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杜晓文 高维佳 况元媛)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台组织记者把镜头对准基层,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通过个人、家庭、企业、校园、社区、乡村等典型变化,反映三秦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展现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今日(4月7日)起,在“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栏目下开设子栏目“同心奔小康”,记录铿锵有力的奋斗足音,讲述温暖幸福的小康故事。首先来看“蔬菜产业 “种”出小康新生活”。
在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大里村,村民王忠林种植的普罗旺斯西红柿迎来了新的收获季节,摘下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王忠林心里满满的喜悦。
泾阳县云阳镇大里村村民王忠林:“今年这个西红柿长得真正好,电商走得货,价位也高,今年一茬子卖了4万多,今年很高兴。”
泾阳县蔬菜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我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但在前些年,王忠林心里并不认为蔬菜是可以带大家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王忠林:“原来种菜都是农村各家各户单打独斗,也没有技术,种出果子品相也不好、品质也不行,市场不认可。有时种的东西不但不挣钱反而还要赔钱。”
2015年,村里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脱贫心切的王忠林果断加入,成为第一批社员,从那时起从选苗到种植到销售,王忠林都有了帮衬。
王忠林:“合作社看的是大市场,不管从种、卖都走在前面,合作社叫我们种这些品种,都是市场上需求的,人家带的有技术,所以种出的西红柿品相也好,所以卖的价位也高。”
正是靠着种蔬菜,2020年,王忠林一家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小康生活从梦想变为现实。像王忠林这样曾经的贫困户,在泾阳县淇辉蔬菜专业合作社一共吸纳了80户222人。在合作社负责人郑辉看来,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过程,也是他们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过程。
泾阳县淇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辉:“从起初的5个人社员发展到现在300多人,我们所种植的土地面积,从过去的300亩发展到现在3000余亩。”
就是这样,一个个合作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过程中,引领群众发展产业、汇聚起强大力量。如今,郑辉又在再思考如何带领社员将小康生活过得更有滋味。
郑辉:“我给大家尝一个。我们的西红柿非常甜,爆汁香甜,软糯。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西红柿,给我点点赞,直接下单。”
郑辉:“我们计划来打造自己的营销团队,建设自己的冷链配送车辆,包括我们的仓储,把我们社员生产的农副产品销售半径加大,要推广更优质的农产品,引进更新的品种。”
泾阳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38万多亩,有11个大类170多个品种,年产量180多万吨,产值23亿元。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泾阳县蔬菜产业还有大文章要做。
泾阳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勇:“加大政策引领,还有项目支撑,全面提质增效益,按照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一系列的发展方向,继续做细做实做大做强。”
编辑:范志海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
忒色 高原藏医服务升级 久治县打造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站 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地带,因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看病远、就医难等问题曾经困扰着当地群众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