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赵磊 榆林台 孙永波 韩飞) 围绕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目标,榆林市以创新国际国内煤化工前沿技术为核心,全面布局产业链,一个个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彰显着这座城市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力度和速度。
在榆神工业区,一个总投资1262亿元的全球在建的最大煤化工项目正在加紧施工。作为“十三五”国家煤炭深加工重点建设项目,仅面积就相当于近3.1万个篮球场大,每年可转化煤炭2400余万吨。
榆林化学公司副总经理王为锋:“整个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分两期4个阶段,目前正在实施的是一期一阶段的煤制180万吨乙二醇项目。”
项目去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6月机械竣工,这也是目前(全球还是国内)煤炭加工能力最大、产业融合度最高、产业链最贴近终端市场的煤炭转化示范项目。
王为锋:“乙二醇用到咱们下游的是聚酯,这就和咱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咱们的饮料瓶和化纤到高档服装材料,这就是服务于民众的生活。”
项目终端产品在纺织、汽车、建筑装饰材料三大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宋世杰:“我们不是仅仅建设一个项目,我们是准备建设一个大的化工产业系统和这个煤化工产业的平台,整个的项目最终形成产品590万吨,年产值将超过一千亿,带动榆林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的发展。”
在榆林科创新城,我省与中国科学院共创的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建设项目工地也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这是中科院在国内首个创建的煤炭能源领域的创新示范区,将在榆林打造集前沿技术开发、人才集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优势产业育成于一体的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
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副院长李富岭:“一期工程占地150亩地,建筑面积8.6万平米,共有五栋实验楼,目前正在加紧施工,预计明年八月份交付使用,目前中科院已经有九个所,共有20个项目计划在这个榆林分院落地。”
同时,中科院能源创新院与榆林学院将共建的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分院,为榆林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做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编辑:王瑜
忒色 高质量“打底” 擦亮“西安演艺”金字招牌 不仅服务本地市民,更带着拿手作品,以高质量的精彩演出满足不同地区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西安文艺工作者每每巡演时的底气 2025-02-19
忒色 “雨水”时节 邂逅非遗之美 2月18日,“雨水”节气来临,雁塔区江林新城西社区开展非遗“布老虎”手工制作活动 2025-02-19
忒色 “冰雪热”带动“消费热” 在冬季,室外滑雪场无疑是“主角”,位于长安区的翠华山滑雪场是西安唯一一座高山天然滑雪场,有着“秦岭第一雪场”的美誉 2025-02-19
忒色 周至县文旅部门表示,希望通过这份“赏花指南”,吸引更多游客到周至,亲身感受春日繁花的魅力,一同期待春暖花开,共赴这场绝美的春约,见证大自然馈赠的缤纷景致 2025-02-18
忒色 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跨国界的文化交流研讨,邀请海外学者、艺术家参与思想碰撞,挖掘西安文化的更多价值,拓宽文化“出海”的交流维度 2025-02-18
忒色 她穿着剪纸汉服,跟着锣鼓声,行走在留坝街道上,吸引了众多目光 2025-02-17
忒色 2025-02-17
忒色 社区设立“相亲角” “红娘”组团搭“鹊桥” “相亲角”挂满了单身青年的信息 “益邻集市”上的“相亲角”很受欢迎 “我女儿马上硕士毕业,您帮忙看看有合适的小伙子吗 2025-02-17
忒色 《雷雨》这个团队,导演、演员,再加上张叔平的舞美、服装、妆造,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走进剧场,与话剧演员一起向曹禺致敬、向中国戏剧致敬
2025-02-16忒色 “于阗乐舞”亮相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公园2025年春节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与陕西省西安市联动,共同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 2025-02-12
忒色 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副所长李东旭介绍,近年来,研究所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招聘青年人才,还联合高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办人才培训班,累计培养600余名大漆科研骨干和青年漆艺人才,为大漆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02-12
忒色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火亭子是当地传统的社火表演形式,有悠久的历史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