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镇巴首次发现史前遗址

时间:2025-04-08 10:52:40  来源:汉中日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汉中镇巴首次发现史前遗址

4月7日,记者从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获悉,镇巴县首次发现史前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

4月7日,记者从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获悉,镇巴县首次发现史前遗址,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镇巴史前文明研究的空白,将当地人类活动历史提前了3000年。

ef071bad42f0961368f63008bdc0c99e.png

91dc1da1f82ac57a5dbda818d3886d77.png

遗址位置图及平面图

3月26日,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在镇巴县碾子镇莲花村牌坊庄(牌坊坝)复查“三普”点时,于纳溪河二级台地上发现该遗址。遗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既可以避风保暖,也易于防卫,还适合采集和狩猎,是史前人类理想的聚居地。

977d3d470c7e4d4e887224110b5369ee.png

遗址无人机航拍图

经勘查,遗址分布范围呈不规则弧形,面积约8300平方米,现为农耕地,地表可见陶片等遗存。普查队员在现场采集的陶片以夹砂红陶片、夹砂红陶块为主,含少量夹砂灰陶,包括夹砂红陶器物口沿残片2件、夹砂灰陶器物口沿残片1件。

2a3fa97d630054f9f42e8cd83362dd8e.png

采集到的陶片

“红陶是新石器时代典型的陶器类型,按胎土可分为细泥红陶与夹砂红陶两类。”汉中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第五组组长陈明顺介绍,此次发现的夹砂红陶具有明显新石器时代特征,其器表呈砖红色,胎土中掺杂砂粒以增强耐火性,这类陶器常见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炊煮器具。

1e30d8fa00b52fa2b51d8223499aed43.png

13b8565fe6380f16387412831aa05466.png

器物口沿

汉中地区目前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汉江上游及其支流河谷地带的第一、二级阶地上,逐步形成了包括从老官台文化李家村类型到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龙山文化在内的完整而成熟的陕南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镇巴位于汉中东南部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属高山地貌,此前仅发现汉代及宋代墓葬,史前遗址尚属首次。

“据《尚书•禹贡》和《周礼•职方》的记载,镇巴在夏、商时期属于梁州管辖。此次发现将当地文明史从文献记载的夏商时期推前至新石器时代,对于研究陕南地区史前人类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陈明顺说。

编辑:朱茜茜

网站简介 |  本网动态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我要投稿 |  联系我们 |  工作邮箱 | 不良信息举报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本网站法律顾问: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 王洪
陕ICP备07012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3号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336号 联系电话:029-85257337(传真) 商务电话:029-85226012 投稿邮箱:news@cnwest.com
Copyright ©2006-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WWW.CNWES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