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魏佳 张思思) 我省通过发展和推广绿色科技储粮技术,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智慧粮库,扩大储备仓容和规模,促进粮食“绿色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寒冬时节,在西安市临潼区,总投资4.83亿元的中储粮西安直属库两个新建储备仓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计划今年3月底全部建成,夏粮收购时投入使用,届时可以满足西安市常住人口三个月的口粮需求,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规模的在建粮库项目。
中储粮西安直属库新建临潼分库项目现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司开宁:“目前在建土建已经基本结束,平房仓和浅圆仓已经封顶了,浅圆仓主要储存小麦和长期储存为主,平房仓主要是储存玉米和周转性临时性储存为主。这个项目完成以后总储备量,将存储30万吨中央储备粮。”
据介绍,这两个新建储备仓,将采用全自动化出入仓、氮气绿色储粮、内环流低温储粮、高清摄像头远程在线监控等50多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整体配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后所储存的中央储备粮,将主要用于调节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浪费相当于“绿色增产”,近年来,我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连年丰收。然而,在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上,生产、流通、储存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如何保障储粮安全成为粮食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如今,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已经开始在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落地应用。
记者:“我现在是在在中储粮西安直属库的一座粮仓里,大家看到这些都是小麦,不要以为它只有薄薄一层,实际上它的储存深度有6米深,相当于两层楼那么高。在我所在的这座粮仓里就储存了将近7千吨粮食,在这个库区一共有17座粮仓,储存了10万吨粮食,相当于50万人一年的口粮。据我们了解,粮仓里的粮食每3到4年会进行一次更替,那么粮食在这里为什么可以保持长久新鲜不变质呢,这其中就不乏很多科技的小奥秘。”
中储粮西安直属库纪委书记余遐:“我们通过电子测温系统,像这样每个仓里大概部署了30个左右的电子测温点,如果哪个地方温度高就说明这个地方存在风险,我们会采取各种措施通过通风、降温还有熏蒸降低粮温,消灭虫害保持粮食品质长期储存。”
中储粮西安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戴中文:“将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担当,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持续发力,积极融入陕西经济建设,牢牢守住三秦大地粮食安全的底线。”
编辑:范志海
忒色 此次KPRO肯律轻食与肯悦咖啡携手西马,不仅以“营养补给+能量唤醒”的双重保障践行品牌承诺,更通过与赛事精神的深度契合,让“安心品质”与“活力生活”的理念在古城西安的赛道上充分彰显 2025-10-23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