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 编者按:2024年,汉中市略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亲切嘱托,深入学习应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生态优美、文化繁荣、产业兴旺、城乡融合、活力强劲、生活幸福“六个美丽家园”建设,着力补齐基础短板,持续推动绿色转型,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聚焦“四项举措” 共建生态优美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决守护好秦岭生态屏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聚焦秦岭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条例,全面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持续开展秦岭“五乱”整治,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8.75%。以“创建生态宜居略阳,共建清洁美丽家园”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以“八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和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等专项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乡村面貌实现焕然一新。年度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99座,管好用好87个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8.4%,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92%以上。
聚焦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特殊时段精准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同比增加10天,PM2.5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变好14.8%,综合指数2.84,同比变好13.4%,变好幅度全市第一。全力推进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累计完成整治94个,整治率92.15%,城市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市第三。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探索拓宽“两山”转化通道,不断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认证有机、绿色农产品2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略阳黄精产业链延展被评选为汉中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
聚焦建设美丽空间。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城乡发展,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
持续推进拆围建绿、留白增绿、见缝插绿,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统筹推动林网、水网、路网建设,拓宽绿色公共空间,让城乡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
突出“三个重点” 建设文化繁荣美丽家园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指示,一体推进文化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突出文化传承保护。实施文物古迹、革命遗址、传统村落、非遗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完成红色文化展厅建设,巩固提升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水平,积极探索推广“非遗+”“非遗工坊”等模式,充分挖掘罐罐茶、菜豆腐节节等非遗资源,打造非遗特色精品和品牌文化,建成非遗传习场所4个。
突出发展文化事业。坚持以文铸魂、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常态化开展大众阅读、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年度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80余场,公益电影放映2028场,完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完善提升24个,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8个。
突出文旅融合发展。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突出嘉陵故道、氐羌风情、汉水北源,研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巩固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成果,打造旅游精品线路3条,灵岩寺AAAA级景区创建通过市级验收,徐家坪镇被命名为全省特色旅游名镇,仙台坝村荣膺首届陕西魅力休闲乡村。
发展“三大产业” 建设产业兴旺美丽家园
始终坚持把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根本,突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要求,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构建具有略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做强一产。紧紧围绕“一县三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五个农业”,持续壮大略阳天麻、杜仲、乌鸡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蚕桑、中蜂等特色产业。建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41个,认证有机农产品6个。全年实施“五个农业”重点项目12个、特色产业项目64个,成功争取国家级食用菌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黑河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略阳乌鸡产业园荣获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乌鸡产业园二期项目和略阳乌鸡产品供港基地顺利建成。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1.6亿元、增长7.3%。
加快绿色循环发展稳好二产。充分发挥秦创原略阳分中心、五大产业研究院等创新驱动平台作用,全力推动省级经开区和省级特色园区创建,建成绿色食药科技产业园二期,引进入园企业4家,全国首个生物基杜仲胶生产线投产,中西部天麻贸易中心隆重开市,全年实现绿色食药产值39亿元,绿色食药首位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
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做大三产。新增市场主体1102家,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7%。打造客货邮融合示范路线10条,培育寄递物流企业16家、电商网点161个,直播带货35场次1065万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5200余万元。创新开展“略”有印象、“略”有滋味、“略”有收获、“略”有文化、“略”有乡愁、“略”有赛事等主题活动,以活动聚集人气,以人气带动经济繁荣与发展,发放消费券90余万元,带动消费1000余万元。策划开展旅游消费活动80场次,直播观看人数达100万人次以上,抖音热点话题阅读量9000万以上;周边地市旅行社和自媒体来略累计200余家,持续发团带热周末游略阳;研发系列文创产品销量达2000余件;实现接待游客136万人次,旅游收入6.09亿元。
做好“三个统筹” 建设城乡融合美丽家园
