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脱贫故事】白云村种出了赤松茸

时间:2019-07-28 17:50:21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脱贫故事】白云村种出了赤松茸

李玉军【同期声】当时选项目的时候,是在一个专业农产品买卖平台,看到这个赤松茸行情很好,而且没见过很好奇,就考虑我们这能不能种【正文】白云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是太白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思思 李阳 杜晓文)太白县白云村地处秦岭深处,贫困程度深。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白云村的贫困户李玉军通过引进赤松茸种植,几年下来不仅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了贫,自己还当上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让小松茸变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在太白县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今年第二茬赤松茸正陆续钻出“脑袋”,像一把把小伞。赤松茸是一种外形很像松茸、营养价值高的食用菌,以前太白县并没有人工种植。它之所以能“落户”这里,要从村里贫困户李玉军2年前的一次上网经历说起。

宝鸡市太白县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玉军:当时选项目的时候,是在一个专业农产品买卖平台,看到这个赤松茸行情很好,而且没见过很好奇,就考虑我们这能不能种。

白云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太白县最贫困的村子之一。如何给大伙培育一个单位产值高、效益好的产业?带着想法,李玉军和村干部们一合计,立刻得到了村干部的支持,为此村干部带着他和几户贫困户专门去外地进行了考察。

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白云村村委会主任马军利:当时还是有顾虑,2017年商量完,还是决定先小规模试种。

多年在外打工的李玉军认准赤松茸种植是个好项目,通过从村里的互助基金会贷款,总共联合村里12户村民凑齐了11.6万元启动资金,建起了白云村第一批16座简易赤松茸大棚。

宝鸡市太白县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玉军:都是贫困户啊,还背着债,(失败)对我们就是雪上加霜了,这个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我的思想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在李玉军的精心管理下,16棚赤松茸顺利收获,而且因为太白的高海拔、低气温,错峰销售卖上了好价钱。2017年底,12户村民中包括李玉军在内的11户贫困户全都脱了贫。试种取得了成功,让大家坚定了发展赤松茸产业的信心。2018年,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把5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并争取到相关扶持资金192万元,赤松茸大棚发展到210座。然而,当年的风灾和雨害又让白云村的赤松茸产业遭受了一定损失。

宝鸡市太白县咀头镇白云村村委会主任马军利:实际那年只有80多座大棚见了效益,给贫困户发了务工工资,分了红,80座大棚的效益,包住了210座大棚的成本。

今年是赤松茸“落户”白云村的第三年。怎样把赤松茸打造成让全村人稳定脱贫致富的好产业?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李玉军又有了新打算。

宝鸡市太白县上白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玉军 :我们想通过三年时间,把简易大棚全部实现到智能化大棚,实现智慧农业,站在(现代)农业的最前端。

编辑:呼乐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