创作理念、创新表现形式、丰富传播手段,创作出更多具备新时代特点、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的科普新品新作。

要牢固树立科学意识和受众意识。科普作品不同于一般短视频,需要给观看者以知识、以思考、以启迪。对科普视频来讲,借助酷炫的技术、宣传上的包装固然是必要的,但只有提升视频的科学意识、受众意识,深入挖掘科学知识背后的价值与内涵,才能让粉丝从“看热闹”变成“看门道”,发挥科普作品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硬科学“软”下来、“活”起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学、思考科学,就会在全社会,特别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何冠军)

编辑:李为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