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张思思 董少波 李阳 杜晓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都是实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广大贫困群众和扶贫干部咬定脱贫致富目标不放松,日夜奋战在脱贫一线,用苦干、实干努力摆脱贫困,创造幸福生活。从今天(6月12日)起,陕西新闻联播推出《陕西脱贫故事》专栏,深度挖掘刚刚摘帽的27个脱贫县区的典型经验和脱贫故事。今天请看 周至:红梅花开龙阳沟
今年3月,周至县龙阳沟红梅盛开吸引游人踏青赏花的新闻登上了央视新闻直播间。而在2年前,这里并没有红梅,也没有龙阳沟的叫法。
2017年,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的雷保友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虽然有8亩杏园和2亩耕地,可一年到头,也卖不了几个钱。
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村民雷保友:“有一年杏还卖一千元,三毛钱一斤,我把人家跟前跟后给人家说好话,才加了5分钱,3毛5不值钱,那个前景也不好。”
当时的张龙村是周至最贫困的村之一,虽然村里有苗木、杂果等产业,可随着市场行情变化,村支书张乃虎也为如何带领大伙脱贫致富而发愁。
周至县竹峪镇张龙村党支部书记张乃虎:“原来刚栽的时候,苗木的价钱还可以,这几年苗子也发展的多了,再一个现在一些粗放性的苗子也卖不出去,人家要的是精品的苗子,要好苗子。”
与张龙村相邻的丹阳、鸭沟岭、民主、中军岭、北西沟、农林村等6个省定贫困村的情况也都类似。为了让这些贫困村抱团取暖,合力脱贫,2017年9月,周至县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联合党委——丹阳联村党委,由浙江挂职干部王乃祝担任联村党委书记,在保持7个村行政区域不变、村民自治主体不变、集体资产产权不变和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
周至县竹峪镇丹阳联村党委副书记李新谋:“咱们成立联村党委的初衷还是为了发展产业,地域相邻,产业相同,取长补短,做大做强的原则,通过发展这个产业,让老百姓早日脱贫致富。”
经过充分走访、调研,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联村党委提出了实行“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以苗木产业为主导,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率先在张龙、丹阳、鸭沟岭3个村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和利用闲散地和低效地,集中打造3000多亩的精品苗木基地。
雷保友的10亩土地按照每亩每年8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里的苗木合作社,原来的杏树都被合作社嫁接改造成了红梅。来自南方的红梅品种能不能在这里绽放?老雷心里有个问号。为了壮大苗木产业,联村党委在张龙、丹阳、鸭沟岭3个村苗木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组建了一家绿化公司,从3个村子的名字中各取一个字,命名为西安龙阳沟园林绿化有限公司,龙阳沟的叫法第一次出现。然而,因为要发展乡村旅游,村里要进行环境提升,老雷家里的猪不能再养了,门口的一块菜园子也保不住了。老雷同意吗?明天请继续关注【陕西脱贫故事】周至:红梅花开龙阳沟下集。
编辑:孟子桐
忒色 一杯咖啡一份地图,票根经济赋能文旅融合11月3日,由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局和肯悦咖啡联合举办的“金色曲江·银杏咖啡节”活动正式开启,西北首家独立肯悦咖啡店暨陕西肯悦咖啡30家门店也盛大启幕 2025-11-04
忒色 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赵侠呼吁,各类参与鸟类保护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应严格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保护区核心区等未开放区域 2025-11-04
忒色 本届宝鸡马拉松在组织运营上实现突破,将起跑阶段前5公里赛道由半幅改为全幅设计,有效疏导参赛人流,从源头化解了大型路跑赛事常见的出发拥堵问题 2025-10-31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7
忒色 2025-10-26
忒色 2025-10-26
忒色 昔日煤城,今朝蝶变。融入西安“半小时圈”,铜川机遇扑面而来!铝基新材料、半导体、汽车装备…链式集群,打造转型高地。 2025-10-26
忒色 60多年来,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承载着人们对新生活的歌颂,深沉的爱国爱党之情,唱遍大江南北,温暖几代人的记忆。 2025-10-26
忒色 千年窑火淬炼北方青瓷之都,冰裂纹中凝固盛唐气韵。药王山上铭刻大医精诚,薛家寨峭壁生长英雄信仰。 2025-10-26
忒色 白鹭在漆水河振翅朱鹮于沮河畔起舞,华北豹的足迹隐入苍茫山林……从工业记忆到山水画卷,铜川大地,正书写着动人的生态篇章 2025-10-26
忒色 “收藏170余万件文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带着3件国宝登上花呗皮肤 10月2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携3件国宝——镶金兽首玛瑙杯、鸳鸯莲瓣纹金碗、开元通宝金钱登上花呗文物皮肤,可在手机上免费获取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