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杜晓文)眼下正值我省“三夏”大忙的关键时期,针对今年全省小麦成熟期较为集中,东西部地区几乎同步收获的实际情况,各地大力推进机收、机播、机运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步推进夏粮收割和秋粮播种。据农业部门最新统计,截止到6月6日,全省夏收面积已经过半。广大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朋友科学播种,为秋粮丰收打好基础。
风吹麦浪,三夏收获忙,在渭南市临渭区的一块麦田里,三台联合收割机正忙着抢收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深松整地机紧随其后,腾茬整地,确保夏玉米及时播种。有20多年麦收经验的农机手李新明,最近这几天,人歇机不停,轮班战“三夏”。
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张村四组李新明:“白天也干,晚上也干,群众的麦子都成熟了,争取给群众把麦子早点收到家里,这两天我们一天收的好的机手要挣六七千块钱呢,我们一天能割100多亩地。”
据了解,尽管全省1400多万亩小麦成熟期较为集中, 但农机数量比较充裕,目前,全省2.9万多台联合收割机每天收割100多万亩小麦。各级农机部门正根据麦熟情况,及时发布作业信息,科学调度农机具,力争做到 “麦熟有机收,机到有活干”,确保成熟一块、收获一块、播种一块。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吴金亮:“截至6月6日,我们的收获进度已经接近一半,预计关中灌区在12日左右大面积收获基本就结束了。”
农业专家提醒,6月15日之前,都是我省夏玉米的高产播期。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指导群众增加玉米播种密度,确保秋粮产量。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赵建兴:“首先选择的品种要是早中熟耐密的一些品种,要不然你密度上去了,倒伏、病虫害这些问题就都出来了,第二个施肥方式要变,要增加密度就是要把缓释肥用上,缓慢地释放肥效,一个是节省你几次施肥的劳动力成本,再一个肥效还能跟得上。”
吴金亮:“今年要全力把玉米播种密度要增加上去,关中灌区这一块我们玉米苗数要达到每亩4500-5000株,比过去要每亩增加500株,各地在夏玉米播种期要做到应播尽播,尽量扩大我们的夏播面积。”
目前,全省100多万台(套)农机具投入到了“三夏”作业中,以确保1400多万亩小麦适时收获,800多万亩夏玉米及时播种。
编辑:王瑜
忒色 恩施地心谷景区据悉,本次“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活动由湖北省统一打造,以每月17日(谐音“一起”)为载体,旨在通过文旅惠民深化“知音湖北”的文化内涵 2025-10-20
忒色 从河口水库的碧波荡漾、百鸟翱翔,到马合镇的黄沙披绿、生机渐显,榆阳区正用实际行动绘就生态治理新画卷 2025-10-17
忒色 近年来,宝鸡市持续推进渭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河道清淤、湿地修复、植被恢复、水质提升等一系列措施,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吸引众多鸟类前来栖息 2025-10-16
忒色 10月1日,一场名为“酷城东·熟人节”的创意活动在此启幕 2025-10-13
忒色 9月30日,回到西安的裴海潮(前)和朋友进行日常骑行训练 2025-10-10
忒色 这里正在进行陕西省第三届“延长石油杯”三人篮球联赛(社区组)比赛的揭幕战 2025-10-10
忒色 赛事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 2025-10-05
忒色 游客在景区民宿的中秋装置前拍照这个假期,恩施地心谷凭借其独特的地质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游客提供一日尽览诗意山水、一夜梦回民族寨堡的完整体验,成为短途微度假的理想目的地 2025-09-22
忒色 开幕式上,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民政局分别发布《陕西养老产业蓝皮书(2025)》《陕西银发经济产业目录(2025)》和《2024年西安市老年人口、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综合统计信息》,为产业发展提供权威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 2025-09-20
忒色 本届大赛旨在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推动安康毛绒玩具产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2025-09-15
忒色 在这一重要关头,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第一方阵,要坚持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大金砖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5-09-09
忒色 恩施地心谷相关负责人称,希望通过“双新项目”升级景区设施与服务,并以“科技+自然+文化”的创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一场集视觉震撼、身心体验与文化沉浸于一体的难忘峡谷之旅 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