突出建强县城枢纽和小城镇节点,凸显县域经济的战略抓手作用、发挥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统筹城市更新建设。争取资金2914万元,改造老旧小区8个1101户,实施配套设施项目2个。铁路二期棚户区改造拆除房屋174户1.1万平方米。完成体育场、体委城市更新项目主体工程和左岸广场人行步道改造,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投资1.1亿元实施供水管网、燃气管道、排水防涝更新治理;新增停车泊位120余个、自行车充电桩176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集镇全覆盖。“雪亮工程”“智慧交通”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供热用户1014户;新建天然气管网7公里,发展用户10508户。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抓牢“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稳定消除风险220户721人。深化国防科工局定点帮扶强化苏陕、津陕协作,统筹省内对口和各界社会组织帮扶,共落实827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87个,消费帮扶9898万元。大力实施“四个一”富民增收举措,农村人口实现“一户一产业”28056户、“一户一就业”35661户,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200余万元,152个村(社区)集体实现经营性收入4533.19万元,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9343元,同比增长11.7%。统筹6800万元全面推进7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全省第一批动物检疫无纸化试点县,“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平台”列入全省20个北斗系统应用优秀成果和典型案例。徐家坪社区“院坝小阵地、群众智慧池”入选全省“千万工程”乡村治理类案例。略阳杜仲、天麻、乌鸡走进央视《乡村中国行》《生财有道》栏目。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一体五极多节点”的城镇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带动、重点镇辐射、乡村聚集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投资1.3亿元实施接官亭、郭镇、黑河重点镇基础设施项目35个。投资4365万元改造提升农村电网线路121公里,供电可靠性不断提升。实施抗震房、危改、宜居房和因灾维修重建房472户,城乡水质提升项目20个,硬化自然村道路34条64公里联网路14条80公里,新建道路安防工程178公里、桥梁10座445米。“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通过复审,获评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机制共建型-东西部协作”试点。
强化“四个关键” 建设活力强劲美丽家园
坚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以创新激活力、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促发展,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强化改革赋能。创新链式招商方式,建立一图一检三办法四清单招商机制,举办略阳县绿色食药产业专题推介暨中西部天麻贸易中心开市活动等专项招投促活动,招商引资主要指标排名全市前列。有效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和镇街村居联审联办改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深化镇街村居联审联办”工作模式列入省级2024年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点。推行慢病申报认定“指尖”一键办结和探索建立落实“五级五田”责任、带动种好万顷粮等6项改革事项和经验在国家级媒体刊发。
强化对外开放。狠抓项目招商促转型强支撑,出台系列督考评比和奖惩措施,全年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洽谈631次,累计签约招商项目94个,林麝养殖、杜仲胶生产、天麻系列产品研发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完成实际使用资金10.2亿元。
强化人才支撑。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不动摇,优化人才引进模式,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公共服务人才招聘力度。全面做好“组团式”帮扶工作,创建县级专家工作站5个、市级专家工作站2个,引进专家人才16人,引进各领域高层次专家人才130余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074人,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19人,头雁项目人才11人,培育认定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56人。
强化民营经济。坚持培优扶强,实施强基和提质并重、培优和育新并举,出台《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稳增长十条措施奖励办法》,兑付稳增长奖金423.1万元,全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6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不断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牢“四项保障” 建设生活幸福美丽家园
坚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质均衡布局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累计民生支出24.4亿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建成投用天立实验学校,教育设施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市级验收,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11.7个百分点,中考成绩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发放教育资助资金3702万元、惠及学生4.6万人次。
深化健康略阳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成投用覆盖17个镇(街)卫生院的远程心电、影像、超声诊断系统。建成省级中医优势重点专科4个,县医院门诊楼迁建住院部实现合体运营,结束近70年分设和群众“摆渡”就医历史。健全“3+X”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51种慢病实现“掌上”办,网上办件量同比增长300%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办成人大代表票决10件民生实事项目,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989万元、就业扶持资金133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603人、农村转移就业4.6万人。筹集社保基金补助2.3亿元,累计发放社会救助类资金9588万元、社会福利类资金2637万元、优抚及安置保障金175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8%、97%。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实施铸魂赋能工程,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明实践五进万家”宣传教育,有序开展理论宣讲2200余场次、文化惠民活动176场次、法治宣传165场次,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攀比之风和享乐主义。持续深化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改革,化细一级网格998个、二级网格4145个,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实体化运行,荣获“全省平安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编辑:铁鹃