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涛瑞 杜晓文)随着秦岭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工作的推进,“五乱”问题得到的有效遏制,秦岭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给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营造了美好家园,秦岭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这两天,在我国北方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耐寒观赏竹繁育基地——陕西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北方自采竹种育苗首次繁育成功。通过“南竹北移”科研实验,目前这里孕育着160个竹类品种,为秦岭地区丰富绿化品种、保持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质量,尤其是在秦岭北麓的生态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省楼观台国有生态实验林场高级工程师 李作军:“这个竹子叫箬竹,它的生态修复功能非常强,它在我们竹类当中叫做林下美颜能手,刚好符合我们秦岭生态环境林下栽植的效果,颜色四季常绿而且它的抓地性很强,保持水土流失,还有它的叶片很宽,气孔很大,所以它释放的氧气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是比较多的。”
这些竹类也为秦岭大熊猫种群增加了优质口粮。最近,在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又诞生了一只大熊猫宝宝。这是今年这里出生的第4只大熊猫幼仔。
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兽医师 张丹辉:“咱们陕西有345只野生大熊猫,种群相对小一些,而且野外的种群呈现板块化,还有区域化的现象,咱们中心目前繁育大熊猫的主要目的,就是壮大秦岭大熊猫的种群,为后期秦岭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种源保障。”
数据显示:秦岭生态环境陕西段综合指数在2018-2019年达到最优,优良等级面积首次超过96%。此外,我省先后建立各类保护区33处,总面积达850万亩,形成初具规模、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区群,并启动了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前期工作。
省林业局秦岭国家公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葛新安:“秦岭地区的生态在不断变好,比如说朱鹮的分布区在不断的扩大,秦岭地区的很多河流水变得更清,流量变得更大,枯水和丰水季节对比度更弱,都说明了生态环境在不断变化提升,把整个秦岭整合在一起,实行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建设,使该保护的达到严格保护,应该开放的地方我们提供给民众,实现我们美丽山川共享、共建,世代相传这样一个目标。”
编辑:王瑜
忒色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发现博山盖绿釉陶奁博山盖绿釉陶奁(资料照片) 2025-07-01
忒色 选手返程行囊满载特产,化身移动的“麟游名片”,推动农特产品依托赛事走向全国 2025-06-30
忒色 6月25日至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陕西省濒危剧种展演在渭南大剧院上演。 2025-06-30
忒色 党建引领锻造“高原枫警”吉迈派出所将党建工作作为队伍建设的 “定盘星”,纵向建立“局党委—所支部—党员先锋岗”三级责任链,横向打造“民警+村警+义警”治安共同体,立体化构建“激励-约束-关怀”成长矩阵,用三维坐标重构高原警务生态 2025-06-23
忒色 第四届源点西部电影展在古城西安启幕 2025-06-23
忒色 2025-06-23
忒色 央视热播电视剧《护宝寻踪》圆满收官《吕氏乡约》再塑乡风文明底色蓝田县三里镇乔村文化墙上的《吕氏乡约》 2025-06-23
忒色 记者从久治县公安局获悉,G347综合检查站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行以来,已成为果洛州乃至青海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支点,以“智慧警务+跨域协作”的创新模式,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省界安全防线 2025-06-20
忒色 2025-06-21
忒色 6月18日,聚焦果洛“十四五”·共鉴发展新征程2025“网链果洛・融绘新篇”大型融媒体采风行,深入探访了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河曲马良种繁育基地,记录下这里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5-06-20
忒色 在党建引擎的强劲驱动下,宁友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全面激活,焕发出蓬勃发展的崭新生机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