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当前位置8号车厢,1至7车厢请向前走,9至16号车厢请往后走。”“请大家排好队,先下后上,注意安全。”2月4日大年初七,在汉中洋县西站一站台两端,刘鸿和尹淇分别对旅客进行提醒和引导服务。
洋县西站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境内,于2017年12月6日随西成客运专线正式开通,是西安铁路局汉中车务段管辖的一座三等站。
今年27岁的刘鸿,是该站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客运员,尹淇与其同岁,是他的妻子,两人在洋县西站相遇、相知、相恋,并于去年七夕喜结连理。今年春运,是他们相识后一起坚守的第5个春运。
工作中,他们二人是并肩奋斗的“战友”,同一车站、同一班组,同一岗位,一起用心服务,保障旅客出行;生活中,他们是伉俪情深的恩爱夫妻,每三天休息一次,在家陪伴父母,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家。
洋县西站实行一人多岗轮换制,客运员需要根据客流变化,随时在售票、检票、站台和出站口等岗位间流动作业。当天,刘鸿和尹淇恰好都在一站台作业。
“D5283次有位盲人旅客需要帮扶进站乘车,等会儿我去接人,你在站台上接车。”当日早上7时10分,参加完早点名,接到12306服务重点旅客的工单后,刘鸿和尹淇商量道。
“好的,这趟车8时19分开车,你提前和家属联系,约好会合点。”春运以来,类似这样帮扶旅客进出站的事情比平常更多,每天都有发生,细心地尹淇仍然提醒道,“围巾戴好,你感冒还没好彻底呢。”
8时,按照约定时间,刘鸿在进站口接到了旅客宋先生,他顺手接过旅客的背包,对前来送站的家属说,“放心吧,到了车站,我会把他安全送上车。”
“你在前面走,我拉着袖子就行。”刘鸿本想让宋先生手搭自己肩膀或是挽着他的手,见旅客这样说,连忙答应,“没事,都可以。”
于是,当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身材高瘦的刘鸿,一手拎着背包,一只手臂引导着宋先生在人群中穿梭。在检票口,他联系同事为宋先生优先检票,引导他乘坐无障碍直梯到达一站台,并送至站台上的爱心座椅前。
一路上他们边走边聊。经了解,宋先生家住洋县,日常在汉中一家盲人按摩院工作。“年过完了,今天去上班。”
“你先在这里坐一下,5号车厢就在附近,等会儿车到了,我来送你,帮您拿行李。”刘鸿将其安置好,赶紧引导其他旅客在相应车厢位置排队。
8时17分,D5283次列车抵达洋县西站。刘鸿小心翼翼地引导着旅客宋先生上车,并不时提醒注意脚下安全,将其送至车上、座位上安置妥当。
“太谢谢了,有你们帮忙,让我每次坐高铁都很顺利。”旅客宋先生连声向刘鸿致谢。
下车后,刘鸿赶紧和车长办理重点旅客移交,还不忘联系汉中站的客运人员,提醒帮扶5号车厢盲人旅客出站。
8时19分,刘鸿和尹淇笔直地站立在站台两端,目送D5283次列车关门,呼啸着疾驰而去。
“走,赶紧下去喝口水、歇口气,昨天发送5092人次,打破春运单日客发纪录,今天加开车多,旅客返程高峰,人也不少……”刘鸿和尹淇边走边说,相互鼓励。虽然一天工作下来,腿脚酸困,在站台和候车室间来回穿梭100多次,但是每年能和爱人并肩工作,互看一眼,两个人都动力十足。
“我的身份证忘带了,跑回去一趟,就赶不上车了,这可咋办?”刚进候车室,迎面有位旅客拦住尹淇问道。
“别着急,您把手机拿出来,我给您说,用不了一分钟,就可以在12306上做一个电子临时乘车证明。”尹淇微笑着安抚旅客,耐心地为其讲解,还不忘回头叮咛刘鸿,“你先回值班室吧。”
“客运值班员,这会儿进站旅客有点多,安检需要开双机,安检值机人员不够……”尹淇解答完旅客咨询,刚走进客运值班室就听到对讲里的呼叫声,立即答道“我有操作证,一站台暂时有空档,可以去协助处置。”
候车室里,来了一批又一批旅客,聚了,散了;站台上,一列又一列动车组列车停了、开了,载着南来北往的旅客奔赴各地。
当天22时39分,最后一趟动车驶离洋县西站,刘鸿、尹淇和其他同事还及时清理售票、安检、候车室、站台等旅客行经路线上各区域环境卫生,为次日清晨7时许开站迎接旅客做好准备。
春运路上,像刘鸿和尹淇这样并肩作战的铁路伉俪有很多,正如万千铁路人一样,他们迎来送往,用心护航每一位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通讯员 陈燕 许香平)
编辑:铁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