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追赶超越 奔跑中的陕西(二)】梁家河:在新时代的致富路上奋力向前

时间:2019-02-14 18:33:02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牢记嘱托 追赶超越 奔跑中的陕西(二)】梁家河:在新时代的致富路上奋力向前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川县的梁家河,开始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刘权锋) 上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川县的梁家河,开始了艰苦却受益终生的知青岁月。2015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走访了当年的房东家,和这里的老乡们唠过往,聊变化,谈希望。梁家河全体村民牢记总书记嘱托,大力发展旅游业、果业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大家伙阔步迈进了新时代。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梁家河下一步的致富路怎么走?今天的《牢记嘱托 追赶超越 奔跑中的陕西》,请看第二集:《梁家河:在新时代的致富路上奋力向前》。

这几年,来梁家河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开了旅游公司,刘金莲有了工作,负责打扫卫生,能挣钱了。下了班,她还能照料自己开的小卖部。

顾客:“这俩哪个多啊?”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刘金莲:“都一样,斤数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斤数。你看你是要这个还是要那个,斤数是一样的。”

顾客:“一边大分量是吧,就要那个吧,再拿一个袋儿吧,我怕撑不住。”

刘金莲:“行行行。”

刘金莲:“现在还能动,我才68岁,现在条件也好了,方便了,高兴了,幸福了。”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树还没有剪,剪还是不剪。”

合作社成员:“什么呀?”

张卫庞:“还没剪树呢,哪里剪了,一棵还没剪,剪还是不剪?过了年以后就不能剪了。”

合作社成员:“行行行。我问一下。”

张卫庞从2008年开始种果树,到2014年果树第一次挂果,就收入了24000元,那是他家有史以来最高的收入。

张卫庞:“2015年的苹果全都销到北京了,2015年下来,卖了5万多块钱。”

总书记来过的第二年,先富起来的张卫庞决定成立苹果合作社,带着全村人一起致富。

张卫庞:“合作社2016年成立的,大家一同来加入这个合作社,销售苹果,现在有137户加入,2016年、2017年这两年,哪一年收入都有40万。”

张卫庞今年72岁了,因为身体原因,他临时把果园转给当地的果业公司管理,但他一直惦记自己的果园,每个月都要到山顶看看。他相信,只要细心经营,果园还会有更好的收成。

张卫庞:“今年就是他们经营管理,管理两年之后我就把地要回来,我准备给我儿子管理,没有产业我也就不干,有了产业就不能让它浪费掉,要珍惜发家致富的来路。”

随着扶贫力度的加大,这两年村里的贫困户生活变化最大,之前贺和林因为身体有疾病,干不了重活,只能到镇上打点零工,现在在村里的收入,已经足够支撑一家的生活。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贺和林:“我的猪棚入股这是一个收入,再一个我的坝地,给人家租坝地这是一个收入,低保这也是一个,护林员一年能给8000块钱,山地退耕还林一年大概能给2000多块钱,再我婆姨打工一年有收入。”

四年间,梁家河村的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日渐兴旺,村里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年旅游人数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旅游收入超过2000万元,发展了苹果产业、养殖业、蔬菜大棚,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9000元上升到2018年的20800元,一幅美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已在梁家河变成现实。从牢记嘱托到实际行动,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梁家河正在新时代的致富路上不断奋力向前,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品、产业在梁家河诞生、成长壮大,同心协力创造新的美好生活。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梁家河有今天的发展,也离不开总书记当时打下的良好基础,确实是这几年我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一直在发展,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带着老乡一块致富。”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梁强:“我叫梁强,2015年回的梁家河,开办了一个农家乐,收入一年有三四十万元。”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梁小刚:“我叫梁小刚,2015年回到梁家河承包果园,承包了5亩,到现在已经有100亩了。”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高欢:“我叫高欢,在梁家河当电瓶车司机,收入比以前强多了,还可以陪老人和孩子。”

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民丁瑜:“我叫丁瑜,之前在家看孩子,2015年在村里找到了工作,这两年老人搬到楼房住,现在自己家也买车了。”

2015年以来,延川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旅游带动”战略,累计脱贫6517户共20573人,退出贫困村63个,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9.7%降至1.06%。

梁家河村四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革命老区和农村地区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四年来,三秦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追赶超越,落实“五个扎实”要求,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如今的三秦大地上,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经铺开,一二三产不断融合,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2017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265元,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13元,增长9.2%,快于全国平均增速。

编辑:王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了解陕西大事 关注陕西头条

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邮箱 陕西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宣传自律管理承诺书

Copyright ©2006-2022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